1.
2.
Loctite315(导热胶),Loctite7387(催化剂),Loctite416(固定用白胶),Loctite 7452(催化剂)。
3.热电偶的焊点要求:测试点处是2条线唯一的接触点
4.热测试需要的仪器:data logger,功率分析仪,扭力扳手,加载需要的设备等
5.热测试环境的要求:
5.1实验室温湿度满足要求,湿度小于70%,在测试开始之前记录下来 5.2对于最高温度的测试,一般是在常温下测试,然后折算
5.3在常温下测试时,需要测量变频器的环境温度,一般是测4个点,变频器前面,2侧各一个点,距离样机0.9m
到1.8m;出风口20cm处一个点
5.4最终的环境温度取测试的后1/4时间的平均温度
6.判断温度平衡的标准:取3次温升读数,时间间隔为整个测试时间的1/12,且大于10min,读数的差值小于1度,
就可以判定温度平衡了。
7.1配电柜到变频器,变频器到电机的线缆,至少1.2m
7.2导线的线径根据该导线流过电流的125%,根据表格40.3来确定,如果计算的结果位于表格40.3的2个线号之
间,那么用小的那个线号,细的线会导致更高的温升
7.3输入和输出线径经常会不一致,根据各自的电流来选择电缆
7.4现场接线端子要使用正确的扭矩,一般是根据用户手册的要求,如果用户手册没有要求,那么就尽量拧紧端子, 并记录下来该扭矩值
8.电压和电流
8.1测试时要保证输入,输出电流不低于额定值,即用户手册上宣称的数值;为了达到这个电流,可能要降低输入
电压和输出频率,这都是允许的,在测试时要记录下来
8.2要确保辅助电路和相关的外部电路都加满载,使整机的各个部分都处于满载状态
9.测试过程
9.1先确认整机工作正常
9.2根据热电偶的布点方案粘好所有的热电偶,并通过数据采集器连接到电脑
9.3在整机上电之前要确保所有的热电偶的检测正常,环境温度符合要求
9.4测试开始的时候要记录输入电压,电流,频率,输入端子的扭矩,输出电压,电流,端子的扭矩,辅助电路的
负载和电机的参数等;还要记录有多个供应商的器件在此次测试用到的器件;安装方式,运行模式等datasheet 要求的内容
9.5热稳定以后,再记录一组电流电压值
9.6测试完成以后做一组耐压测试
10.选点的原则:最热的点,背风的
耐压测试
1.需要用到的测试仪器:耐压测试仪,秒表
2.主要有3个测试项目完成后需要做耐压测试,包括:温升测试,输入缺相,风机堵转测试
3.Note 1包括:L1, L2, L3,U, V, W,母线端子,制动端子;
Note 2包括:PE, 隔离的二次电路,控制板,插卡,I/O电路
Note 3包括:用户继电器(220V),辅助电路(大于42.4V的)
4.测试电压的计算:
5.1 UL508C 64A
4.2CSA
4.3IEC61800-5-1
5.2.3.2.2
糖尿病检测仪
5.测试方法
6.1 记录环境温湿度,确保满足要求
6.2 一般测试是对Node 1 - Node 2,Node 1 – Node 3,Node 2 – Node 3
6.3 用秒表计时
异常测试
1.测试环境的搭建
1.1输入电压要不低于额定电压
1.2输出带电机,根据对测试项目的影响考虑是否满载
1.3确保实验室温湿度满足要求
1.4整机要包棉花,或者在金属罩子外面包棉花
2.需要用到的测试仪器:棉花,金属网罩,万用表,功率分析仪,示波器,电流测试探头,扭力扳手,接触器
3.输入侧的保险or空开的要求:
Branch circuit的保护器件,UL248的fuse或者UL489的breaker
UL508C里面建议根据输入电流的4倍来选fuse,实际上一般用的是1-1.25倍输入电流的fuse,会在用户手册中推荐给用户
4.接地线
异常测试中,外壳对L2不用
接线图如下:
如果是open type,加个1.5倍尺寸的金属罩子,外面包棉花如果是close type,直接在机壳外面包棉花
5.判定标准:
5.1以下达到一个即可结束测试
a.达到热稳定
b.保护装置动作,fuse或者circuit breaker
c.变频器内部有器件损坏
d.Solid state circuitry动作
5.2如果下面的情况都没有发生,即可认为测试通过
a.棉花上面没有明显的着火迹象或者打火痕迹
b.接地线没有断开
实物展示台c.完成该异常测试以后能够通过耐压测试
6.输入缺相测试步骤
6.1记录环境温湿度,样品编号
6.2记录输入电压,频率
6.3运行中缺相,记录等待时间和故障现象
6.4缺相后运行,记录等待时间和故障现象
6.5清除故障后,整机再次上电,确认能否正常工作
6.6如果整机没做缺相保护,也要做这个测试,记录运行时间,负载情况,输入输出的所有信息
7.电容放电测试步骤
这项测试一般跟跟其他项目一起做,下电的时候顺便做一下即可
7.1记录环境温湿度,样品编号
7.2记录输入电压频率
7.3记录母线电容的总容量, 串联/2,并联×2
7.4记录整机掉电一分钟后母线电压值
7.5记录母线电压跌到50V需要的时间
8.风机堵转测试
如果有多个风扇,先堵一个进行测试,然后以每次多堵一个的方式进行多次测试,使被堵住的风扇个数从一增加到全部。
8.1记录环境温湿度,样品编号
8.2记录输入电压频率
8.3记录堵住的风扇编号
8.4记录输出电压,频率以及电流
8.5记录整机报故障的时间,现象及故障代码,还要对故障代码做必要的解释
9.限流测试
一般,变频器会设置一个限流点,当输出电流超过这个数值后,增加负载,输出电流将不再增加,这个测试就是验证这个点
9.1记录环境温湿度,样品编号
9.2记录输入电压频率
9.3记录限流点,还有报故障的时间,一定要到最大的限流点。
9.4消除故障以后,确认整机能否正常工作
9.5如果DCCT有2个供应商,那么这个测试需要做2次
9.6做完以后打耐压?
电机过载测试(不算异常测试)
这个测试一般是用做完温升测试的样机
记录环境温湿度,样品编号
记录输入电压电流频率
增加输出电流到100%故障电流点,记录报过载的时间
算出故障电流点的数值,一般是额定电流的115%-125%(用户手册中宣称的值)
到最大的过载点,确保整机能够保护。一般用突加载来避免热累计的影响。
标准原话:
确保整机最终能保护100%故障电流
确保整机在8分钟内能够对200%故障电流报出故障
确保整机在20s内,对600%故障电流要能够保护
整机复位以后,再次确认整机是否能正常工作
包装箱制作热记忆测试1
1.测试开始之前,清除掉热记忆参数,记录从过载开始到过载保护的时间
2.恢复故障以后,迅速启机运行,在比上一条记录的时间更短的时间内再次制造过载故障,再次记录这次的过载保护
时间
3.通过标准:第二次的保护时间要比第一次的短
热记忆测试2
1.测试开始之前,清除掉热记忆参数,记录从过载开始到过载保护的时间
2.报故障以后,切断输入电源,直到所有控制电路完全停止工作再次给变频器上电。迅速启机运行,在比上一条记录
的时间更短的时间内再次制造过载故障,再次记录这次的过载保护时间
3.通过标准:第二次的保护时间要比第一次的短
速度灵敏度测试
1.测试开始之前,清除掉热记忆参数,输出频率设置为20Hz,输出电流至少为额定电流的110%,记录从过载开始到
过载保护的时间
2.清除掉热记忆参数,输出频率设置为10Hz,输出电流至少为额定电流的110%,再次记录从过载开始到过载保护的
时间
3.通过标准:第二次的保护时间要比第一次的短
输出短路测试
1.前提:配电系统要保证短路电流容量满足标508C 45.1的要求
2.测试环境的搭建
a)输入电压要不低于额定电压
b)输出带电机,可以不用满载
c)确保实验室温湿度满足要求
无骨花灯
d)包棉花,如果是open type,加个1.5倍尺寸的金属罩子,外面包棉花;如果是close type,直接在机壳外面包棉
花
e)运行中用空开同时将所有输出短路
3.需要用到的测试仪器:棉花,金属网罩,万用表,扭力扳手,接触器
4.输入侧的保险和空开:一定是branch circuit protect
UL508C里面建议根据输入电流的4倍来选fuse,实际上一般用的是1-1.25倍输入电流的fuse,会在用户手册中推荐给用户
如果当短路发生的时候,是由solid state circuit保护的,那么可以用fuse 的测试结果代替circuit breaker的测试5.输入输出线及接地线
输入输出线根据电流的1.25倍来选,如果计算的结果在2个线号之间,选大的线号;输入输出的线号根据各自的电流来确定,通常会不一致;输入端子上用手册中规定的扭矩来打。
地线:用10AWG线将外壳接到L2上,上面接一个30A的fuse。选线规则如下:
6.通过的判定:
5.1 棉花没有燃烧,整机没有明显的打火或者电击的痕迹
5.2 地线上的30Afuse没有断
5.3 机壳或者盖子没有炸开,外壳没有变形,没有带电部件裸露
7.测试完成以后,不需要验证整机工作是否正常。
Breakdown of components
1.测试仪器,输入输出线缆的选择与S/C测试完全相同,不同之处是该测试目前没有电网短路电流容量的要求,
2.地线上不用接fuse,直接将
服务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