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肠套叠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成功经验

阅读: 评论:0

超声监测下温生理盐水加压灌肠
小儿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管所致的疾病,psas是小儿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目前肠套叠的方法包括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我院外科吸收国内外先进成功经验,率先在我县开展采用B超监测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小儿肠套叠,并且效果满意。
现将我科首例成功经验归纳总结如下:
1、患者资料:20M男患儿,因“腹痛3小时,伴解果酱样便1次”,B超报右上腹可见“同心圆”、“套筒征”等征象包块,证实为肠套叠。
2、准备材料:多功能彩超1台、18#导尿管1条、60ml注射器2个、生理盐水(37℃)1000ml、弯钳2把、碗2个、引流袋1沟槽三通个。
3、操作原理:利用水的张力把套叠的肠管复位。
4、操作过程:对已确诊患儿静脉滴注654-20.1-0.2mg/Kg)、pvc管件配方VitK1解痉止痛,静推(
0.1-0.3mg/Kg),患儿安静后送B超室,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取18#导尿管插入肛门,并注入生理盐水20ml固定,轻轻用力往外拉判断导尿管固定程度,B探查到病变区并固定位置,把生理盐水倒在里便于抽吸,用6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在B超监视下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注射更换液体时注意用弯钳钳夹导尿管末端,防止液体返漏,连续将生理盐水灌入到套叠部,直至同心圆块影消失,小肠进水,复位即成功。约灌入生理盐水500ml,导尿管接引流袋排出肠内的生理盐水。
5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术中并发症:术中可见灌肠过程中因腹压增高,肠内压增高引起患儿呕吐肠内容物,可停止操作,观察几分钟,可自行好转,无需特殊处理。
6B超下声像病理生理:肠套叠一般由3层肠壁组成,外层为鞘部,内2层为套入部(由反折壁与最内壁组成)。在B超短轴切面呈“同心圆”征,长轴切面呈“套筒” 征,由外向内依次为高回声条为肠套叠鞘部,低回声区为肠套叠鞘部与肠套叠套入部肠管之间隙,再其内的高回声区和中心的杂乱回声为套入部分。在肠套叠部位的上方见扩张的肠管和肠内容物。当由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时,随着液量的增加和压力的上升,可见扩张的肠管内液性暗区扩大,套头部显示清晰,而后包块向回盲部移动直至消失,中腹部的小肠断面出现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
7、注意事项:①压力控制不要过高,灌注速度不要过快②注水量不宜过大③病程在受电弓检测仪48小时内④严重腹胀者不宜灌肠复位⑤明显腹膜炎不宜灌肠复位⑥全身状况不良者不宜灌肠复位⑦有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先纠正后在进行。
环形风刀
8、优点:①新的更安全的方法②避免X线损害③要求及操作简单④在我科可全面推广学习并掌握⑤成功率较空气灌肠复位高,且极少不良并发症⑥前后可直接得到明确诊断。
                              整理记录:姚钊锋
                                2011/10/23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22:33: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82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肠套叠   灌肠   生理盐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