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性实验2 波形发生器

阅读: 评论:0

设计性实验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运放在波形产生电路中的使用方法;
2. 学习波形产生电路的调试方法;
3. 学会各种波形参数的测试方法。
4. 设计正弦波振荡电路
5. 设计方波发生电路
二、实验设备与元件
1. 模拟电路实验箱
2. 信号发生器
3. 双踪示波器
4. 毫伏表
5. 数字万用表
6.  集成运算放大器 μF741
7.  电阻器、电容器
8. 电解电容器
三、实验内容:
实验在模拟实验箱上进行
(一) RC串并联正弦波发生电路
视频无线传输
1. 设计一个RC串并联正弦波发生电路,要求能够产生幅值大于1V,频率为1.6KHz的正弦波。
2. 用计算机仿真软件仿真运行该电路,观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连接电路。
4. 调节有关元件,得到失真最小,幅值最高的正弦波形。
防漏杯盖
5. 分析负反馈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用示波器观察Uo、Uf绝对式角度编码器、U-的波形,用电子管毫伏计测量Uo、Uf、U-的电压。记录波形时注意记准X轴的时间坐标。
6. 分析研究振荡的幅值条件和相位条件。
低通滤波器设计7. 研究稳幅电路的作用。
8.用比较法或李沙育发测量正弦波的频率,并将结果与计算值和仿真值比较。
毛刷制作
(二)方波发生器(选作)
参考《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P437提供的电路设计一个方波发生器。
1.将电位器RW调至中心位置,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并描绘方波UC及三角波UC的波形(注意对应关系),测量其幅值及频率,记录之。
2.转动RW,改变RW动点的位置,观察UC、UC幅值及频率变化情况。把动点调至最上端和最下端,测出频率范围,记录之。
3.将RW恢复至中心位置,将一只稳压管短接,观察Uo波形,分析稳压管DZ的限幅作用。
四、实验报告
1. 正弦波发生器
1)列表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波形,把实测频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根据实验RC分析振荡器的振幅条件
3)讨论二极管Dcellid1、D2的稳幅作用
2. 方波发生器
1)列表整理实验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按比例画出方波和三角波的波形图(标出时间和电压幅值)。
2)分析RW变化时,对U0波形的幅值及频率的影响。
3)讨论DZ1、DZ2的限幅作用。
五、预习要求
1. 复习有关RC正弦波振荡器、三角波及方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估计图8-2、8-4电路的振荡频率。
2. 设计实验表格
3.为什么在RC 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要引入负反馈支路?为什么要增加二极管D1和D2?它们是怎样稳幅的?
4. 电路参数变化对产生的方波和三角波频率及电压幅值有什么影响?(或者:怎样改变方波及三角波的频率及幅值?)
5. 在波形发生器各电路中,“相位补偿”和“调零”是否需要?为什么?
6. 怎样测量非正弦波电压的幅值?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0:59: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83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路   波形   幅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