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联考试题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A1-27 Fe-56 Zn-65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6自来水供水系统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牛奶 B. 甲烷 C. 酱油 D. 加碘食盐
2. 物质的变化无处不在,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三态变化 B. 篮球长时间拍打磨损
C. 灯泡通电发光 D. 植物的光合作用
3. 化学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重要力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前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B. 新冠疫苗的研发为抗击疫情作出巨大贡献
C. 图书档案失火,用高压水灭火
D. 合理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产,KNO3属于复合肥
4. 运动地垫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药品气味 B. 加热液体
C. 加固体药品 D. 称氯化钠质量
5. 化学式H2O2能表示多种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过氧化氢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B 表示过氧化氢由2个H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
C. 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D. 表示过氧化氢这种物质
6. 下列四组实验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
A. B.
C D.
7.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王亚平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从一个装有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袋子中缓缓挤出一个圆圆的液体球,随后用沾有晶体粉末的小棍触碰一下,液体球迅速“结冰”,成为一个通体洁白的“冰球”悬浮在空中,但摸上去却是温热的。液体球“结冰”实际是溶液中析出了晶体。溶液结晶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溶质一定减少 B. 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温度一定降低 D. 溶剂一定减少
8. 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将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B. 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C. 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4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7小题,计26分】
9. 202年北京冬奥会完美诠释了“科技奥运”、“绿奥运”。
(1)礼仪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烯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金刚石和石墨烯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________。
(2)“防疫黑科技”——AOP-KF固体碱,是一种独特的空气净化材料,对新冠病毒的灭活率能达到99.31%。AOP-KF固体碱在消灭病毒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微量的二氧化氯(ClO2),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下列措施不符合“绿办奥”理念的是 (填字母)。
A. 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
B. 速滑馆“冰丝带”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
C. 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
D. 塑料垃圾就地焚烧
11. 我国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即将完成太空任务,返回地球。航天飞行器座舱空气更新过程如图所示:
(1)装置Ⅱ中反应后的生成物X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
(2)装置Ⅲ中发生电解水反应,_______(填“正”或“负”)极产生氧气。
(3)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饮食有100多种,如糯米糕、土豆牛肉、西红柿鸡蛋汤、鲜花包等,其中糯米糕提供的有机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_。
13. 小苏打牙音的主要功能组分有:食品级小苏打、生物活性材料、单氟磷酸钠、柠檬酸锌、水合硅石等。请回答问题。
(1)小苏打可以中和口腔中的一些细菌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以维持口腔良好的酸碱度环境。小苏打水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单氟磷酸钠在口腔唾液的作用下产生氟离子,从而对牙齿起防龋作用。氟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
(3)儿童误食了小苏打牙膏也不必惊慌,因为小苏打与胃酸会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5. “化”说口罩。
(1)医用口罩使用的熔喷布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聚丙烯属于______(填“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
(2)北京理工大学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口置。口罩中使用了MOF催化过滤层,在潮湿空气中臭氧去除率可达100%。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臭氧被去除后,全部转化生成了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包装内托③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17. 金属从古至今在人类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1)宋代时人们就懂得在胆水(含有天然硫酸铜成分的水)流经的地方放置一段木槽,投入一些碎铁块浸渍来获取金属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天工开物》中记载着冶炼金属锡的场景:“凡炼煎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鼓入空气)熔化。火力已到,砂不即溶。用铅少许勾引,方始沛然流注”。炼锡时的关键步骤“点铅勾锡”指的是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_________。
(3)向硝酸亚铁、硝酸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
19. 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b物质的溶液在P点时处于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
(2)t2℃时,将kumool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t2℃时将等质量的adr探测器、b、c鞋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掉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_________。
(4)t1℃时,取等质量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溶解后,a、c溶液的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是a_________c(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