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地表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动力主要来自()。
A.风力
B.太阳辐射
C.地球引力
2.地壳岩层在( )时会发生地震。
A.断裂
B.褶皱
C.平静
D.挤压
3.三棱镜能够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的光,这七种颜按顺序依次是
()。
A.红橙黄绿蓝靛紫
B.红橙黄绿靛蓝紫
C.黄橙红绿蓝靛紫
4.达尔文在( )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A.《物种起源》
B.《生物的进化》
C.《用进废退》
D.《贝格尔号》
5.人体( )在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A.会
蓄电池防盗B.不会
C.无法判断
电动拖布
6.关于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想端起刚盛好的热汤,可以用抹布垫着手
B.能隔热的碗或杯子之所以能隔热,是因为它们不会传递热
C.汤勺手柄部分的塑料只具有装饰作用
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
1.在人的神经系统中,( )由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 )和( )。
2.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
3.雨和雪的本质都是(),都是从( )中降下来。
4.冰淇淋虽然吃起来很凉,但是手拿着下边的蛋托却一点都不凉,这是因为蛋托是热的()导体。
5.小鸥从发现天上有几朵白云,像棉花一样,非常漂亮。妈妈告诉小鸥,云实际上是( )受热上升后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汇聚而成的。
6.当光线照射到镜子的表面后,镜面会把光线折返回去,这种现象叫作()。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光源射出的光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2.平原地势低,地表起伏大。山地地势高,地表起伏很小。()
3.我们的情绪、行为、习惯都不受大脑的控制。()
4.皮影戏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5.装了热水的玻璃杯杯口内壁上出现的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6.我们做饭时冒出的“白气”是小水滴。()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巧手妙连。
放大镜凸透镜
三棱镜反射
近视眼镜折射
汽车反光镜凹透镜
林奈日心说
哥白尼花钟
五.简答题(共3题,共12分)
1.为什么光脚站在瓷砖地板上比站在木质上感觉凉一些?
2.“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请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句话。
3.你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可以做哪些事?
飞机加油车六.综合题(共3题,共23分)
真空吸砂机1.人造露
实验过程:①在杯中放入碎冰,杯下垫一块湿毛巾。②将冷水倒入碎冰中,测量冰水的温度。③观察杯子的外壁。 (1)垫湿毛巾的目的是增加杯子周围的___________含量。
(2)电子温度计比一般玻璃温度计更灵敏。
2.下雪后鹤鹤同学发现工人们会在道路积雪上撒盐。咨询老师后她知道了:水的凝固点是零度,加入盐凝固点降低为零下十度左右。加盐后雪会融化吸收热量,让周围的温度降低。她想利用这个原理进行露和霜形成的模拟实验。她准备了下面的实验材料: 湿毛巾、冷冻的半瓶冰水、温度计、盐、勺子等等。
1.她取出冷冻的半瓶冰水放到桌子上,用温度计测量。过一段时间发现瓶子外面有水珠出现,这模拟了自然界中_______的形成。
2.如果想让水珠出现的更快、更多,你会建议她怎么做?
3.鹤鹤想要进一步模拟霜的形成,你认为该如何做?
3.请把下列“模拟雨的形成实验”记录补充完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一部分液态水会变成_____________,当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底部凝结成____________。在培养皿中加冰块,是为了使温度___________,这样培养皿底部的___________会逐渐_________,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掉下来。这是模拟_________的形成。那么,冷的培养皿模拟的是天空中
_______________。水滴掉下来模拟的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A
5.A
6.A
二.填空题
1.脊髓;脑组织;周围神经
2.反射;反射
3.水;云
4.不良
发货系统5.水
水貂肉6.光的反射;越好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瓷砖比木头的导热性能好,瓷砖传递热的能力好,能够快速的传递身体热量,所以站在瓷砖地板上感觉比木质地板上凉。
2.“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是一句气象谚语,主要描述的是雨和云的关系。
3.(1)医疗。可以电子保存医疗记录,协助医生完成外科手术,为家中的老人提供服务。(2)电子商务。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3)教育。未来人工智能让虚拟教育成为可能,学习分析驱动的智能家庭教育将被广泛应用。
六.综合题
1.(1)水蒸气
(2)×
2.1.露
2.将湿毛巾放到瓶子下面。
3.在冰水中加入盐,测量冰水的温度,观察瓶子的外壁。
3.水蒸气;小水珠;降低;小水珠;变大;雨;寒冷的气流;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