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07-01;修回日期:2022-08-13
作者简介:吴双玥(1998—),女,辽宁营口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文件检验研究,E-m ai l : 。
吴双玥钟梁原白晓峰
文章编号:1674-9146(2022)11-015-04
兴手写签名手段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尤其在无纸化办公的今天传统的纸质签名已经逐渐被电子签名所替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出台与修正可靠的电子轴流风机启动
签名在法律上拥有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电子签名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都非常重要完整性可以通过电子签名形成的后台数据进行检验而真实性需要文件检验工作者进行检验
电子签名包含的信息以不同形式呈现用来检验其真实性在无法向鉴定人员提供电子签名的相关数据时通常将电子签名文件记录的数据形成静态图像类似在纸上形成的电子签名字迹的副本用以进行检验因此在实际的检验鉴定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于电子签名的动态特征传统字迹检验仍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1电子签名字迹概述1.1电子签名的概念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对于电子签名的概念表述为本法所称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电子签名的形式有很多而在文件检验领域中电子签名通常所指的是狭义的电子签名本文所提到的电子签名均是狭义的电子签名
狭义的电子签名指书写者用特殊的笔或其他物体如手指等在电子屏幕上进行书写形成的字迹与 传统纸笔手写字迹相比二者都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能够反映出个人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但书写人的书写工具与承受物均发生变化导致最终呈现出的同一人纸笔手写签名字迹与电子手写签名字迹之间存在一定的特征差异狭义的电子签名也可称作数字手写字迹是基于原字迹数字书写技术形成的可以通过传统的字迹检验方法来进行鉴定同时还可以结合提取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增强鉴定结论的可
靠性[1]1.2电子签名的形成原理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触屏技术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电磁式3类电阻式触摸屏是由多层复合薄膜玻璃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多个微小间隔器构成的它通过压力感应原理形成电子签名当手指或其他物体碰触到屏幕时平常相互绝缘的两层导电层相互接触此时接触点电流产生变化通过系统软件识别变化并转化为接触点的坐标值完成点选的动作在此基础上形成笔画并连接最终将文字图像呈现在屏幕上电容式触摸屏是利用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其书写工具可以是手指或其他有生命电荷的物体电容屏是一块4层复合玻璃屏其内表面和夹层各涂一层铟锡氧化物I ndi um Ti n O xi de I TO 夹层I TO 涂层作为工作面在4个角引出了4个电极当手指触摸电容屏时由于人体电场手指吸收分别从4个电极中流出的电流内置软件通过电流识别移动轨迹从而形成文字图像电容式触屏技术作为目前较为常用的触屏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2]电磁式触摸屏的工
作原理是电磁笔和面板下的感应器产生磁场变化电磁笔为信号发射端面板为信号接收端当电磁笔接近时磁场发生变化通过内部软件运算定义位置点以形成电子签名字迹
针对3种触屏技术形成的电子签名字迹目前均有所研究三者都能够实时记录书写人的书写活动并将在触摸屏上的运动轨迹转化为可以保存的数据和二维原字迹图像但是由于三者的形成原理有所不同因此
体现在电子签名字迹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
与上述3种触屏技术配套的书写工具有所不同常见的电子签名字迹分为电容笔字迹和电磁笔字迹电容笔利用导体材料制作的能够与电容屏产生电流感应的书写工具它通过导体材料模仿人体电场以实现书写行为通常与电容式触摸屏配套使用电磁笔由触控开关压力感应器线圈和笔头组成通过笔头与屏幕接触以实现电磁板接收传送的电磁能量同时书写时触动内置的压力感应器根据书写压力大小和磁场变化定义字迹的粗细通常与电磁式触摸屏配套使用[3]
2电子签名字迹的特征概况
2.1电子签名字迹稳定特征
无论是利用手指在触摸屏上书写还是利用电磁笔与电容笔在触摸屏上书写尽管作为书写承受物的触摸屏以及上述书写工具与传统纸笔有所不同但由于书写习惯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字迹必然暴露书写习惯一些笔迹特征不受书写工具与书写承受物变化的影响能够在字迹中稳定体现通过对同一人用手指电磁笔电容笔在不同触摸屏上形成的电子签名字迹以及传统纸笔签名字迹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部分特征变化较小基本与传统签名字迹特征相一致
在概貌特征上电子签名字迹的字形特征较稳定同一人所形成的不同字迹大多能体现出相同的文字形态
特点如字的倾斜程度和方向等少数签名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字体特征和字的大小特征也没有明显差异[4]在写法特征上同一人的特殊写法在普通签名与电子签名中通常表现一致[5]在错别字特征上该特征稳定性高且具有特殊性书写条件变化通常不影响错别字的出现但在签名中错别字较少在搭配比例特征上主笔笔画及偏旁之间的搭配比例变化较小能够稳定反映同一人的书写习惯[6]在笔顺特征上其作为唯一不以形象为表现形式的特征同一人的笔顺特征稳定性较强几乎不发生变化在运笔特征上行笔特征较稳定行笔方向较少发生变化[7]2.2电子签名字迹易变特征
从传统的笔迹检验角度而言电子签名字迹可以看作是书写外部条件变化字迹其书写工具与书写承受物均发生变化这就导致最终形成的字迹与传统纸笔手写字迹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一般规律为书写工具与承受物的摩擦系数与正常书写条件相差越大则字迹变化越大[8]一般体现在笔画的搭配以及运笔和笔痕上[9]并且这类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电子签名的书写条件越接近正常书写条件字迹变化越小反之越大
由于电磁笔电容笔和指尖与传统的笔相比与书写承受物的接触面积更大不易形成细微笔画且二者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小导致字体变大结构松散并有抖动弯曲现象同时外部书写条件变化会使起收笔特征有较明显变化尤其是电容笔形成的电子签名字迹因屏幕无法准确感应书写压力笔画往往缺少提笔顿笔无法很好地体现出书写人起收笔特征而电磁笔由于内部具有压力感应器在起收笔特征上与传统手写字迹相比变化不是很明显
对于电子签名而言书写姿势与传统纸笔签名也有所差异大多数电子签名需要悬腕书写这就导致形成的签名字迹与传统字迹有所不同常见的易变特征包括书写能力明显下降往往伴随着笔画抖动和漂浮现象在刚开始书写时由于书写姿势变化引起的签名字迹特征变化较明显但随着书写人反复多次练习逐渐熟练后字迹特征趋向正常总体来说对于不同的触摸屏技术形成的电子签名字迹它们与传统纸笔签名字迹相比既存在稳定的不易改变的特征又存在易受影响变化较大的特征在签名字迹中字形特征字体特征字的大小特征字的特殊写法错别字特征搭配比例特征笔顺特征和运笔特征都是比较稳定的特征能够反映出书写人的个人特征且不易受书写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而在起收笔特征笔痕特征等方面受影响较大往往同一人正常书写的签名字迹与电子签名字迹之间存在非本质差异并且在电子签名字迹中多伴有笔画抖动的现象
3电子签名字迹鉴定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电子签名字迹鉴定虽然现存的技术可以通过电子签名形成的动态数据以及形成电子签名时的相关监控视频作为鉴定佐证以检验电子签名字迹是否为本人书写但是在动态数据和监控视频丢失或损坏时仍要利用传统的字迹检验方法将电子签名字迹特征与传统字迹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检验其真实性这就需要判断传统的笔迹检验方
法在实际中能否应用于电子签名字迹鉴定中以及如何将传统检验方法与电子签名字迹鉴定相结合使最终得到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现如今我国对于电子签名字迹特征的研究有很多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都是基于电子签名字迹鉴定具有可行性而进行的研究基于我国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种电子签名字迹形成原理的研究不难发现无论是电磁笔字迹还是电容笔字迹在运笔特征和笔痕特征上都与传统纸笔签名字迹有着明显的差异并且在其他的字迹特征上电子签名字迹也存在着一定的特征损失使最终形成的字迹与传统签名字迹之间存在差异这就需要鉴定人员在鉴定过程中区分这种差异是本质差异还是非本质差异
从传统笔迹鉴定角度而言电子签名字迹并不具备鉴定条件原因在于其无法像传统字迹那样能够呈现笔画之间的交叉顺序因此很难判断笔顺特征同时由于运笔特征和笔痕特征的损失导致字迹鉴定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运笔特征在笔迹鉴定中极其重要这就导致电子签名字迹鉴定的可行性仍有待商榷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提取书写人与嫌疑人的电子签名字迹样本以及传统纸笔签名字迹样本将传统字迹鉴定方法与电子签名字迹的后台数据结合以进行检验鉴定[10]
由于电子签名字迹最终的呈现效果受电子设备的分辨率影响较大在分辨率较低的设备上形成的电子签名往往最终在纸上形成的电子签名字迹图像不清晰会出现细节特征大量缺失的现象这就导致文件检验鉴定人员在利用传统检验方法时可能由于细节特征的缺失而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即在这种情况下电子签
名字迹鉴定可行性较低不同于传统字迹的是电子签名字迹具有动态数据能够记录书写过程中笔画的书写压力数值形成电子签名字迹的时长高度还原电子签名的书写活动轨迹因此在电子签名字迹形成的图像效果不理想时可以结合电子签名的动态数据加以分析从而提高鉴定意见的准确性与真实性[11]随着电子签名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中应用通过摹仿形成的电子签名字迹也越来越多具体的方式不局限于大量练习后摹仿还包括套摹形成的电子签名摹仿字迹套摹形成的电子签名字迹只需将被摹仿的传统纸笔签名字迹放置在电子签名板上直接摹写这种方法形成的电子签名字迹通常不具有常见的摹仿笔迹的特征和摹仿者个人书写习惯特征几乎与被模仿字迹特征一致对电子签名字迹的真实性检验造成较大的影响[12]
电子签名摹仿笔迹因其外部书写条件的特殊性在运笔特征和笔痕特征等传统易出现的摹仿笔迹特征上都没有明显体现只有被摹仿字迹笔画复杂连笔较多时可能会在部分细节特征上有所差异具有较高的鉴定价值但由于出现较少不易作为出具鉴定意见的依据若能发现电子签名摹仿字迹摹仿的样本字迹当二者在笔迹特征上整体存在完全符合极少部分存在差异时可作出电子签名字迹为摹仿字迹的结论但在实际过程中寻发现被摹仿样本的难度较大[12]
从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可知同一人书写的电子签名字迹与正常签名字迹之间存在较稳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具有较强的个人特受书写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不大能够顽强体现在签名字迹中从这个角度而言电子签名字迹鉴定具有可行性在实际的鉴定过程当中如果只能提供正常纸笔签名字迹作为样本应重点关注
不易受书写条件变化影响的特征在稳定特征中寻符合点与差异点特别是具有个人特的特征同时在易发生变化的特征上若发现符合点或差异点应注意区分其属于本质特征还是非本质特征从而实现电子签名字迹鉴定的可行性并提高结论的准确性门牌制作
4结束语
自制路由器天线
在电子签名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涉及电子签名字迹的案件与日俱增尽管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签名的数据以及相关监控视频数据大多数保存完整但仍存在由于时间久远相关数据缺失的案件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字迹检验十分重要文件检验鉴定人员仍要在之后的研究中继续探索电子签名字迹的特征通过对电子签名字迹形成原理以及相关理论与研究的分析进一步探讨电子签名字迹鉴定的可行性总结归纳电子签名字迹与正常签名字迹相比较而言的稳定特征与易变化特征在比对分析时要注意电子签名字迹的共性特征如字形变大笔画生硬等避免将这些特征当作差异点而影响最终结论对于易变化特征在比对分析中要谨慎使用对于稳定特征应在其中发现具有个人特的特征如错别字特征笔顺特征等以在此中寻符合点或差异点提高字迹鉴定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当检材与样本笔迹特征符合程度较高时应考虑是否存在摹仿现象对于电子签名摹仿字迹而言由于缺少传统摹仿笔迹特征应注意在细节特征中寻差异以及被摹仿字迹样本的寻若发现检材与某样本基本完全一致
或在细节特征上有较大差异方可考虑电子签名字迹为摹仿笔迹
希望本文的总结可以为电子签名字迹鉴定研究提供一些方向在未来的研究中对电子签名字迹鉴定有更深入的分析为字迹鉴定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涂舜.数字手写笔迹基础理论探讨:兼与电子签名比较分
析[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6,26(5):48-53.
[2]欧阳国亮.文检视域下对触屏手写电子签名若干问题的思
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3(4):31-35.
[3]闫龙飞,王立梅.数字手写签名笔迹检验实验研究[J].中国
司法鉴定,2016(4):5.
[4]涂舜.不同感应方式的书写设备对电子签名笔迹的影响研
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6(3):7-13.[5]王玲,沙万中.对原笔迹手写字迹与纸张上字迹进行鉴定
油页岩灰渣
的探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27(12):191-192.
[6]许燕燕,李强.书写条件变化签名笔迹特征的识别及鉴定
价值[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6,26(4):20-23.
[7]黄李彦,詹康辉,周广存.触屏电子签名与纸笔签名的笔迹
特征比较研究[J].刑事技术,2020,45(6):582-586.
[8]童章毅.条件变化笔迹的研究[J].中国司法鉴定,2003(3):4.
[9]孙建兰.探讨书写条件变化签名笔迹特征的识别及鉴定
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8(24):107-108.
[10]陈曼,欧阳国亮.触屏手写签名笔迹鉴定的可行性研究[J].
法制博览,2018(18):50-51.
[11]涂舜.电子签名笔迹与普通签名笔迹的笔迹特征比较分析[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9(4):7.
[12]韩丽.电磁式电子签名笔迹鉴定问题的实证研究[D].上海:
华东政法大学,2020.
(责任编辑王璐)
D i scussi on on t he A ppl i cat i on ofT radi t i onalInspect i on M et hod
i n A ut hent i cat i ng H andw ri t i ng ofE l ect roni c Si gnat ure
W U Shuang-yue,Z H O N G L i ang-yuan,B A I X i ao-f eng
(C ri m i nal I nves t i gat i on Pol i ce U ni vers i t y of C hi na,Shenyang110000C hi na)
A bs t ract:Thi s paper f i r st l y gi ves an over vi ew of el ect r oni c s i gnat ur e handw r i t i ng,and poi nt s out t he concept of el ect r oni c si gnat ur e and t he f or m at i on pr i nci pl e of el ect r oni c si gnat ur e;s econdl y,i t des cr i bes t he char act er i s t i cs of el ect r oni c s i gnat ur e handw r i t i
ng,i ncl udi ng t w o as pect s:t he char act er i s t i cs of el ect r oni c si gnat ur e handw r i t i ng s t abi l i t y and el ect r oni c s i gnat ur e handw r i t i ng vol at i l i t y;f i nal l y,t he f eas i bi l i t y of aut hent i cat i ng handw r i t i ng of el ect r oni c s i gnat ur e i s anal yzed,t he exi s t i ng r es ear ch r es ul t s i n C hi na ar e di s cus s ed,and t he exi s t i ng pr obl em s and f ut ur e r es ear ch di r ect i ons ar e pr opos ed accor di ngl y.
K ey w ords:t r adi t i onal i ns pect i on m et hod;el ect r oni c s i gnat ur e handw r i t i ng;f eas i bi l i t y anal ysi s
A C ross-l evelSt udy on t he Inf l uence ofK now l edge Pow er A t m osphere偏心井口
on t he Innovat i on B ehavi or ofSci ent i f i c and T echnol ogi calPersonnel
FU C hun-xi ang,L I U Z i-f an
(B usi nes s School,G ans u U ni vers i t y of Pol i t i cal Sci ence and L aw,L anzhou730070C hi na)
A bs t ract:Focus i ng on sci ent i f i c and t echnol ogi cal per s onnel,i nt egr at i ng s oci al exchange t heor y and cogni t i ve em ot i onal sys t em t heor y,i nt r oduci ng new devel opm ent concept s such as shar i ng,i nnovat i on,opennes s,et c.,and anal yzi ng t he cr os s-l evel i nf l uenc
e m echani s m of know l edge pow er at m os pher e at t he or gani zat i onal l evel on t he i nnovat i on behavi or of sci ent i f i c and t echnol ogi cal per s onnel.O n t he one hand,t he know l edge pow er at m os pher e di r ect l y and pos i t i vel y af f ect s t he i nnovat i on behavi or of s ci ent i f i c and t echnol ogi cal per sonnel,on t he ot her hand,i t i ndi r ect l y af f ect s t he i nnovat i on behavi or of s ci ent i f i c and t echnol ogi cal per sonnel t hr ough t he i nt er m edi ar y ef f ect of know l edge shar i ng,and t he i nf l uence of t he know l edge pow er at m ospher e on know l edge s har i ng i s r egul at ed by t he pos i t i ve em ot i ons of s ci ent i f i c and t echnol ogi cal per s onnel,expandi ng t he speci al i zed r esear ch on i nnovat i on behavi or.防尘接线盒
K ey w ords:know l edge pow er at m os pher e;pos i t i ve em ot i on;know l edge shar i ng;i nnovat i on behavi or
(上接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