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 肩锁关节脱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阅读: 评论:0

肩锁关节脱位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
1)有外伤史。
2)肩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特别是外展活动受限。
3锁骨外端隆起压痛,向下按之可回复,松手后又隆起。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外伤史。
2)局部肿胀、压痛,外展及上举时均困难,肩关节处有松动感。
3无框画X线片可明确移位情况,同时摄双侧肩锁关节Zanca位片(球管射线向上成角10°-15°前后位)对比,可发现患侧肩锁外端与肩峰间距离较健侧增大;有半脱位和全脱位之分(锁骨外侧端与肩端完全分离)。必要时拍应力位片,即患者两手分别提重物约2.5公斤物件后拍肩锁关节正位片。
图 1                              图2
1 . Zanca 位片 AC肩锁关节Zanca 位片是在上肢负重与不负重情况下,投射角度与肩锁关节呈1015º夹角,有助于发现肩锁关节部位小的骨折或者脱位。
2. 腋位片 AC肩锁关节位片可以证实锁骨远端相对于肩峰向後移位。
Figure 12 FromJulie Y. Bishop Christopher Kaeding. Treatment of the acute traumatic acromioclavicular  separation. Sports med arthrosc rev . 200614 4):237-245.
(二)疾病分期木纤维袜子
室内垃圾桶
1.新鲜脱位:脱位2周以内。
2.陈旧脱位:脱位超过2周以上。
(三)病类诊断
Rockwood分类:
I级:肩锁韧带损伤,喙锁韧带完整,肩锁关节保持稳定;
Ⅱ级:肩锁韧带断裂,喙锁韧带损伤,常引起半脱位;
Ⅲ级:肩锁关节囊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喙锁间隙较正常增加25-100
Ⅳ级:为Ⅲ级伴喙锁韧带从锁骨撕脱,同时伴有锁骨远端向后移位进入或穿出斜方肌;
V级:为Ⅲ级伴锁骨自肩胛骨喙锁间隙垂直方向移位较正常增加100-300 ,锁骨位于皮下;
VI级:为Ⅲ级伴锁骨外侧端向下脱位,位于喙突下,此类型较为少见。(见图三)
(图三引自:Rockwood CA Jr.Disorders of th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InRockwood CA Jr.Matsen FA .eds.The Shoulder. PhiladelphiaSounders WB1985.413-476.
肩锁关节脱位同时合并锁骨远端骨折则按Rockwood分类:
I 型:轻度移位(韧带间的);
II型:骨折中度移位,内侧到喙锁韧带:
A.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附着
B.锥状韧带断裂,斜方韧带附着
III型:关节面骨折。
(引自:Rockwood CA Green DP Bucholz RW et al. Fractures in Adult. 4nd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 1996
超市手推车广告(四)证侯诊断
1.血瘀气滞证: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舌质暗,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气血不和证:局部疼痛剧烈,痛有定处,活动明显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3.肝肾不足证: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
金刚石磨头二、方法
(一)手法整复
1.适应症
1RockwoodⅠ、Ⅱ患者;
2)大部分Ⅲ型患者;
3Rockwood V型拒绝手术患者。
2.具体手法
患者取坐位,患侧肘关节屈曲下水井盖90°,术者一手将肘关节向上托,另一手将锁骨外侧端向下压,肩锁关节即可得到复位。对于复位困难者,将上肢外展过举抬高。
(二)外固定
1.适应症
1RockwoodⅠ、Ⅱ患者;
2)大部分Ⅲ型患者;
3Rockwood V型拒绝手术,签署知情同意要求保守的患者。
2.各种外固定方法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1)胶布固定法:用宽胶布沿上臂纵轴,缠住锁骨远端与肘关节。前臂以颈腕带悬吊胸前。如胶布带松动,应随时加固粘绑,以促进损伤关节囊及韧带的修复。
2)石膏围腰及压迫带固定法:患者直立位,两上肢高举,先上石膏围腰,上缘平乳头平面,下缘至髂前上棘稍下部,围腰前后各装一腰带铁扣,待石膏凝固干透后,用厚毡1块置于肩上锁骨外端隆起部(不是肩峰部),另用一宽35CM皮带或帆布带,通过患肩所放置的厚毡上,将带之两端系于石膏腰围前后的铁扣上,适当用力拉紧,使分离之锁骨外端与肩峰接近同一平面,并不强调解剖复位,拍摄X线片无加重或改善后,以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
图四 胶布固定法
3)肩锁固定带固定法
首先将月牙形锁骨垫3放置在肩锁骨外端,然后将受伤侧手臂从肩垫2下部的臂套22套入,将肩垫2的上部放在月牙形锁骨垫3上,月牙形锁骨垫3通过其外表面的定位魔术贴31固定在肩垫2内侧全软毡面层23上,将软性带21的外端绕过人体的另一侧后,再穿过肩垫2前部外表面上的扣环翻转搭扣固定牢固;然后将腋带4绕过腋下固定在肩垫2外围,最后将手放入手吊兜1内,手肘固定吊带15的自由穿过第二连接环12和第三连接环14,利用手肘固定吊带15上的魔术带扣翻转固定,至此固定完成。
图五  多功能肩锁固定带示意图
4)其他外固定法
石膏条固定法、Zero位外展支架固定法、双“∞”字/斜“∞”字绷带固定法、弹性绷带加垫片固定法、各种加压背带及支具、各式肩肘腋带固定法,如Kenny-Howard带等。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18:1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80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锁骨   肩锁   关节   韧带   脱位   诊断   远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