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 标准电阻器|
1 | 什么是体内药物分析?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体内药物分析有哪些特点? 答:体内药物分析,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也是现代药学的创新、延伸和发展。体内药物分析旨在通过各种分析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数量与质量变化,获得药物动力学的各种参数、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代谢方式和途径等信息。 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体内药物分析有以下特点 a干扰杂质多,样品一般需经过分离、净化才能进行分析。 d要求较快提供结果(临床用药监护,中毒解救等) e要有可以进行复杂样品分析的设备如GC-MS、HPLC等。数控分度头 f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阐明不太容易。 |
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有: 1) 机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年龄、性别 2) 病理因素:水面曲线胃、肠道疾病影响吸收,肝脏疾病影响代谢,肾脏疾病影响排泄 3) 遗传因素(代谢酶活性差异)酶活性有先天差异,用药个体代谢有快型和慢型之分,如乙酰基转移酶 4) 药物因素:包括a剂型因素、b手物对映体相互作用 环境因素:包括a化学物质和合并用药、b人体昼夜节律、营养和精神状态 | |
为什么要进行体内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进行体内药物分析的意义:1、在新药评价和新药开发中的意义 :①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②代谢物研究——为设计和发现新药提供信息③对药物及其制剂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也是设计新剂型的基础④要开展以上研究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体内微量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分离分析方法。 2.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意义 :药物进入体内后,大多数药物借助血液分不到作用部位或受体部位,当血药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相应的药理效应。 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本身分析方法学的研究、药物监测、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在代谢分型研究中的应用、体内内源性物质的测定 | |
2 | 药物进入体内后一般需经历哪些物理、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如何? 答:物理变化——与生物大分子的结合(只有游离药物才能透过生物膜发挥作用,竞争结合导致游离药物浓度变化影响药理、毒理活性) 化学变化——代谢反应(一相代谢、二相代谢) 产生的药理作用有: 1:药理失活作用:一相药物代谢酶可使许多上使用的药物和其他外源性物质失活,与母体药物相比,药理活性降低,而二相代谢酶在药物的药理失活和一相代谢物的进一步失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2、药理激活作用:许多药物和化学物质需要经过代谢激活才能产生药理作用,许多母体药物起初并无药理活性,即所谓前药。 3、药理作用类型的改变:可导致母体化合物药理作用类型的改变。 4、药理活性无改变:一些药物经代谢可生成相同或相似药理活性的代谢物。 5、药物排泄过程的最终结果是终止药理作用。 |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反应有哪些类型? 答: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反应分为一相代谢、二相代谢。 一相代谢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二相代谢包括:葡糖醛酸结合、硫酸酯化、甲基化、乙酰基化、氨基酸缀合、谷胱甘肽缀合 | |
3 | 常用生物样本有哪些?如何采集、储存。 答: 电解抛光液1) 血液 采集:待药物在血液中分布均匀后取样,从静脉采血。 储存:采血后即使分离,不超过2h,分离后置于冰箱或冷冻柜中保存;若不予先分离,血凝后冰冻保存;短期4℃,长期-20℃。 2) 尿液 采集:自然排尿,常用涂蜡的一次性纸杯或玻璃杯 储存:主要成分是水、尿素、盐类,易长细菌,短期可置4℃冷藏或加防腐剂,若保存时间长则需冷冻(-20℃)保存。 3) 唾液 采集:漱口15min后,用插入漏斗的试管收集口内自然流出或经舌在口内搅动后流出的混合唾液采集时间至少10min 储存:4℃以下保存 |
生物样品测定前为什么要除去蛋白质?除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去蛋白质的意义:使结合型药物释放出来,以便测定药物的总浓度;得到较“干净”的提取液,减少乳化,消除对测定的干扰;保护仪器,延长使用期限。 常用的方法: 1) 蛋白质沉淀法 a生成不溶性盐 加入酸类(TCA、HClO4等) 加入重金属盐(Zn2+ 、Cu2+ 、Ag+ ) b盐析和脱水 加入中性盐((NH4)2SO4、NaCl ) 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甲醇、乙腈、丙酮) 2)组织酶消化法(蛋白水解酶) 酶消化法是在一定的pH范围、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反应时间下完成的。 其特点是:水解条件温和,水解效率高,无乳化生成。 有时可合用一些蛋白酶增活剂,以减少酶用量和缩短消化时间。 | |
影响液-液提取和液-固提取效率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答:液-液提取:1、水相pH;碱物:PH高于药物的pKa 2~3单位;酸性物质:<pKa 2~3单位。提取溶剂;一般可根据相似相溶原则进行选择,选择沸点低的溶剂。3、离子强度;增加离子强度,有利于提取。 液-固提取:1、流速;速太快,分离度下降,样品流失,回收率低,重现性差。 2、装样量;过载,导致样品流失,回收率低。 | |
4 | 评价分析方法的效能指标包括哪些项目?如何求算? 答:评价分析方法的效能指标包括:1、准确度,用回收率求算;(A测/A真)*100%。2、精密度,常用标准差(SD)、相对标准差(RSD)或变异系数(CV)求算。3、灵敏度,用检测限LOD (以信噪比(S/N)3∶1或2∶1时的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定量限LOQ(以信噪比(S/N)为10∶1)求算。4、专属性,用6个个体空白样品采用拟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求算。5、线性范围,将标准品加入空白中,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液,按拟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求算。6、稳定性,用。长期贮存稳定性考察、短期室温稳定性、冷冻-解冻稳定性、贮备液稳定性求算。 |
试述体内药物分析方法设定的一般步骤。 答:体内药物分析方法设定的一般步骤:1、分析方法的设定依据:a、做好文献总结,整理工作。B、充分了解待测药物的特性与体内状况。C、明确测定的目的、要求。d、结合实验室条件。2、方法建立的实验步骤:a、以纯品进行测定。B 、空白样品测定。C、以水代替空白样品,添加标准后测定。D、空白样品中添加标准后测定。E、体内实际样品测定。 | |
阐述定量限与检测限的定义、区别及表示方法。 答:检测限LOD系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是限度试验参数,无需定量测定。常用%、ppm、ppb表示。常用的方法:非仪器分析目视法、信噪比法,一般以信噪比(S/N)3∶1或2∶1时的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 定量限LOQ 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结果应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常用%、ppm、ppb表示。 常用信噪比法确定定量限,一般以信噪比(S/N)为10 定量限在数值上总应高于检出限。与检测限不同,定量限不仅受到测定噪声限制,而且还受到空白背景绝对水平的限制,只有当分析信号比噪声和空白背景大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可靠地分辨与检测出来。 | |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答:体内药物分析方法有:1、光谱分析法,优点:操作简便、快速。缺点:不具备分离功能,选择性较差。 2、免疫分析法,优点:灵敏度高,专一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缺点:震配备一定的试剂盒和仪器。 3、谱分析法,优点:有高灵敏度和专属性,能同时分离分析结构相似的药物和代谢物。缺点:定性能力较差,需要与其它分析方法联用。 | |
5 | 紫外法消除干扰的方法有哪些?说明原理和应用条件。 答: 1 差示分光光度法 原理:利用被测物在两种不同溶液中吸收光谱发生了特征性变化,而共存干扰物在该两种溶液中未引起光谱变化,测定两种溶液的吸收度差值(ΔA值),根据ΔA与被测物浓度C的线性关系进行定量测定。 应用条件:必须使被测物在两种溶液中以不同的化学形式存在,且两种化学形式的吸收光谱应有显著差异。根据被测物理化性质,可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除酸、碱外,还可用缓冲液、氧化剂等。但应使被测物在一种溶液中以一种形式存在,光谱纯度不低于99%。 2 双波长法:主要用于二元混合物或浑浊样品的测定。 原理:在测处:A测= A样+A杂 在参处:A参=A’样+A’杂 ⊿A = A测—A参 =(A样+A杂)—(A’样+A’杂) 因为:A杂= A’杂 所以: ⊿A= A样 —A’样,与干扰物无关。 应用条件: 测——被测物吸收峰附近 参——干扰物在测处的等吸收点,即干扰物在此两波长处A值相等 3 导数光谱法 原理: 如果干扰吸收随波长呈线性时,可用直线方程表示 A混=E测·C测·L+a+bλ,对上述公式求导:dA混/dλ=dE测/dλ·C测·L+b,干扰物质的吸收由随波长呈线性变成了常数。 对于非线性干扰,可近似地用二次曲线表示 A=E·C·L+t+uλ+wλ2,对上式求二阶导数,可使杂质干扰的二阶曲线t+uλ+wλ2变成常数w,从而消除干扰。 应用条件:根据干扰物质的吸收光谱图形,选择导数阶数 |
如何进行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 答:激发光谱:将荧光单器的波长闹定在比激发单器波长长的某一任意波长上,以激发单器波长扫描,测得不同波长的相应荧光强度,绘制曲线。 发射光谱:将激发单器的波长固定在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将荧光单器波长大于激发波长的不同范围内扫描,测得不同波长下的相应荧光强度,绘制曲线。 | |
6 | 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当抗原遇到其相应的特异抗体时产生一系列的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结合物。 基本条件是 |
常用免疫分析有哪几种?相互间区别在哪些方面? | |
在RIA中,结合物与游离标记物的分离方法有哪些? | |
7 | 气相谱仪最常用检测器是什么?有何特点?适用范围? |
GC法定量方法与内标选择原则? | |
什么是正相谱?什么是反相谱? | |
说明RP-HPLC法的常用固定相、流动相、适用范围,及流动相中甲醇等有机溶剂浓度变化对被测组分保留时间的影响。 | |
HPLC仪常用检测器有哪些?指出各种检测器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注意点。 | |
8 | 什么是手物?为什么要研究手物? |
常用手性谱方法有哪些? | |
9 | 毛细管电泳有哪几种分离模式? |
10 | 常用联用技术有哪些? |
题目 | |
1 | TDM—药物监测,为英文“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的缩写。 |
2 | 一相代谢—是指药物在以细胞素P450为核心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等催化下发生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使药物分子结构增加了极性基团,水溶性增强,药物的活性发生改变。 |
二相代谢—指药物在体内的结合反应,包括: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酯化、甲基化、乙酰基化、氨基酸缀合、谷胱甘肽缀合等。 | |
生物转化主要指体内代谢反应 | |
CYP1A2---细胞素P450 1族A亚族第2个酶基因。 | |
3 | 血清---全血经离心后的上清液。 |
血浆---全血加抗凝剂(肝素等),经离心后的上清液。 | |
4 | RSD---相对标准偏差,即精密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
检测限---表示药物的最低可测度,不必定量,通常以S/N=2~3倍时被测药物的绝对量表示。 | |
定量限---表示药物可定量测定的最低量,须符合一定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常以标准曲线最低浓度 | |
提取回收率---指药物加入到生物样本中经前处理后测得的量与理论加入量的比值。 | |
5 | 荧光光谱---以发射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作的图。 |
激发光谱---以激发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作的图。 | |
酶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是在放射免疫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分析方法,以酶代替同位素来标 记药物,酶与底物、辅酶等反应后引起吸收光谱变化而被检测。 | |
7 | 反相HPLC---即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HPLC。 |
ODS---即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常用反相HPLC的固定相。 | |
题目 | |
1 |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干扰杂质多、样品量少、要求较快提供结果、要有一定的仪器设备、工作量大等。 |
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有机体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 | |
2 |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分别是指存在状态和生物转化。 |
3 | 常用生物样品有 血样(血浆、血清、全血),尿样,唾液 等。 |
常用去蛋白的方法有蛋白质沉淀法(加蛋白质沉淀剂,如:三,高氯酸,Zn2+,Cu2+ ,硫酸铵,氯化钠,甲醇,乙腈,丙酮等)和组织酶消化法(加蛋白水解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枯草菌溶素等) 等。 | |
生物样品中药物与代谢物的提取方法有 液-液提取和液-固提取 等。 | |
影响液-液提取的因素有 水相pH 值、提取溶剂和离子强度 | |
4 | 分析方法认证的主要指标 线性范围、 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灵敏度、 稳定性等。 |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包括 光谱分析法,谱分析法,免疫分析法等。 | |
5 | 紫外光谱法消除干扰的方法有 差示分光光度法、导数光谱法、双波长测定法 等。 |
在放射免疫分析中,结合物与游离标记物的分离方法有 沉淀法、吸附法、固相法、双抗体法 等。 | |
7 | 气相谱法中常用的检测器有 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氮-磷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等。 |
液相谱中常用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化学发光检测器 等。 | |
反相HPLC法常用流动相有 甲醇-水,乙腈模拟社区-水,四氢呋喃-水 等。 | |
8 | 手性HPLC法常用测定方法有手性试剂衍生化法、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手性固定相法 。 |
9 | 在毛细管电泳中,驱动荷电物质前进的两个重要作用力是电泳流 和 电渗流。 |
第X章 | 题目 |
1 | 尿中及乙酰的比测定是利用(B )专属反应(KCN-氯胺T反应) A B乙酰 C及乙酰 D异烟腙 E 异烟酸 |
药理作用强度与下列哪一项最相关( C) A血液浓度 B 摄入量 C 血液中游离药物的浓度 D 与蛋白结合药物的浓度 E血药总浓度 | |
2 | 引起药物氧化代谢的主要酶是( D ) A氧化酶 B 硫酸酯酶 C脱氢酶 D细胞素P450 E葡醛酸转移酶 |
属于药物二相代谢酶的是(E ) A氧化酶 B 酯酶 C脱氢酶 D细胞素P450 E葡醛酸转移酶 | |
3 | 欲提取尿中某一碱物,其pKa为7.8,要使99.9%的药物能被有机溶剂提取,尿样pH应调节到( D ) A. 5.8 B.9.8 C. 4.8以下 D.10.8或10.8以上 E. 7.8-9.8 |
4 | 表示生物样品测定方法准确度的是(E) A 检测限 B 定量限 C精密度 D 线性范围 E回收率 |
表示生物介质中药物最低可测度的是(A ) A检测限 B定量限 C线性范围 D最低检测浓度 E可信限 | |
方法的专属性也称选择性,在体内药物分析中主要考察( E ) A相关物质 B内标物 C共存杂质 D降解物 E内源性物质 | |
表示样品中含有其他共存物质时该法能定量测定被测物的能力的是(D ) 旋转倒立摆A方法的精密度 B方法的准确性 C方法的相关性 D方法的选择性 E方法的线性范围 | |
5 | 以发射波长对荧光强度所作的图称为(E ) A激发光谱 B照射光谱 C紫外发射光谱 D吸收光谱 E荧光光谱(发射光谱) |
6 | 放射免疫法与荧光免疫法的区别在于(D ) A抗体不同 B亲和力不同 C标准抗原不同 D标记物不同 E原理不同 |
7 | 高效液相中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的称为( A ) A. RP-HPLC B. HPTLC C. NP-HPLC D. LLPC E. HPCE |
一般键合相谱的使用pH范围为( E ) A 3~9 B 2~9 C 2~7 D 3~8 E 2~8 | |
高效液相中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的称为( A ) A. RP-HPLC B. HPTLC C. NP-HPLC D. LLPC E. HPCE | |
第X章 | 题目 |
1 | 体内药物分析的任务包括(ABCD ). A分析方法的研究 B血药浓度监测 C药动学研究 D体内内源性物质测定 E新药质量标准研究 |
2 | 药物二相代谢物——缀合物(结合物)的水解方法有(ACD ) A酸水解 B碱水解 C溶剂解 D酶水解 E离子对法 |
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常用方法(AB ) A、平衡透析法 B、超滤法 C、酶法 D、衍生化法 E、反相谱法 | |
药物在体内的一相代谢包括( AC ) A氧化反应 B甲基化反应 C水解反应 D缀合反应 E与大分子结合反应 | |
3 | 影响液-液提取的因素有( ABC ) A水相pH B提取溶剂 C离子强度 D流速 E装样量 |
影响液-固提取的主要因素有( CDE ) A水相pH B提取溶剂 C固定相 D洗脱液流速 E样品装载量 | |
4 |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专属性主要考察( BDE ) A辅料 B共服药 C有关物质 D内源性杂质 E代谢物 |
5 | 紫外分光光度法中消除干扰的方法有( ABE ) A 差示分光光度法 B导数光谱法 C 二极管阵列法 D 化学发光法 E 双波长法 |
6 | RIA中分离结合与游离标记物的方法有(ACDE ) A 双抗体法 B LC/MS法 C 吸附法 D 固相法 E 沉淀法 |
抗血清的鉴定指标( BCD ) A吸光强度 B特异性 C活度 D滴度 E 放射性强度 | |
免疫分析中基本试剂包括( ADE ) A特异性抗体 B分离试剂 C免疫原 D标准抗原 E标记抗原 | |
7 | 气相谱中常用流动相为( CDE ) A 甲醇-水 B乙腈-水 C 氦气 D 氮气 E 氢气 |
在HPLC法中常用来调节流动相pH的酸碱是(ABDE ) A枸橼酸 B 稀醋酸 C 稀硫酸 D 三乙胺 E 磷酸盐 | |
10 | 气-质联用仪中接口的作用是(BC ) A连接作用 B使压力匹配 C组分浓缩 D检测器作用 E电离作用 |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00:45: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71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