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操作规范
一、目的、持续监护心脏的频率和节律。
二、物品准备:
1、 心电监护仪
2、 ECG导线(3或5导联系统)
4、 剃刀(必要时)
5、 酒精棉球(根据情况选择)
6、 纱布,敷料(根据情况选择)
三、操作步骤:
2、接通电源开机,打开监护仪。连接导联线与电极片,并将电极片置于清洁、干燥的恰当部位(一般放置在两侧锁骨中心下及右侧或左侧,电极片应避免放置在大的肌肉组织及骨性组织上。将血压袖带、血氧探头等附件与病人连接好。 3、通过选取屏幕最下方的图标来设置好各监护参数与报警上下限。选择理想的导联,监护导联中最常用的是II导联。
5、观察EKG的描记图形,较为理想的是描记时避免过度的人为干扰并有明显的新能源电机检测R波,从而有利于心率的精确判断。
6、告知病人如有胸闷,心悸及电极脱落请及时告知。
7、加强巡视,至少每小时记录一次测量结果,有异常时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对症处理。
8、医嘱停止监护,告知病人和家属,撤下所有导联线、血压袖带、血氧探头等附件,撕下电极片,检查皮肤是否异常。
9、清洁消毒监护仪,整理处于备用状态。
EKG技术上的问题:
1、 交流电干扰(图5)
图5 常见的心电图问题的类型:交流电干扰
可能原因:
(1) 近处有电器设备、电源线或在房间墙和地板上有电线。
(2) 区域内电装置(电压)接地不恰当。
曲柄销
(3) 连接病人的电源或导联线破损。
(4) 电极片、导联线、电缆线等连接松动。
(5) 皮肤准备不完全。
(6) 电极片的导电胶已变干。
(7) 连接病人的导联线被强力牵拉。
解决方法:
(1) 病人区域的设备要进行良好的接地。
(2) 确保电极片、导联线等连接紧密无松动。
(3) 按下列步骤准备皮肤:
a、 必要时剃除局部区域的毛发。
b、 用酒精棉球清洁皮肤。
c、 用干纱垫擦净皮肤表面。
d、 换上新的电极片。
2、 低电压(图6)
图6 常见的心电图问题的类型:低电压
可能的原因:
(1) 心电监护仪设定值过低。
(2) 电极片脱落或接触不良。
(3) 导联线脱落或断裂。
纯化核酸(4) 导联线与机器连接松动。
(5) 病人体位改变而使QRS波形振幅过低。
解决方法:
(1) 增加监护仪设置的电压。
(2) 确定监护仪所有的连接完全。
(3) 更换电极片。
(4) 选择另一导联监测。
3、 过多的人为干扰(图7)
图鱼缸恒温器7 常见的心电图问题的类型:过多的人为干扰
可能的原因:
(1) 病人活动
(2) 电极、导联线等处连接松动。
(3) 间歇性的电的干扰。
解决方法:
(1) 检查电极的放置是否合适,或移动电极片置于新的有较少骨骼肌肉的部位。
(2) 丝锥夹头重新连接松动的电极片。
代号x7
(3) 检查各部分的连接。
(4) 保持导联线于一较好的位置,防止因病人活动而造成导联线牵挂过紧的情况发生。
2、 基线不稳(图8)
图8 常见心电图问题的类型:基线不稳
可能的原因:
(1) 因病人活动或呼吸造成导联线的移动。
(2) 电极片接触不良或放置位置不佳。
(3) 导线系统牵拉过紧。
解决方法:
(1) 重新放置导联线使其处于较少活动的位置。
(2)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更换电极片,选择其他部位进行放置。
(3) 保护导电线、导联线以减少牵拉。
四、注意事项:
1、 有装置都应有良好的接地以防止出店及对ECG扫描的干扰。
2、 应重视病人的主诉及病情的观察,因为病人的临床状况远比他们的节律来得重要。
3、 危重病人应尽快建立心电监护。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