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阅读: 评论:0

黄石市202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卷
姓名: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80分,其中物理90分,化学70分,生物学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4.物理试题中g取10N/Kg。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68分)
第Ⅰ卷共40个小题。1—10题为生物学学科试题,11—26为化学学科试题,27—40题
为物理学科试题。1—16题每题1分,17-36题每题2分,37—40每题3分。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玻璃破碎  C.食物变质D.干冰升华
1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大米        B.鸡蛋  C.蔬菜D.水果
1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是
A.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B.少用煤发电,多用风力发电
C.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    D.火力发电厂加高烟囱排放含PM2.5的烟尘14.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食品防腐          B.制成各种电光源
C.医疗冷冻麻醉      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15.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
A.分子间的间隔  B.分子的大小C.分子的质量D.分子的种类
16.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氧气、碳酸钙、空气        B.氢气、硫酸钠、水
C.甲烷、食盐、冰水D.金刚石、熟石灰、石油
17.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铁钉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B.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18.常用化肥碳铵不稳定:NH4HCO3△NH3↑+CO2↑+H2O,该反应属于
A.置换反应B.复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
1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C.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20.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值,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6.8~7.4) B.唾液(6.6~7.1) C.血液(7.35~7.45)D.胃液(0.8~1.5)21.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B.加入氧化镁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氧化镁难溶于水)
C.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
D.用水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
22.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的种类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2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u+ H 2SO 4    CuSO 4+ H 2↑
B .CaO + H 2O
Ca(OH)2
C .Fe 2O 3 + CO  高 温  Fe + 3CO 2
D .2S + 3O 2  点 燃
2SO 3 24.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一组是
A .NH 3  NO  HNO 3
B .NO  HNO 3  NH 3
C .NO  NH 3  HNO 3
D .HNO 3  NH 3  NO
25.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 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
甲、丙表面出现红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甲>丙>乙钢板桩引孔
B .丙>乙>甲
C .甲>乙>丙
D .丙>甲>乙 26.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 .只有①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③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12分)
第Ⅱ卷共29个小题,41—47为物理试题,48—54为化学试题,55—57为生物试题。 48.(6分)请选用下列物质对应的序号字母填空:A .二氧化碳  B .氯化钠  C .汞  D .尿
素  E .石油  F .合成橡胶。
⑴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        ;⑵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 ⑶可用作汽车轮胎的材料是          ;⑷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是        ; ⑸在大棚蔬菜种植中,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是      ; ⑹可用作化肥的是            。
49.(6分)⑴(3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硫原子          ;
②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③2个碳酸根离子          。
⑵(3分)右图是X 、Y 、Z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物质Z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改变
②在        的温度范围里,物质X 的溶解度大于物质Z 的溶解度。 ③将X 、Y 、Z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 1℃升温到t 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选填“X ”、“Y ”、“Z ”)。
50.(6分)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②__________ (2)如果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
化碳,则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应选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等组装而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装置③可用于制取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该气体可用________收集。
Z
Y
X  t  20 40螺旋湿喷机
60
t 温度 溶 解 度 克 ① ② ③ ④ ⑤双孔塞 ⑥单孔塞
51.(6分)下图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水分子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⑵请写出上述变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标出反 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选填“原子”或“分子”),上述过程中的MnO 2用作        剂。
⑶上述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可以和Fe(OH)2发生化合反应,尝试书写该化合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52.(7分)小红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块绿的孔雀石样品,他查阅资料知道其成分为
Cu 2(OH)2CO 3。小红以孔雀石(不考虑其中的杂质参与反应)为原料设计了两种途径制取铜,其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无气体A 是      (填化学式),固体D 的成分为      (用符号表示)。 ⑵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    反应②:          . ⑶操作a 的名称是        ; ⑷小红同学设计的两种途径中,你认为途径    更合理(填“Ⅰ”或“Ⅱ”),其理由是______。
53.(7分)KOH 溶液中含有H 2O 、K +、OH -、能使无酚酞试液变成红。某化学兴趣小组想
探究KOH 溶液使无酚酞试液变成红的原因。
【提出问题】KOH 溶液中的什么成分使无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猜想1:KOH 溶液中的H 2O 使无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2:KOH 溶液中的K +防静电控制器
使无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3:KOH 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使无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酚酞试液
试管内溶液不变
猜想1不成立 ②用试管取少量KCl 溶液,滴入1-2滴无酚酞试液
猜想2不成立
氧 氢
MnO 2
反应②
Cu 2(OH)2CO 3  氧化铜
无气体A  稀硫酸 途径Ⅰ
途径Ⅱ
溶液C  CO ,高温
Cu 气体E    稀硫酸 反应①  无气体A
蓝 过量铁粉 操作a
固体D Cu 澄清石灰水 白沉淀
③________________,滴入1-2滴无酚酞试液
试管内溶液变红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理由是______。 【拓展】①向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无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KOH 固体应__________保存。 54.(6分)将30g 碳酸钠溶液与48.2g 氯化钡溶液混合,碳酸钠和氯化钡两种物质恰好完
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58.5g,试计算: ⑴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为      克.
⑵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用百分数表示,写出计算过程。)
黄石市202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及升学考试
理 科 综 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B    D    B    A    A    B    C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D
D
B
D
B
A
A
D
48. (每空1分,共6分)
⑴C  ⑵B  ⑶F  ⑷E  ⑸A  ⑹D 49.(每空1分,共6分)
⑴ ①3S    ②                  ③3CO 32-
⑵ ①B      ②高于t 1℃          ③X 、Y 50.  (每空1分,共6分)
⑴①锥形瓶  ②长颈漏斗
⑵①⑤②④    ↑++=+22232CO O H CaCl HCl CaCO
⑶氧气(或其他符合题意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与选择的气体对应)
51. (每空1分,共6分) ⑴8:1    ⑵222O H
二氧化锰
↑+222O O H
1
22-O H        催化剂      原子 ⑶3222)(2)(2OH Fe OH Fe O H =+
保温碗
+8
6 2
52. (每空1分,共7分) ⑴2CO      Cu Fe 、
⑵反应①↑+=+2442H FeSO SO H Fe    反应②CO CuO +
高  温  2CO Cu +
⑶过滤
⑷Ⅰ;      途径Ⅱ需要加热,消耗较多的能量
53. (每空1分,共7分) 猜想3:-
OH
操作③:用试管取少量溶液 现象B :试管内溶液不变 结论Ⅲ:猜想3成立
理由是:酚酞试液本身含有水分子 应  密封  保存 不含-
割管刀
OH 离子
54. ⑴ 19.7
⑵ 解:设溶液中溶质NaCl 的质量为x
↓+=+32322BaCO NaCl BaCl CO Na
117      197
x        19.7g
117/x =
g
7.19197
197
x =11.7g
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1005.587.11=⨯g
导电泡棉的作用g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00:2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95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下列   反应   物质   溶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