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安装操作规程
一、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安装施工
双桨叶干燥机1.检验
施工前应对管材、管件进行检验,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如外观、尺寸、 及其他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一列不许投入到使用中。 2.下料 由于管道的转弯、开三通与变径时,需要待定的长度,根据所需图纸 设计的长度尺寸,将管材截断。管长应考虑管件的承插深度、管口打 磨余量 (切割平整的可不予考虑 ) 3.封口
切割管材端口使用 PE 焊条用焊进行手工塑料热堆焊将钢丝遮盖, 焊条应尽可能平滑,端面严禁钢丝暴露。冷却后将翻边打磨,以免影 响安装。
4.去氧化层
为了提高熔接性能, 管材的熔接面需去氧化层, 采用千叶片打磨处理, 去氧化层时应均匀打磨整个周边,面面俱到,不允许漏刮,刮削长度 大于管件承插深度 30mm 。dn110 以下口径的管材最好采用玻璃片削 刮。 管件内壁同样的需做清洁处理, 小口径的采用酒精擦洗, 大口径的可 采用刮去表皮处理,由于管件内壁布有铜丝,也可采用软磨片电磨,
避免磨到加热丝
1
5.酒精(丙酮)擦洗
打磨后要用带酒精 (95 度以上 )隧道隔音降噪施工或丙酮的清洁抹布或棉纱做好内外管 材、管件表面的清洁,使熔接面不许有泥、油、及其它脏物。抹布或 棉纱在使用过程中弄脏时,必须要及时用清水洗干净。
6.凉干 组装时要保证管件、管材端口干燥,不充许有水珠进行装配。如未凉 干,焊接时易产生气泡,影响熔接面的粘合。
7.做记号 在管材端口做好管件的承插深度记号,记号尺寸等于管件承插深度, 确保管材承插到位,保证熔接质量。如承插不到位,加热部份露空, 融熔接面积减少,承压能力大大降低,且焊接时管件内将会塑料熔塌, 造成管件焊穿。做记号时,记号必须明显、清晰。
8.安装紧绳器
De160-De355 口径在正常安装时采用 1 套紧绳器,用在管件的正上 方,紧绳器的作用:一、起拉紧承插作用,焊接时不易外移,二、起 扶正管件与管材的配合间隙作用。 De400 以上口径在正常安装时采 用 2 套紧绳器, 用在管件的水平两侧, 左右对称。 任何口径管件安装 时一定要保证管件处呈水平直线。 特殊情况的管件可增加紧绳器固定。
9.承插到位
承插时先将管件套在管材的一端, 稍紧时采用榔头轻轻敲打而进。 另
一头, De50?De250 口径的采用榔头敲打管材末端以使承插
到位。 De315 以上大口径管材采用手摇葫芦(拉紧器)辅助承插到 位。承插时记号刚好外露管件边缘,不充许有过插、承插不到位、管 件不居中等现象。
汪伊涵10.调整 安装完后,将管件与管材连接处调整到同一个同心度、水平度,管件 处不能出现严重的 V字型,一般角度不超过 15 度。
11.音箱架管件编号
为了控制质量的追踪, 责任落实到人, 装好一个管件要对该管件进行 编号,号码由监理公司统一制定。
12.焊接 管材与管材的连接是通过管件以电熔的方式进行熔接的, 熔接要根据 熔接原理做好焊机的操作。
13.冷却
焊接完后在冷却过程中要让接头处于自然状态, 且应保证冷却过程中 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不得移动、转动接头部位及两侧管道。冷却时间 应根据气候条件、管件大小等确定。一般需要 24 小时冷却时间。
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都需进行试压。压力试验前,对埋地管道 系统试压段, 应检查管道回填土是否符合除管道接口处外露外, 管顶 回填不小于 0.5m 覆土层的要求,管道系统上必须设置的止推墩、支
墩及锚固设施是否达到强度要求,对室内管道系统应全
面检查各安装件是否到位, 且牢固。 一般给水管道需进行强度试验和 严密性测验。 强度试验的目的是检查管道的机械性能; 严密性试验的 目的是检查管道的连接质量。
1.压力试验之前对管线要进行吹扫或冲洗。压力试验的管线长度,可 分段进行,也可全线进行,根据具体情况,可由有关单位商定。采用 水压试验法试验,管道严密性试验及强度试验必须以水为介质。
2.管道水压试验前, 应根据现场情况做好水源引接及排水疏导路线的 设计。
3.强度试验压力等于 1.5 倍的工作压力,且最低不应小于 0.8MPa 。 在试验压力下观察 15min ,压力降应不大于 0.02MPa 合成洗涤剂,然后降至工 作压力并保持恒压 30min ,进行外观检查若无漏水现象, 即可判定强 度试验合格。
4、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合格后,紧接着做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 合格,也可不做严密性试验) 。当压力升到工作压力,稳压 1 小时。 若出现压降可补水,补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值,若 15min 内的压力 降不超过 0.05MPa 时,则视为严密性试验合格。
5.实验前的准备
1).试压管段除管道接口处外露外, 管顶必须覆土,厚度不小于 0.5m , 不具有抗荷载强度的机械端应临时用支撑固定或锚固使之在承压时 不产生运动。
2)当管道最后一个焊接接头焊完 24 小时以上,方可注水进行压力
试验。
3)管道水压试验前,应编制试验设计,其内容包括: 弯头、三通、变径后背固定及堵板的设计 进水管路、排气孔及排水孔的设计 加压设备、压力表的选择及安装设计
排水疏导措施
安全措施
4)后背应设在原状土上,土质松软时应采取胛骨措施。后背墙面应平 整并与管道直线垂直。
5)当采用弹簧压力计时,其精度不应低于 1.5 级,最大量程宜为试验 压力的 1.5-2 倍,表壳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 150mm ,使用前应校对。
6)水泵、压力计应安装在试验段下游的端部与管道相垂直的进水管上。
7)试验管段不得采用闸阀做堵板, 控制阀必须在试验过程中全部开启。
清洗篮6.管道水压试验步骤:
1)灌水前,在试验管段的上游管顶及管段中的凸起点应设排气阀。管 道末端封堵后,应从下游缓慢灌水。
2)管道升压时,管道内气体应排除,升压过程中,当发现弹簧压力计 表针摆动、不稳且升压较慢时,应重新排气后升压。
3)分级升压。加压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得少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