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检验一级人员考核复习题
一 是非题
1金属晶体是由原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 (X )
2合金组织组成物为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机械混合物。 (V) 3马氏体是一种硬而脆的组织。 ( X )
4莱氏体是由奥氏体渗碳体组成的共析体。 ( X )
5淬透性随冷却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 X )
6原子在面心立方晶格中排列的紧密程度, 比在体心立方晶格中大。
(V)
a级防火软膜天花7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 V )
8再结晶是一种引起晶格形式改变的生核及长大过程。 ( X )
9过冷度大小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
(V)
10多晶体的晶粒越细,则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也越大。
(V)
11随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硬度不断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
(V)
12响影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 V ) 13碳在铸铁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 即游离态(石墨)和化合态( Fe3C)。
(V)
14D型石墨的特点是短小片状技晶石墨成无方向性分布。 (多功能按摩垫V )
15冷却速度越快,越有利于铸铁的石墨化。 ( X )
16为改善钢的性能,在碳钢的基础上特意加入一些元素的钢就称为 合金钢。 ( V )
17钢中存在锰,热处理时可有效防止回火脆性产生。 ( X ) 18钢中的合金元素大多数都能溶于铁素体,使铁素体的强度有所提
高,但韧性塑性有所降低。 ( X )
19Cr 在钢中的作用是使钢的淬透性降低。 ( X )
20Mn、Cr掏耳器、Mo等合金元素是形成碳化物的元素。 (V )
21合金钢按用途分,可分为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用途钢。
(V)
2260Si2Mn 钢的含碳量大约为 60%,硅大约为 20%。 ( X )
239Mn2V钢的含碳量大约为9%锰大约为0.2%。 ( X )
24GCr15钢中的Cr含量大约为1.5%。 ( V )
25合金渗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为0.45%〜0.65%。 ( X )
26 合金渗碳钢渗碳淬火回火后,理想组织为隐针或细针回火马氏体 及粒状碳化物。 (V ) 27 合金调质钢淬火高温回火后的理想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及少量游离 铁素体。 ( V )
28焊缝缺陷中,气孔的危害最大。 (X )
29焊接接头中,只要有氢存在就可产生氢脆裂缝。 (X )
30 焊接接头中,层状撕裂只在母材热影响区产生。 ( V )
31冷裂缝是在Ar以下温度内形成的裂缝。 (V )
32柱状晶生长方向与散热方向垂直。 ( X )
33晶粒度是晶粒大小的量度。 ( V )
34渗碳法显示钢的奥氏体晶粒度适用于亚共析钢,不适用于其它用 途的钢。 ( X )
35纤维状断口是允许存在的正常断口,结晶状断口是不允许存在的 缺陷断口。 ( X )
36钢中外来夹杂物是由于炼钢时加入的铁合金与氧结合生成氧化物 而产生。 ( X )
37金相显微镜都是由物镜、目镜和照明系统三大主要部分组成。
(V)
38显微镜的实际放大倍数 M=MIX M目。 (工)
39测量显微镜的实际放大倍数一般用测微尺。 ( V )
40采用平行光照明时,经过透镜、物镜后得到一束平行光线射到试 样表面。 ( V )
41金相试样磨制有手工磨制与机械磨制两种。 ( V )
42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金相试样时,物镜的选用应从高倍到低倍。
(X)
43对于轧制钢材,在检验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时,应取横向截面为金 相磨面。 ( X )
44在国际 GB9441—88 中,球状石墨的球径级别数与其实际大小成反 比。 ( V )
45脱碳是由于钢中的铁与介质起反应而引起的。 ( X )
46评定渗碳件的网状渗碳体应在渗碳后的淬火前进行。 ( X )
47钢的回火抗力 (回火稳定性) 是指淬火钢回火时抵抗 硬度下降的 能力。 ( V )
48低、高碳钢的淬火组织分别为片状马氏体和板条状马氏体。
(X)
49碳素结构钢和碳素工具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都必须高于 Ac3铁路道口报警器温
度。 ( X )
50铸铁中的石墨,主要有片状、球状、团絮状和蠕虫状石墨等四种 基本的存在形式。 (V )
51检查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和渗碳层深度时,都应切取横向试片, 而且都要进行淬火。
(x )
52采用波长短的光源照明或采用浸油物镜,都能适当提高物镜的分 辨率。 (V
53在多数情况下,焊接接头中的氢致延迟裂纹,都形成在母材近缝
区(即热影响区)的粗晶带内。 (V )
54轴承钢退火球化后的显微组织为片状珠光体加网状碳化物。
(x
55人们在正常的热处理操作工序间检测的钢的晶粒度,都是钢的实 际晶粒度。 (渗透聚苯板V )
56按照国标GB639—86中的规定,使用比较法评定钢中的晶粒度时 可以把视场中的观察图象,直接与晶粒度的标准评级图进行比较。
x
57布氏硬度试验是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之一,其硬度值的正确表示
方法应为120HBS10/1000/30 (钢球压头)。 (V )
58(7 b是表示材料的抗拉强度,即试样断裂时的载荷除以试样原始横 截面积的商。 (x ) o
二填空题
1金属常见的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 和 密排六方。
2金属结晶是由生核和晶核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
3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位置,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 间隙固溶体两类。
4在加热过程中,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奥氏体晶核形成、奥 _ 氏体晶核长大、残余奥氏体溶解和奥氏体成分均匀化等四个步骤。
5贝氏体组织形态的基本类型有上贝氏体、 下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
6回火的目的是减小应力降低脆性、获得优良综合机械性能、和稳 — 定组织和尺寸。
7由于合金钢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和均匀化过程比碳钢慢,曲以合
金钢热处理时的保温时间比碳钢长。
8典型铸锭组织中的三个晶区是表面细晶粒区, 次表层柱状晶区,
中心等轴晶区。
9冷变形钢加热时要经历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三个阶段。
10淬火加热时造成奥氏体晶粒显著粗化的现象,称为过热。这种钢 淬火后,马氏体针粗大,韧性显著下降。
11碳素钢是指碳含量小于2.11%并含有常规杂质元素Si、Mn、P、S等 的铁碳合金。
12 Fe-Fe3C相图中的共析点的含碳量为0.77%、相对应的温度是
723 C 。
13经球化处理后,铸铁中的石墨主要呈球状,这种铸铁称为球墨铸— 铁。
14渗碳件磨削加工中表面出现龟状裂纹是由于渗碳层组织中存在网
状碳化物,石墨夹杂,污垢度及显微组织。
15S在钢中的作用是使钢产生热脆性;P在钢中的作用是使钢产生冷 脆性。
16球铁中球化正常区常呈银灰;石墨飘浮区常呈灰黑。
17所谓淬透层深度即为从淬火的表面马氏体层到半马氏体的深度。
18扩散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枝晶偏析。
19碳素结构钢的常检项目有游离渗碳体、带状组织和魏氏组织。
20碳素工具钢的淬火组织要控制.马氏体针叶长度和屈氏体。
21有效硬化层的深度是以•马氏体针叶长度的垂直距离并规定采用
零件表面测到维氏硬度550HV1、9.807(1kgf的试验力。
22碳兀素以化合碳(渗碳体)形式存在,断口呈亮白的铸铁称为 白口铸铁铸铁。
2345钢的含碳量为0.45%。
24促进铸铁石墨化的元素是碳和硅 。
25球墨铸铁正火后可获得的基体组织是珠光体。
26合金渗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为 0.1%〜0.25%。
27合金调质钢的含碳量一般为0.30%〜0.50%。
28弹簧钢因淬火加热温度偏低,组织中会出现铁素体^淬火冷却不 足会出现贝氏体体或屈氏体。
29GCr15钢正常球化退火后的组织为细粒状珠光体。
309SiCr钢中的含碳量为0.90%左右。
31合金刃具钢淬火后马氏体级别的检验主要评定依据是马氏体针叶 长度。
32按合金元素总含量多少来分,高速工具钢是一种高合金钢钢。
33 W18Cr4V高速钢正常淬火后的组织是淬火马氏体、粒状碳化物、 残余奥氏体。
34评定高速钢淬火质量之一的金相检验项目是淬火晶粒度。
35高碳合金工具钢通常的热处理是球化退火、淬火、回火。
3640Cr经调整质处理后,其正常的金相组织应是回火索氏体。
37GCr15钢制零件经淬火处理后,若出现屈氏体和多量未溶碳化物 是由于淬火加热温度偏低。
38因高速钢在淬火状态常有20〜25%勺残余奥氏体,所以通常要三 次回火,以达到理想的硬化效果。
39焊接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原始母材 四部分。
40溶合线是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之间的交界线。
1-甲基环己醇41焊缝中的宏观偏析主要有中心偏析和层状偏析,显微偏析主要有 胞状晶间偏析和粒状晶间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