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承台施工方案
水中23#~26#墩承台施工采用钢套(吊)箱围堰,钢套(吊)箱周边尺寸比承台设计尺寸每边大5cm,钢套(吊)箱底边伸入承台底以下1.0m(承台底面标高为9.77m),顶边高出常水位0.5m(常水位为13.77m)。钢套(吊)箱在钻孔平台上拼装成整体,拆除防碍其下沉的搭设平台用的木板、工字钢等,在钻孔桩上重新搭设小施工平台,用倒链下沉钢套(吊)箱。钢套(吊)箱内壁清理干净作为承台施工时的模板。
1.1. 钢套(吊)箱施工
1.1.1. 套(吊)箱钢结构制造
钢吊箱底板采用I16工字钢作竖肋,衣架勾
纵横向肋间距为1.0m,δ=8mm钢板作面板;钢套(吊)箱侧板用I16工字钢作竖肋,竖肋间距为1.0m,δ=8mm钢板作面板,侧板与侧板的连接iccn
、侧板与底板的连接均用L160×160×12角钢,侧板设水平与竖向拼接逢,钢套(吊)箱内部设二道支撑(Φ500×10),边梁为2-I32b。套(吊)箱高度高于水面0.5m,作为防浪围堰,考虑封底混凝土1.0m,24#、25#墩承台高度2.5m,套(吊)箱总高度为7m;23#、26#墩承台高度1.5m,套箱总高度为6m。套箱结构图见图1-5。 套(吊)箱钢结构制造需在坚实的工作平台上进行,要求:结构尺寸准确,底板、侧板平面尺寸误差±5mm;栓孔位置偏差≤±0.5mm;底板、侧板无翘曲、变形;焊缝饱满、牢靠;底板喇叭口位置按实测桩位偏差开孔,并相应调整底板加劲肋位置。侧板在工厂分块制造,进行试拼,并经检验合格后运至现场,用汽车吊配合组装钢套(吊)箱。并注意边拼边校核、边加固,以达到设计要求。
1.1.2. 钻孔平台拆除
当桥梁一幅钻孔桩施工完毕,即可进行一侧套(吊)箱围堰施工。施工前,先拆除其上的钻孔平台桁架,桩孔护筒支承环,泥浆循环槽道等。(定位桩桩顶分配梁暂不拆除,可用做拼装套(吊)箱平台用)。
1.1.3. 焊接拼装套(吊)箱用的支腿
套(吊)箱在墩位处拼装时,需在桩孔钢护筒上焊接拼装用的临时支腿,套(吊)箱围堰喇叭口底部支承于临时支腿上,支腿顶面标高鼠尾粟+14.07m,支腿采用[20槽钢,长350mm,每个护筒上焊2个,布置如图所示:
套(吊)箱支腿焊接示意图
1.1.4. 吊箱底板安装
吊箱底板安装时采用,底板上栓挂点至少为4个,注意栓挂点位置一定要合理布置,并与底板连接牢固。套(吊)箱底板搁置于拼装支腿上,调整底板平面位置,使其平面中心位置偏差±50mm,底板就位后,与护筒临时撑牢,防止水流冲刷发生移位,焊接底板喇叭口处8根吊挂角钢F4,并与护筒焊接,使底板吊挂在钢护筒上。
1.1.5. 侧板安装
侧板单片安装时,注意与护筒临时支撑牢靠,侧板与侧板连接螺栓要上满上紧,侧板与底板间的拉杆要拉紧,其各连接缝处均垫放防漏胶条。
1.1.6. 套(吊)箱桁架安装
桁架安装顺序:将顺桥向桁片承台顶以上部份先拼装成固定小单元,并与侧板用螺栓连接,然后再安装横向承台以上部份桁架杆件→安装承台顶面以下纵横向连接杆件,此时桁架与套(吊)箱底、侧板构成一个整体→安装侧板与底板间的钢契杆,钢契杆要打紧,并与侧板点焊牢靠。
1.1.7. 吊装设备
起吊设施包括护筒顶起吊扁担梁(两组),5吨卷扬机(4个),起吊滑车组(4套),套(吊)箱侧板上就位吊点(4浮雕画个)。卷扬机安装前,必须先根据卷扬机底座尺寸,在护筒顶安装牢固可靠的分配梁,然后再将卷扬机固定在分配梁上,套(吊)箱侧板上就位吊点焊接时,一定要注意位置与滑车组顶部转向滑轮处于同一铅垂线上,且焊接牢靠。焊接完毕,经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后,方可安装起降滑车组。
1.1.8. 套(吊)箱下落就位
套(吊)箱下落前,先对整个起落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如无问题,则可将套(吊)箱底板喇叭口下拼装支腿及喇叭口处吊挂角钢与护筒间连接板割除,准备下放。在套(吊)箱侧板上各开一个Ф150mm孔(底板喇叭口封堵后,使套(吊)箱内、外水位平衡),孔口中心离底板约300mm。用弹性钢4台卷扬机及滑车组将套(吊)箱下放就位,注意4台卷扬机必须同步,套(吊)箱就位后,四角高差±10mm。按套(吊)箱总体布置图所示位置,用角钢将护筒与侧板进行水平焊连,以增加套(吊)箱整体刚度及稳定性,同时拆除套(吊)箱起吊设施。
1.2. 封底混凝土
经过计算,主桥23#~25#墩封底混凝土采用100cm厚C20混凝土。
1.1.9. 施工布置及主要设备
导管的平面布置:导管数量及在平面上的布置,能使各导管有效半径互相衔接。
导管的立面布置:在围堰顶搭设灌注支架,以悬挂漏斗及导管。支架顶部设置灌注平台,平台上搭设有储存混凝土的料槽。
灌注顺序:灌注从一端开始逐个进行,拔出导管向后倒用。
混凝土的生产量:在30min内储存的混凝土量,在砍球开灌后,能足以将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灌注水下封底混凝土的速度不能小于0.3m/h。
1.1.10. 操作要点
为保证水下混凝土施工顺利和质量良好,灌注中对下列几项经验参数加以控制:混凝土拌合时间较普通混凝土延长1min;混凝土自拌合机出料至砍球开灌的总储料时间不宜超过30min;正常灌注时,每根导管灌注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0min;
1.1.11. 水下封底混凝土的质量检查
封底后采用地质钻探的方法,对封底混凝土钻孔,取出混凝土芯作抗压强度试验及外观检查。钻孔位置布置在认为对质量有影响的部位,深度钻至封底混凝土底面以下,以便检查基底面与混凝土结合情况。钻孔结束后对钻孔进行灌浆封填。
jumper2
1.1.12. 水下混凝土配合比选择要点
拌合的混凝土要有足够的流动性,以便顺利通过导管,并能在水下自动摊展。一般采用坍落度18~22cm,开始灌注阶段采用坍落度16~18cm粘度较好具有良好和易性混凝土灌注。避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产生离析和泌水现象,砂、石骨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级配,混凝土的砂率45~50%。
1.1.13. 清理基底
封底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进行抽水,清理封底混凝土表面的浮浆。
1.3. 承台施工
23#~26#墩套(吊)箱下放到位后,拆除护筒上平台,割除钢护筒,凿桩头,桩头弃渣倒运至岸上弃渣场所,以保护河道及水质环境。桩头凿至设计标高后,将桩的纵向钢筋向外弯15o,并与承台钢筋连接。
23#~26#墩钢套(吊)箱内壁清理干净作为承台施工时的模板。承台钢筋通过便桥运到墩位,在钢套(吊)箱内绑扎,灌注承台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