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作业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的应用和思维导图的制作

阅读: 评论:0

《信息检索》课程作业
专业:
学号:
姓名:
一、列出自己专业研究方向相关的数据库,以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
果蔬纤维代餐粉
行检索,通过比较分析,列出10篇经典文章,和10篇近期有较大参考价值的相关文献。
监测网站
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SCI),Engineering Village(EI),IWA数据库,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IEL),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
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检索主题为水利规划,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经典文章:1、关于几个重大水利问题的思考——在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陈雷
热轧螺纹钢
2、水利规划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杨希刚;王敏
3、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理论与实践——左其亭
4、国外及世界银行对非自愿移民的基本做法——蔡频
5、21世纪的中国大水利建设——刘树坤
6、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努力做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
工作——张基尧
7、太湖调水工程对水环境改善的战略意义——黄宣伟
8、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陈庆伟
9、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初探——谭华;刘耘;桂文军
10、长江水利建设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与发展——邹家祥;雷
阿林
近期文献:1、水利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水利规划工作通知。
2、国际知名水利机构2020年前发展规划及启示——彭静;翟正丽;
电火花切割机床蔡金栋
3、海河流域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实施情况的回顾与思考—
—范海燕
4、我国水利规划设计中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探析——秦宏鑫
5、水文环境在生态水利规划作用下的影响分析——贺正慧
6、浅析地方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思路——方振强
7、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南阳产业新区生态河湖规划——左海凤;
贾超杰;刘航航
8、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思考探讨——董嵩
9、水利规划设计中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丁莉
10、浅谈水利规划工作原则、内容、策略——王芝玲
二、根据课程介绍的知识,出自己感兴趣领域的大牛(至少5人),
并简要介绍每个牛人的工作与成果,不少于300字。
1、吴中如: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峡
重大项目课题及重点项目等基金6项;973项目(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
安全性的基础研究)课题1项;三峡临时船闸、升船机和左岸厂房等安
全监测工程,龙羊峡、小湾、丹江口、新安江、佛子岭、水口等大型工
程科研项目60多项。并为研究生主讲“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控理论及其
应用”、“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专家系统”等课程,先后指导博士后3名、博士20多名和硕士40多名,在毕业生中有些已成为我国水利水电教学、
科研和设计中的骨干。先后获国家、部省委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
“高坝安全监测技术及反馈”和“大坝与坝基安全监控理论和方法及其
应用研究”分别获1995年和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混凝土坝
变形观测量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安全监测与预报”获1990年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120多篇,撰写科研报告60多份。在
变形监控指标拟定的理论和方法,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专家系统,建立完
整的监控模型体系,发展和完善了反分析理论,并将成果应用于实际工
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作出了重大的创造性成果。吴中如院
士先后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水利部特等劳动模范、全国
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全国模范教师等光荣称号,是一位长期工作
在工程科学技术第一线上并作出重大贡献的工程科学技术专家。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胡春宏: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家。生于山西省榆次市,原籍浙江省慈
溪。1982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本科毕业,1989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
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际泥沙研究
培训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世界泥沙研究学会秘书长、国务院三峡办三
峡工程泥沙专家组副组长。长期从事泥沙运动力学、河床演变与河道整
治等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建立了江河水沙调控与泥沙优化配置理论
与模型,解决了黄河口流路稳定与治理、黄河下游萎缩性河道治理与塑
造中水河槽、黄河中游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调整与降低潼关高程、塔里
木河干流河道治理与输水堤防建设、官厅水库疏浚整治与恢复向北京市
供水等江河治理中的工程技术难题。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6部。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家杰出青
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对旋轴流风机国家级人选。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3、张超然:水利水电工程专家,1940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
1966年2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
会主任。任原电力部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总工程师、院总工程师等
职务期间,主持我国二十世纪建成的最大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及溪洛渡、锦屏一级、官地、桐子林、沙牌、小关子等十几座大中型水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1996年8月至2014年4月,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主持和参与三峡工程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决策、处理和解决现场的有关技术问题;负责装机容量我国第二、世界第三的溪洛渡水电站和我国第三的向家坝水电站建设中的技术工作,为三座巨型水电工程的成功建设和投产发电作出突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国家设计金奖1项,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4、郑守仁:1940年1月生,安徽颍上人,1963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
河海大学)水工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先后担任葛洲坝工程设计代表处副总工程师、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兼葛洲坝工
程设计代表处处长、隔河岩工程设计代表处处长;1994年至今任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兼三峡工程设计代表局局长。先后负责乌江渡、葛洲坝导流、截流设计、隔河岩现场全过程设计,1994年起负责三峡工程设计。他长驻施工现场,及时解决许多与设计有关的技术难题,为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及围堰设计施工、隔河岩工程质量优良、提前一年发电和三峡工程设计、施工作出了贡献。负责的工程设计项目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和一等奖各一项、二等奖2项;国家优秀设计金奖2项、银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三部。1994年被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清江公司、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先后授予他“隔河岩工程特殊贡献者”、“三峡工程优秀建设者”;2003年获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授予
“三峡工程建设先进个人”;200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5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5、钱正英:(1923.07.04--)女,水利水电专家。原籍浙江省嘉兴市,出生
于上海。1942年肄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水利部教授。1942年参加革命,先后在苏皖边区政府和黄河河务局从事治淮、治黄等水利工作,历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长期主持中国的水利电力工作。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主持编制了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流域的治理、规划和全国水
利建设长远发展纲要,主持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
起草工作,主持审定、决策了许多重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并具体参与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主持领导了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工作,主编出版了《中国百科全书水利卷》、《中国水利》(中、英文
版)等。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在多个数据库和学术搜索引擎中进行检索,并比较检索结果的异同,并谈谈认为比较有效的搜索途径,字数不少600字。说明,若无法访问商用数据库,就访问免费的数据库。
1、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水利规划
2、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水利规划
3、百度学术检索:水利规划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21:50: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82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利   规划   研究   设计   工作   中国   建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