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60431009
课程英文名称:Ac/Dc speed control system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0 上机:00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大纲编写时间:2017.11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学分:5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从专业基础课走向专业课学习和工程应用研究的纽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根据工业生产中电力拖动的特点,结合生产工艺要求,以自动控制理论和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以交直流电动机为对象,系统地介绍典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参数整定方法,以及在工业应用中必须注意的有关问题。通过《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教学,应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运动控制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电机调速控制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电气传动控制系统领域的调速、新能源风力发电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 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各种常见典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特性、分析、设计。 3.基本技能:掌握各种常见典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有关自动控制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新技术及查资料的能力。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讲授内容:明确各部分内容在课程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应对课程各环节实施统一调配,从而增强教学的效果。
(四) 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等。
(五) 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本大纲立足于应用能力的培养,习题从教材中选取,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
(六) 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基本知识 、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对单闭环直流调压调速系统、双闭环直流调压调速系统的动态、静态特性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二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期末考试成绩由试卷按百分制给出。
(七)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本课程的使用教材:
《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张红莲、刘崇伦等编(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参考书目:
[1]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陈伯时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电机控制》,许大中、贺益康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 《电机控制系统》, 王鉴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4] 《现代交流调速系统》,张勇军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二、中文摘要
《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是一门工程技术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实用性强的课程,本课程着重分析了电机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掌握电机控制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及设计方法,并具有分析电机控制系统特性,初步设计电机控制系统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电气传动控制系统领域的调速、新能源风
力发电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章次 | 章节名称 | 总学时 | 讲课 | 实验 | 上机 |
0 | 绪论 | 1 | 1 去污剂 | | |
1 | 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 2 | 2 | | |
2 |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基础 | 6 | 6 | | |
3 | 直流可控电源-电动机调速系统 石蜡乳液 | 6 | 6 | | |
4 | 直流电动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 | 10 | 10 | | |
5 | 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基础 | 5 | 5 | | |
6 | 基于稳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 8 | 8 | | |
7 | 基于动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 2 | 2 | | |
合计 | | 40 | 40 | | |
| | | | | |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0部分 绪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1 讲课:1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 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组成及其相关学科
2) 交直流调速技术概况
3)课程的目的。
重点:交直流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1部分 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电力拖动的运动方程式。
2)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
3)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
重点:电力拖动的运动方程式。
难点: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
作业: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
第2部分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基础
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
第2.1部分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讲课1学时)
具体内容:
1)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方程。
2)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
重点: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
难点:人为机械特性。
第2.2部分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及制动(讲课1学时)
具体内容:
1) 对起动的要求。
2) 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
3) 降压起动。
重点: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
第2.3部分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讲课1学时)
具体内容:
1) 能耗制动。
2) 反接制动。
3) 回馈制动(再生制动)。
重点:能耗制动。
难点:回馈制动(再生制动)。
第2.4部分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 调速指标。
2) 电枢串电阻调速。
3) 弱磁调速。
4) 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重点:电枢串电阻调速。
难点: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第2.5部分 直流调速方式与负载的配合(讲课1学时)
具体内容:
1) 电动机的容许输出。
2) 他励直流电动机调速方式的分类。
3) 负载类型与电动机调速方式的匹配。
重点:负载类型与电动机调速方式的匹配。
难点:恒转矩负载配恒功率调速方式。
作业: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起动及制动计算。
第3部分 直流可控电源-电动机调速系统
iack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实验:0 上机:0
第3.12部分 可控直流电源(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 可控整流电源。
2)脉宽调制(PWM)变换电源。mp3复读机
重点:脉宽调制(PWM)变换电源。
难点:脉宽调制(PWM)变换电源。
第3.2部分 相控整流-电动机系统(讲课2学时)
(也称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V-M系统)
具体内容:
1) 可控直流电源的数学模型。
2) 电流脉动及其波形的连续与断续。
3) 抑制电流脉动的措施。
4) 相控整流-电动机系统的机械特性。
5) 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放大系数和传输函数。
重点:抑制电流脉动的措施磁悬浮支架图片。
难点: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放大系数和传输函数。
第3.3部分 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 直流脉宽调速系统。
2) 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
3) PWM控制与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4) 电能回馈与泵升电压的限制。
重点:直流脉宽调速系统。
难点:双极式控制的桥式可逆PWM变换器。
作业:调速范围及静差率计算。
第4部分 直流电动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
总学时(单位:学时):10讲课:10实验:0 上机:0
第4.1部分 转速负反馈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静态特性。
2)直流闭环调速控制系统稳态参数的计算。
3)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
4)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条件。
重点:闭环静特性与开环机械特性的比较;闭环系统的静特性。
难点: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条件。
第4.2部分 无静差调速系统和积分控制规律(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 比例调节器特性。
2) 比例积分调节器。
3) 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及其稳态参数计算。
重点:比例积分调节器。
难点:比例积分控制规律。
第4.3部分 单闭环调速系统的限流保护(讲课1学时)
具体内容:
1) 电流负反馈作用机理。
2) 电流截止负反馈。
3)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电伴热带温控
重点:静特性方程和特性曲线。
难点:电流截止负反馈。
第4.4部分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及静特性。
2)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3)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
4)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抗扰性能。
重点: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
难点:稳态工作点和稳态参数计算。
第4.5部分 调速器的工程设计方法(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 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
2) 典型系统及其参数与性能指标的关系。
3) 非典型系统的典型化。
重点:典型系统及其参数与性能指标的关系。
难点:非典型系统的典型化。
第4.7部分 弱磁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讲课1学时)
具体内容:
1) 变压与弱磁的配合控制。
2) 非独立控制励磁的调速系统。
重点:变压与弱磁的配合控制。
难点:非独立控制励磁的调速系统。
作业: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及参数计算等。
第5部分 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基础
总学时(单位:学时):5讲课:5实验:0 上机:0
第5.1部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讲课1学时)
具体内容:
1)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表达式。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重点:实用表达式。
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第5.2部分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讲课1学时)
具体内容: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性能分析。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
3) 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
第5.3部分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 转差功率消耗型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
2) 转差功率回馈型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串级调速。
3) 转差功率不变型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
重点:转差功率消耗型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转差功率回馈型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串级调速;转差功率不变型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
难点:串级调速;变频调速。
第5.4部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讲课1学时)
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