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2a围岩段地板施工技术交底

阅读: 评论:0

新建铁路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工程
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 新建铁路西成客专  施工合同段:XCZQ-3    编号:JS-20140516-1脚踏式封口机                               
冷轧酸洗网络节点
单位工程
隧道工程
分项工程
底板工程
施工单位
中铁十七局集团
施工班组
节能转轮除湿机各工区
交底日期
2014.5.16
交底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交底内容:
关于a级围岩底板施工的技术交底
  西成客专3标段现将进入大面积Ⅱ级围岩Ⅱa等级底板施工的段落,为了施工现场统一施工安排和统一的技术要求,做技术交底如下:
  1、底板及中心水沟开挖施工
  1)、Ⅱa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洞身开挖面直至底板平层底面,控制好超欠挖,超挖部分采用同等强度混凝土回填,欠挖部分(每1三极管自锁电路平米不大于0.1平米,侵入底板不得大于5cm)进行补炮开挖。
  2)、中心水沟开挖前进行测量放样,水沟开挖断面尺寸110×122cm(宽×深),并根据隧道不同段落纵坡坡度控制好中心水沟底面开挖坡度,开挖时采用小炮爆破,避免开挖过大造成混凝土的浪费和对施工带来不便。
  2、底板砼施工及水沟砼施工
  底板砼的施工长度是12m二衬台车施工拱墙衬砌长度的倍数,确保底板施工缝背贴和中埋式止水带与拱墙二衬背贴和中埋式止水带连接成环,起到防水作用。根据西成公司下发的《关于加强隧道内仰拱、底板施工基地清理工作的通知》第2013-236号文件要求规定:Ⅱ级围岩不设仰拱地段模板台车直接达到底板下标高时宜一次灌注完成,避免多一处纵向施工缝。
  1)、清底及安装背贴式止水带
  首先应清理隧底及中心水沟侧壁和底部松动块石、虚渣、淤泥及杂物,确保隧底无积水。隧底清理长度应比该模施作长度大1.5~2m。待隧底工作面清理完成后于垫层端头位置安放背贴式止水带。止水带要求紧贴隧底岩面,无褶皱、破损,安装角度垂直于线路方向,允许偏差±3cm。安装止水带部位的隧底坑洼部位应用C20细石混凝土平,以保证止水带安装平顺。靠近边墙部分的止水带应留足长度(隧底以上不少于1m),以保证施做二衬时能与二衬背贴式止水带对接;靠近中心水沟一侧止水带与中心水沟侧壁保持25cm距离(根据西成客专隧参106-10),以防止止水带外露(见图1)。背贴式止水带两侧边应打设钢筋桩固定,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止水带移动。钢筋桩采用Φ14钢筋制作,长度40cm(嵌固5cm,露头35cm)紧靠止水带左右两侧交错布置间距50cm,不得损坏止水带。
                               
                   
                    安装背贴式止水带
    2)安装垫层模板
垫层厚10cm,端头模板采用钢板加工而成或用]25加工成25cm高模板。模板应稳固的坐落于背贴式止水带中部,模板内面应位于止水带中轴线上,以保证背贴止水带在施工缝处居中。利用背贴式止水带安装时打设的钢筋桩作为模板横向支撑加固模板,防止模板倾覆。模板与止水带之间及止水带与边墙之间的间隙应事先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防止浇筑时漏浆(见图2)。
安装垫层模板
3)垫层混凝土浇筑施工
垫层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对上一模垫层混凝土凿毛,保证两模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效果。凿毛面应充分湿润,凿毛出露混凝土不少于凿毛面75%,且强度不低于2.5MPa。隧底不应有虚渣、杂物、淤泥、积水。浇筑混凝土时应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振捣混凝土时振捣器严禁碰触模板及止水带,防止模板松动或止水带移位。靠近模板部位的混凝土应用木棍人工捣实,防止脱模后出现蜂窝麻面。人工捣实时混凝土浇筑前应挂线确定浇筑顶面标高,防止垫层侵限底板而造成底板厚度不足。混凝土浇筑时每浇筑一段应及时收面,平整度4m靠尺7mm。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得拆模,垫层模板作为底板模板下支撑,也可防止端头棱角破损(见图3)。
浇筑垫层混凝土
  4)中心水沟铺底施工
  首先对水沟底面及侧壁的松动块石、虚渣、杂物、淤泥、积水进行清理。清理完后,在水沟底部开挖面两侧打设钢筋头,钢筋头间距在3~4m之间,钢筋头顶部作为水沟底板顶面高程控制点,在此测量人员要准确的计算出钢筋头相对应的中心水沟里程处高程,并精确测量。
  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运送到施工现场,浇筑时高度一次到位。浇筑混凝土时应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振捣棒只能上下抽动振捣,严谨在底部拖动振捣棒以使砼流动。在砼初凝前在水沟两侧相应位置预埋水沟侧壁Φ12预制钢筋,埋深12cm,纵向间距25cm,并用人工对砼面收平抹光,平整度达到4m靠尺不大于7mm,高程允许偏差+15mm(见图4)。
  5)底板模板及中埋式止水带安装
底板厚30cm,底板模板包括底板下模板、底板上模板。底板的上、下模板
               
                        预埋钢筋位置图
每层高14.5cm(考虑1cm止水带厚度)。
下模板落脚于垫层模板上,底板模板内面与垫层模板胎面对齐,以保证垫层与底板施工缝齐缝。利用背贴式止水带安装时打设的钢筋桩作为模板横向支撑加固模板,防止模板倾覆。底板下模板的安装方式及位置如图5所示。
                      底板下模板安装
下模板安装完成后方可安装中埋式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安装时其中轴线应与下模板内面对齐,以保证中埋式止水带居中,允许偏差±3cm。止水带应平顺的铺设在底板下模板上,靠近中沟一侧止水带与中沟侧壁保持25cm距离(根据西成客专隧参106-10)。为防止中埋式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时下垂或移位,用背贴式止水带安装时打设的钢筋桩作为止水带横向支撑以防止止水带移动。靠近边墙部分的止水带应留足长度(隧底以上不少于1m),确保在底板施作完后能与二衬中埋式止水带对接(见图6)。
     
                          底板中埋式止水带安装
安装底板上模板时模板应稳固的坐落于中埋式止水带中部,模板内面应位于止水带中轴线上,以保证背贴止水带在施工缝处居中。利用背贴式止水带安装时打设的钢筋桩作模板横向支撑加固模板,防止模板倾覆。模板与止水带之间及止水带与边墙之间的间隙应事先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防止浇筑时漏浆。
底板内侧纵向模板采用[30槽钢,在距隧道中心线5.85m位置安装模板,安装前沿纵向每隔50~100cm打设钢筋桩,钢筋桩长40cm,埋设10cm,外漏30cm作为纵向模板的加固筋。模板安放好后在模板内侧(浇筑砼侧)每隔3m左右打设钢筋桩防止模板向内倾倒(见图7)。
  6)水沟模板的安装施工
待中心水沟底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支立水沟侧墙模板,安装应稳固牢
     
                        底板上木和侧模的安装
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在模板外侧每隔1~1.5m打设15cm钢筋桩,外露10cm,模板拼装好后再模板外侧竖向支立Φ42钢管,再用Φ42钢管做斜撑来加固(见图8)。
 
                    底板模板与水沟侧墙模板关系图
  7)底板钢筋绑扎
底板钢筋在钢筋加工厂加工成型,运至现场在现场绑扎成型,纵向钢筋采用Φ10钢筋,纵向连接采用绑扎连接,搭接长度为35d,在同一截面接头总数不能超过50%。横向钢筋采用Φ14螺纹钢,纵横向间距均为20cm,在钢筋结点处使用Φ8钩筋并绑扎与结点处。绑扎好的钢筋网要牢固,施工人员在上行走时不能坍塌,并确保钢筋的净保护层,设计为4cm。(可参考西成客专施隧参101-07)。
  8)底板混凝土浇筑
模板、钢筋网施工完毕后基地及模板内杂物、积水清理干净。浇筑底板砼施工,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对上模底板前应先对上一模底板混凝土凿毛,保证两模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效果。浇筑时应控制浇筑速度及振捣。砼一次性浇筑到设计标高(底板顶面标高按比设计底1~1.5cm高程控制),摊铺砼时砼面略高于支立的模板顶面3cm左右,砼摊铺要高低均匀,不得出现较大的凸凹不平。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与振捣梁,振捣梁架立在边墙纵向模板与水沟侧墙模板顶面,左右各一人进行拖动振捣,每次振动时间可根据砼坍落度决定,塌落度愈小,振动时间愈长,但拖动时速度不能太快或太慢(太快会导致振捣不密实,太慢会振捣过渡而导致砼的离析)。在底板配筋段,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钢筋网格之间振捣,严禁碰触钢筋。
砼的压光采用电动砼抹光机,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前完成砼面压光,压光分多次进行,等砼初凝前再压光一次,以做到内实外光,棱角分明,表面无蜂窝、麻面、砂眼 ,每浇筑一段应及时收面,根据规范要求平整度4m靠尺7mm,底板高程偏差控制在+15mm之内。
竹纤维加工底板砼强度达到5MPa后行人方可通行,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车辆方可通行。
根据施工图设计说明第5条说明:Ⅱ级围岩Ⅱa型衬砌断面,为了保证无砟轨道运营安全,施工期间应加强地质及水量的监测,当与设计出入较大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进行变更设计。
    3、预埋件安装
1)、横向导水管的埋设
横向导水管采用Φ100PVC管,埋设于垫层内,纵向间距10m一道,横向坡度2%,边墙侧接入侧沟,一侧接入中心排水沟,接头采用145°同材质弯管连接。施工底板砼前测量人员放样定出在水沟电缆槽边墙侧过水孔位置,在过水孔位置安放Φ160圆管或半圆管,砼施工完待初凝后取出圆管或半圆管(见图9所示)。
                            导水管安设位置图示
2)、过轨管的埋设
无仰拱地段需要沿管线铺设方向开挖“U”形槽从中心水沟底部穿过,“U”形槽底部曲率与管线一致。施工时避免人员机械碾压。接头处应平滑并进行密闭和固定处理,防止砼浆液流入管内。两侧弯管安装位置进行计算预留,避免安装时与侧沟电缆槽发生冲突或造成转弯半径不够。弯管部位尤其应注意接管的平滑和密闭、固定措施。混凝土浇筑时,应减小对过轨管得影响。
4、二衬模板台车就位
    水沟、底板施工完成后,进行拱墙二次衬砌施工,衬砌台车就位后,测量人员对模板进行复核,确保台车模板位置准确。衬砌台车挂板底面与底板顶面相距15cm,挂板下侧和底板间用15cm宽木板封堵,并在木板外打设钢筋桩防止木板倾倒,钢筋桩间距侧根据木板长度自行确定,有空隙的地方用土工布条塞缝,防止漏浆。二次衬砌端头模板采用钢模加木模封堵,封堵前衬砌中埋式和背贴式止水带与底板埋设的中埋式和背贴式止水带有效连接,连接采用粘接方式,粘接要牢固,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堵头板要安装牢固、接缝严密,局部不严密地方采用土工布条塞缝,防止浇筑砼时漏浆。
交底接收人签字:
     
交底人
交底接受人
审核人
注:监理抽查。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7:4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92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模板   底板   止水带   施工   混凝土   水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