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桶除臭技术初探及应用

阅读: 评论:0

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桶除臭技术初探及应用*
李昂1,2,刘欣艳1,2,尹朋建1,2,芦会杰1,2
(1.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北京100028;2.生活垃圾检测分析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8)
【摘要】通过对相关文献、北京市垃圾处理设施单位及居住区的实地调研,总结归纳几种实用的厨余垃圾桶除臭技术,包括喷洒除臭剂、垃圾投放前汁水分离、垃圾桶改造等,并通过实际举例分析几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桶的臭味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及技术应用实例。
【关键词】植物型除臭剂;生物型除臭剂;酶制品除臭剂;干湿分离器;纳米涂层;地埋式垃圾桶中图分类号:X705;X512;X79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06(2022)01-0071-05
DOI :10.ki.hjwsgc.2022.01.012
Preliminary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Deodorization Technology for Kitchen Waste Bin after Waste Classification LI Ang 1,2,LIU Xinyan 1,2,YIN Pengjian 1,2,LU Huijie 1,2
(1.Beijing City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28;2.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Domestic Waste Test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Beijing
100028)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waste treatment facilities and residential areas in
Beijing,several practical deodorization technologies for kitchen waste bins were summarized,included deodorant spraying,juice separation before waste disposal,transformation of kitchen waste bins,etc.In addition,solutions and technical applica-tions examples for the odor of kitchen waste bins after waste classification were provid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everal methods by actual examples.
【Key words 】plant-based deodorant;biological deodorant;enzyme deodorant;wet and dry separator;nano coat-
ing;buried waste bin
1引言
随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发
布,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已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垃圾分类后,按规定厨余垃圾需破袋后单独投放,清运时间不得超过12h [1]。但由于北京夏季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市民关于臭味问题的投诉仍屡见不鲜。为解决垃圾桶臭味扰民的问题,北京市各级主管部门、小区桶站管理单位及相关技术人员均采取了有益的尝试。
垃圾分类措施开展前,居民投放垃圾的主要方式是装袋混投,混合垃圾中含水率一般为30%左右,垃圾桶臭味问题不是非常突出。因此,环卫行业内采取的除臭措施多是针对垃圾楼、转运
站以及填埋场等中大型垃圾处理设施,针对垃圾源头桶站的除臭技术的研究还处在较初级的阶段。
笔者通过文献调研、分类示范小区实地走访、北京市垃圾处理设施现场调研、除臭设备产品厂家调研,归纳总结了当前行业内较常见的几种垃圾除臭技术,主要有喷洒除臭剂,使用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器分离垃圾中大量水分,垃圾桶桶身、桶盖改造等方法,并详细分析各方法原理、优缺点、使用效果等,最终给出分类后厨余垃圾桶臭味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2臭味来源分析
2.1
垃圾发酵过程中产生臭味
厨余垃圾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主要为蔬菜根、叶,水果皮核;家禽、鱼虾类等动物的皮、毛、脂肪;剩饭及食物下脚料等[2]。这些物质均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堆积过程中由于清理不及时、通气不良及受到微生物的作用,发酵过程中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Z201100008220006)收稿日期:2021-03-05
第30卷第1期2022年2月环境卫生工程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
Vol.30,No.1
Feb.2022
环境卫生工程2022年2月第30卷第1期
会产生大量臭气[3]。
2.2桶壁不及时清洗残留臭味
厨余垃圾桶内常年盛放厨余垃圾,其中的油分、水分及有机物残渣粘挂在桶壁上,由于大部分厨余垃圾桶的材质为聚丙烯,其孔隙率较大,使渗入垃圾桶孔隙的厨余垃圾在其表面发酵[4],从而产生有机物发酵臭味,其臭味强度、给人的感官影响甚至大于厨余垃圾本身。除此之外,垃圾桶周围地面也有残留渗滤液并散发臭味。
3恶臭气体成分分析
垃圾腐败发酵会产生种类繁多的恶臭物质,如苯系物、硫化物类、卤代烃类、烯烃类、烷烃类和含氧有机物类等。
芦会杰[5]在生活垃圾填埋工艺的前处理车间检测出恶臭物质50种,从质量浓度和嗅阈值角度分析,二甲二硫醚、乙酸丁酯、对二乙苯和乙醇4种物质对恶臭浓度的贡献较大;在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堆积车间,检测出的恶臭物质成分有55种,特征恶臭物质为甲硫醇、二甲二硫醚、乙醇和柠檬烯;在生活垃圾堆肥工艺的前处理车间,检测出的恶臭物质成分有34种,特征恶臭物质为乙醇、二甲二硫醚、乙酸丁酯和柠檬烯。
根据文献研究,李海青等[6]的研究表明,生活垃圾在夏季堆肥过程中的恶臭物质以含氧有机物为主,其次是芳香烃,在不同的堆肥处理车间,主要恶臭物质种类存在差异,卸料车间和粉碎车间的主要恶臭物质为乙酸和甲硫醚;发酵车间和腐熟车间的主要恶臭物质为乙酸、乙醛、甲硫醚、α-蒎烯、
二甲二硫醚、柠檬烯、β-蒎烯和乙醇。
4小区厨余垃圾桶主要除臭技术及应用
4.1厨余垃圾桶内、周围喷洒除臭剂消除掩盖臭味
4.1.1除臭剂的分类
除臭剂是用于遮蔽或消减臭味气体的产品,市场上的除臭剂主要有化学型除臭剂、酶制品除臭剂、微生物型除臭剂、植物型除臭剂、复合型除臭剂等[7]。其中,植物型除臭剂采用植物提取液作为添加物质,主要活性成分是多酚类,特别是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型除臭剂多为氧化剂,药剂除臭机理主要为对异味分子的脱硫、氧化、缩合和加成反应等[8];生物型除臭剂采用筛选获得的除臭微生物构建复合菌剂,对一些由易腐有机物构成的恶臭源有较好的控制作用[9]。
根据路鹏等[10]关于不同种类除臭剂的比选实验研究,采用等量多次喷洒的方式,进行现场人工臭气强度测定。分析得出:除臭效果从高到低排序为植物型除臭剂、生物型除臭剂、化学型除臭剂。
4.1.2除臭剂在环卫系统内的应用
除臭剂在环卫行业主要应用在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粪便消纳站、堆肥厂、小区中垃圾楼、餐厨
垃圾处理厂等。通过对工作区域、臭源喷洒除臭剂,最大程度降低臭气强度[11]。据调查,北京市近年年均使用除臭剂在1000t左右(垃圾填埋场500t,垃圾中转站150t,垃圾堆肥厂50t,垃圾综合处理厂50t,粪便消纳站200t,生活污水处理厂50t),其中60%为植物型除臭剂,20%为生物型除臭剂,20%为化学型除臭剂。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行,除臭剂在很多小区垃圾分类桶站也有较广泛的使用。
pet镭射膜4.1.3除臭剂的使用方法
实际应用中除臭剂喷洒分为直接喷洒法和混合反应法[12],直接喷洒法一般是按照厂家提供的除臭剂稀释比例,通过喷洒、喷淋的手段,最终达到除臭的效果;混合反应法主要是在垃圾填埋及垃圾堆肥进行时,将除臭剂直接与垃圾混合[13],使其产生化学反应,达到控制臭味的目的。
植物型除臭剂价格约为20000元/t(20元/ kg),按照使用浓度稀释100倍后,约合0.2元/L,按照100mL/h的最佳喷洒量计算,每个垃圾桶除臭成本约为0.02元/h。
4.2厨余垃圾经干湿分离器榨汁后分类投放
夏季,厨余垃圾中的汤水混合物在高温下持续发酵,会产生很大异味。如果将垃圾沥干,降低厨余垃圾的含水率,垃圾异味的情况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14]。
北京市东城区百荣嘉园小区4号楼二单元门前的垃圾桶站,有一个外表类似家用挤蒜器的装置架设在厨余垃圾桶上。桶前值守员将厨余垃圾连汤带水往大号“挤蒜器”内倾倒,向下压动手柄,垃圾汤汁便会从孔洞中漏出,流进下面的渗滤液收集桶内,以备后续回收处理。抬起手柄和挤压器后,厨余垃圾已被“榨干”,整个沥干过程不到1min,如图1所示。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居民反映垃圾桶臭味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垃圾桶四周地面垃圾汤遗撒情况得到改善。此装置均为居民及桶前值守员用材料自
··72
制,每个成本约为50元左右,后续无需耗材费用,主要成本在于人力方面,一定程度上增加桶前值守员的工作量。
4.3厨余垃圾收集装置改造技术4.3.1
桶身喷涂疏水疏油纳米银材料
疏水疏油纳米涂层是一种近几年得到广泛应
用的材料,采用纳米杂化技术在基材的表面形成一层可以阻止水、油等液体浸蚀的保护膜[15],减少其挂壁残留,降低由于垃圾桶内壁残留物产生的恶臭气体。
另一方面,纳米银具有较强的杀菌抑菌和氧化活性[16],能抑制厨余垃圾中的一部分细菌活性并将其杀灭,同时其自身的强氧化性可将有机臭味物质氧化分解来清除异味。由于厨余垃圾桶主要材料为聚乙烯,具有较大的孔隙率,触媒涂层活性物较易承载于厨余垃圾桶内壁上,使厨余垃圾桶内空气和纳米触媒充分接触,更好地发挥其除臭的效果。
将疏水疏油材料及纳米银材料复合采用高压喷涂技术喷涂至厨余垃圾桶内壁,可以有效防止厨余垃圾倾倒时油水以及有机物残渣残留在桶壁上,既减少了细菌孳生带来的臭味,又减轻了环卫工人繁重的洗桶工作。喷涂成本约为70元/桶,需要每月喷涂1次确保其杀菌阻隔除臭效果。4.3.2
桶盖加装活性吸附物质
如图2所示,德国垃圾管理部门在生物垃圾桶上加装过滤顶盖,此顶盖以独特的方式将生物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融合在一起,固定在潮湿的过滤物质里的微生物和活跃的酵素发生作用。箱盖
包括1层由活性炭纤维毡所构成的蕴菌层,所述蕴菌层的内部设置有除臭菌,同时蕴菌层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1层保水凝胶层,所述保水凝胶层中混合有用于向所述蕴菌层中的除臭菌提供营养的培养液,它们借助氧气将空气里产生臭味的物质和有害物质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17]。经过净化后的无味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此外,顶盖处可伸缩的橡胶密封圈对生物垃圾桶进行了全方位的密封,可以阻止苍蝇、幼虫和蝇蛆进入后在垃圾桶内产卵。
顶盖过滤物质每两年更换1次,每次更换时需要支付8.8欧元的购置费,约合人民币70元,此外不需要其他维护。在德国,240L 的生物垃圾桶顶盖,尺寸为宽50cm 、深58cm ,在市面上的
销售价格为60欧元,约合人民币500元。
脱磁器4.3.3
箱体加装负压排风过滤装置
通州区宋庄镇前夏公庄村东北角尝试改造集装箱设立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如图3所示。集装箱外加装了隔热层,内部安装了循环通风系统,墙上还有排气扇和通风窗,避免了在封闭环境中臭味累积。垃圾分类驿站内,4种不同颜的垃圾桶分别摆放在驿站内的不同区域。尽管烈日暴晒,但驿站内却闻不到异味。整个垃圾驿站造价为3~5
万元。
注:作者于2020年7月21日拍摄的现场照片。
图1百荣嘉园垃圾分类投放点前值守员使用干湿分离器Figure 1The guard at the garbage sorting and placing point of
Bairongjiayuan was using a dry-wet separator
(a )脱蜡
德国除臭垃圾桶桶身及内部
(b )德国除臭垃圾桶可替换桶盖及内部活性吸附物质
注:图片来源于网站www.biologic.de/universal-biofilterdeckel/。
图2德国垃圾桶盖加装的活性吸附物质Figure 2The active adsorbent added to the lid of
the German trash can
李昂,等.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桶除臭技术初探及应用
·
·73
环境卫生工程2022年2月第30卷第1期
4.4
垃圾收集一体化解决方案——地埋式垃圾桶
地埋式垃圾桶是一项新兴的垃圾收集储存设
备。传统垃圾桶普遍为露天式投放,占用了大量公共空间,一些垃圾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产生了大量有害气体,造成垃圾桶周围的异味问题。地埋式垃圾桶配备专业除臭设备,同时兼具垃圾存量监控、自动掀盖等智能模块[18]。该方案可开发地下空间,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无视觉污染,可解决
城市垃圾收集点选址难的问题,适合在城市内用地要求高的场所应用。但地埋式垃圾桶建设成本高,受位置限制,需建在能够进行地下挖掘作业的区域,同时建设周期也较长。整个
工程土建费用为10~20万元,常规日处理量40~60t 设备造价约为20万元,则建立1个地埋式垃圾桶需30~40万元。4.5
常用除臭技术优缺点分析
上述几种除臭技术优缺点如表1
所示。
注:作者于2020年8月18日拍摄的现场照片。
图3通州区宋庄镇生活垃圾分类驿站
Figure 3Domestic waste sorting station in Songzhuang Town,
Tongzhou
District
喷洒除臭剂
干湿分离器
垃圾收集装置改造地埋式垃圾桶
桶身改造技术
桶盖改造
箱体加装负压
简便易行,效果明显,成本低
减少渗滤液遗洒,工具成本低廉,无
后续耗材费用
减少垃圾桶残留臭味,减轻工人洗
桶工作
运用生物方法分解桶内臭气,环保无二次污染可在原有垃圾箱体上进行技术改
主回路电阻造,除臭效果明显
一次性解决垃圾桶美观、臭味等问题除臭效果持续时间较短,需多次
喷洒
人为操作较繁琐,除臭效果一般
需后续持续补喷,长期费用较高
需后期更换盖内耗材,长期费用较高需接电,结构较复杂,造价较高
造价高,需在规划初期制定方案,不适合在原有基础上改造适合小区临时性、重点时段除臭
适合桶前值守人员覆盖率高的小区
适合垃圾中转站规模操作
适合家用厨余垃圾桶应用,对周围环境无影响适合原有垃圾驿站的除臭改造
适合新城建设及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景区使用
表1几种常用除臭技术的优缺点
5结论及建议
5.1
建议设置自动喷洒除臭剂装置,进行定时定量喷洒
建议将小区垃圾分类点周围设置定时喷洒除
臭剂装置,同时垃圾桶内加装除臭剂喷淋系统,及时对垃圾产生的臭气进行分解掩蔽,避免发生除臭剂喷洒一段时间后失效的情况。
除臭剂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现在主流的植物型、生物型除臭剂,上述除臭剂均可达到消除掩蔽臭味、高效安全的要求。单一定时喷淋设备造价为300~500元,成本较低廉,实用性强。5.2
对现有厨余垃圾桶进行技术改造
通过对现有厨余垃圾桶桶壁、桶盖的改造,或对整个分类投放点垃圾箱体的改造,从技术上实现减少臭气产生、逸散的作用。
5.3
实施切实有效的垃圾桶站管理措施
1)大力推广撤桶并站措施。根据小区空间布
局条件和设计户数,合理确定设置数量及位置,按照“一个小区一个方案”的原则,制定“撤桶并点”的个性化方案,减少污染臭源。
2)动态监测垃圾桶设置合理性。当出现垃圾满
溢或垃圾量相对不足时,应及时调整垃圾桶数量,确保垃圾桶不满冒、不闲置,尤其是产生垃圾较多的其他垃圾桶和厨余垃圾桶,应合理分配设置数量。3)合理布局桶站管理员岗位配置。当出现垃
圾桶满冒、遗撒时,应当及时清扫散落的垃圾、污水、污渍;并检查垃圾桶是否有破损,及时清洗擦拭垃圾桶及周围地面墙面。当垃圾收运高峰期时,应增加打扫冲洗频率。避免臭味蔓延,造成居民反感。
·
·74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EB/OL].[2020-09-25].www.
Beijing municipal domestic waste management regulations[EB/
OL].[2020-09-25].v/zhengce/dfxfg/
202009/t20200929_2102701.html.
[2]王滨,晏习鹏,肖小兰,等.餐饮和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建议[J].广东化工,2018,45(18):114-115.
WANG B,YAN X P,XIAO X L,et al.Current statu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catering and kitchen waste treatment tech⁃
nologies[J].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2018,45(18):
114-115.
[3]刘佳悦.开创生活垃圾处理新思路:微生物处理厨余垃圾[J].上海节能,2018(7):507-510.
LIU J Y.New idea of household garbage treatment:Microorgan⁃
ism treatment of kitchen waste[J].Shanghai Energy Conserva⁃
tion,2018(7):507-510.
轻质隔墙条板
[4]谢炜平,张伟,梁彦杰,等.厨余垃圾综合利用中有关问题探析[J].环境保护,2008(4):66-68.
XIE W P,ZHANG W,LIANG Y J,et al.Analysis of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kitchen waste[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8(4):66-68.
[5]芦会杰.生活垃圾转运站环境空气中恶臭成分分析及污染评价[J].环境化学,2020,39(11):3111-3119.
LU H J.Analysis and pollution evaluation of odorous compo⁃
nents in ambient air of transfer st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J].Environmental Chemistry,2020,39(11):3111-3119.[6]李海青,祁光霞,刘欣艳,等.夏季有机生活垃圾堆肥过程恶臭排放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研究,2020,33
(4):868-875.
LI H Q,QI G X,LIU X Y,et al.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odorous pollutants from organic frac⁃
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compost in summer[J].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20,33(4):868-875.
[7]周立新,钟继超,杜尊众.植物除臭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2(6):644-648,668.
ZHOU L X,ZHONG J C,DU Z Z.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plant deodorant[J].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20,42(6):644-648,668.
[8]丁湘蓉.多种除臭剂对氨和硫化氢去除效果的试验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2016,24(6):42-45.
DING X R.Test study on removing ammonia and sulfureted hy⁃
drogen by several deodorizers[J].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
gineering,2016,24(6):42-45.
[9]王猛,张千峰,赵强,等.一种化学型垃圾中转站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201410468438.2[P].2014-12-10.
WANG M,ZHANG Q F,ZHAO Q,et al.A chemical type gar⁃
bage transfer station deodora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201410468438.2[P].2014-12-10.
[10]路鹏,苏昭辉,王瑛,等.3类除臭剂的除臭效果与VOCs消
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044-8047.
LU P,SU Z H,WANG Y,et al.Study on odor removing effect
of three types of deodorizers and analysis of VOCs reducing[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0,38(15):8044-
8047.
[11]王艾伦,金敬岗,汪开英.畜禽场微生物除臭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2019,55(1):18-21,28.
WANG A L,JIN J G,WANG K Y.Research progress of micro⁃
bial deodorization technologies in livestock farms[J].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19,55(1):18-21,28
[12]邰俊,余召辉,程炬,等.微生物除臭剂对生活垃圾集装化转运过程中的恶臭控制效果评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42(6):91-95.
TAI J,YU Z H,CHENG J,et al.Evaluation of odor control by
microbial deodorizer in containerization process of municipal sol⁃
id waste[J].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7,
42(6):91-95.
[13]刘辉,杨利平,文清,等.城市垃圾中转站的除臭方案设计[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7):159-161.核桃杨
LIU H,YANG L P,WEN Q,et al.Deodorization scheme de⁃
sign of urban waste transfer station[J].China Resources Compre⁃
hensive Utilization,2019,37(7):159-161.
[14]张海静,陈浩泉,恽晓雪,等.上海某垃圾填埋场作业区挥发性有机物变化特征及除臭影响[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9,9(6):623-630.
ZHANG H J,CHEN H Q,YUN X X,et al.Variation character⁃
istic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deodorization effects in
the landfill work zone in Shanghai[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19,9(6):623-630.
[15]梁其川.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除臭控制要点[J].广东化工,2017,44(9):209-210.
LIANG Q C.The main points of controlling domestic garbage
sanitary landfill deodorization[J].Guangdong Chemical Indus⁃
try,2017,44(9):209-210.
[16]CHO J S,KO Y H.Method for preparing sterilizing deodorant and sterilizing deodorant prepared thereby:US201715663851
[P].2018-02-01.
[17]张忠来,李侠.Ag/ZnO纳米复合抗菌剂应用于抗菌塑料的性能研究[J].广东化工,2019,46(23):35-36,46.
ZHANG Z L,LI X.Study on the properties of antibacterial plas⁃
tics containing Ag/ZnO nano composite antibacterial agent[J].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2019,46(23):35-36,46.[18]BIOLOGIC.Universal-biofilterdeckel für biotonnen gegen maden und gestank[EB/OL].(2019-09)[2020-09-25].www.
biologic.de/universal-biofilterdeckel/.
第一作者:李昂(1985—),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研究。
E-mail:***************。
李昂,等.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桶除臭技术初探及应用·
·75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07:17: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74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垃圾   垃圾桶   除臭剂   除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