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号文加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

阅读: 评论:0

19号文加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
只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针对性地及时采取措施,还是可以化危为机,实现企业转型并取得可持续发展。
613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下称《通知》)正式公布,要求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年内清查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并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清理规范。
《通知》的出台,究竟会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下称地方融资平台)带来怎样的影响?地方融资平台如何积极应对,才能在规范整顿中生存下来,并获得可持续发展?
平台由来
根据《通知》的定义,地方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发起设立并取得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主要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据此,地方融资平台的主要表现形式也就是地方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其它类似名称还包括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等(以下统称城投公司)。
地方融资平台产生的历史背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增长迅速超过地方财力的增长,而同期地方政府承担的事务愈加繁重;《预算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扭剪型螺栓可另一方面,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要求资源配置的主体应从中央下移到地方,配置方式要更多地依靠市场方式。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地方公共事务支出持续快速增长,加之城市基建和市容改善对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显化激励作用,更强化了地方政府上项目、搞城建的冲动。但搞建设投资需要资金,为突破这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困境,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表外负债来为地方政府投资项目隐性融资,融资工具便是地方融资平台这一独立法人主体
从实际成果来看,地方融资平台确实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地方融资平台不仅撬动了银行贷款,同时还通过公私协作(PPP)等市场化方式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较有成效地解决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特别是在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的进程中,面对外需下滑、消费需求短期乏力的局面,地方
融资平台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为扩大内需提供了强大动力,为顺利实现保八ip电话系统目标立下汗马之功。
面临大考
只要催生地方融资平台的历史根源还在延续,地方融资平台就有存在的必然性。但是,在承认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务院19号文的发布,必将给地方融资平台带来一场大考。
首先,各地方融资平台面临清理整顿。《通知》要求,只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且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公司,今后不得再承担融资任务,这类融资平台多数是在“4万亿投资计划实施过程中仓促成立的,往往只承担融资这项单一功能,这就意味着在落实还款措施后,它们极有可能被取消或兼并。
继续存续且切实承担项目融资功能的地方融资平台,则必须承担有稳定经营性收入的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并主要依靠自身收益偿还债务,或者承担非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更进一步说,经整顿或新成立的地方融资平台要求必须有自己的经营性业务,从而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以偿还借债。
其次,地方融资平台名存实亡的独立市场主体地位亟待恢复。据我们观察,很多地方融资平台既非实体透明导电薄膜,也不独立,不仅自身存在虚增资本金、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而且相当一部分融资是以财政补贴作为还款承诺,或者以土地使用权、回购协议作为担保等方式取得(尽管《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由于缺乏自主经营,风险自担的内在激励约束机制,地方融资平台的负债率普遍高于60%的安全水平。
此外,后续项目融资难度加大。鉴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已颇具规模,且不对称扩张趋势仍在延续(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透露,截至2009年末,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同比增长70.4%),同时考虑到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规范信贷管理凡没有稳定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的,不得发放贷款。向融资平台公司新发贷款要直接对应项目适当提高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风险权重等等;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机构和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不得以任何直接、间接形式为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提供担保。近期银监会还要求全面暂停银信合作业务,以避免银行借道信托公司规避信贷监管。由此可见,地方融资平台后续项目融资,特别是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的融资将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据济邦公司了解,大多数银行从4月开始已经暂停或严
格控制针对各地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业务。
转型之道
根据《通知》提出的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原则,相信只要地方融资平台有针对性地及时采取措施,还是可以化危为机,实现企业转型并取得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初步建议。
1.审视并重新规划公司发展战略
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投融资战略应该是重中之重,它以实现公司现金收支的动态平衡为目标,具体应结合地方的城市发展规划、土地使用规划及财政预算安排、行业分析以及公司内部资产的可经营性分析等综合制定。然而,首先应明确地方融资平台的战略发展目标。笔者认为,地方融资平台按其演进的路径依次可以分为四类:
名义上是公司制企业,实际相当于地方政府一个职能部门,主要根据政府指令,被动、简单地向银行贷款,债务偿付完全依赖财政资金。
主要承担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建设或/和运营任务,其自身项目经营获得的现金流十分有限,财务风险大、定位不清晰,难以持续发展。
承担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建设及资产经营管理工作,资产组合中非经营性、准经营性和经营性资产的比例适当,收入和支出现金流能实现平衡,但未完全摆脱融资工具的职能定位,决策受地方政府干预较大。
不仅能多元化的筹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而且能独立做出投资、经营决策,参与基础设施市场化项目的竞争,已由单纯的政府投融资工具转型为具有较强实力的地方国有资产经营主体。
其中,第一类地方融资平台在此次清理整顿中将难逃被清理的命运。第二类是目前我国地方融资平台的主体,也是此次整顿的重点对象。第三类基本能保证持续生存,但还未最大化地发挥作用。第四类则代表着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方向。
可以预见,地方融资平台如果继续将自己仅仅定位于政府的融资工具和载体是没有出路的。在审视和重新规划企业发展战略方面,融资平台公司应该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必须
有所作为,更加主动地推动符合国家规定、符合政府终极目标、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可持续战略定位的明晰化。
2.与政府划清权责界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地方政府可遵循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改革原则,逐步恢复地方融资平台本来应有的市场法人主体地位,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以实现高压直流稳压电源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内部化。对于资本金不充实、负债率远超过安全水平的地方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应及时注入产业相关度高、具有稳定的经营现金流量的资产,同时结合地方城建财务规划,合理安排项目开发时序,严防地方融资平台负债规模过快增长,将地方融资平台负债率降低到合理的水平。
其次,地方政府应明晰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市政道路、环境治理、学校等非经营性项目的建设资金应纳入预算,主要由财政拨款偿还;城市轨道交通、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准经营性项目建设、运营则由地方政府提供一定补贴;而港口、高速公路、电厂、医院等经营性项目建设、投资、运营资金则完全由地方融资平台自行筹措并偿付。
融资平台公司的领导层应该意识到,国务院19号文对明晰融资平台与政府间关系是一柄有利的尚方宝剑,充分利用好这次规范治理的机会,加强与政府的沟通,特别是让政府下决心把以前未到位的资源投入、不合理的功能定位重新调整过来。
3.明确偿债机制,落实偿债资金来源
由于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目前大部分(其中主要又是由于投资非经营性或准经营性项目所产生的)依赖预算外的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偿还,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大的调整,地方财政的偿还能力将捉襟见肘,隐性债务问题可能迅速显性化
因此,建立地方政府类似偿债基金等偿债机制,有利于降低地方融资平台资产负债率,同时也在平台债务偿付与地方财政之间设立了一道债务风险防火墙。当然,关键是类似偿债基金的资金归集来源。笔者认为,只要政府下决心,建设财政预算、土地出让金、国有资产资本预算、存量基础设施经营权转让都可以划出一部分,并非没有办法筹建这样的偿债专项资金。
4.优化资产业务结构,创新资产经营管理方式
地方融资平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须着眼于构建一个可持续的业务体系、实行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方式。新加坡国资平台淡马锡公司为何发展得很好,与它的资产业务均比较优质、经营管理完全商业化有密切关系。为此,我国的地方融资平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借本次地方融资平台规范整顿之机,重组地方各类城市经营资源,发展多元化的业务板块。根据《通知》的要求,地方融资平台应通过项目区分机制,针对经营性、准经营性与非经营性项目分别采取不同的运作模式,优化各类资源组合,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优势业务,至少拥有一头奶牛。像前不久在全国城投公司年会上重庆城投公司华渝生书记介绍的,该公司正抓住重庆市政府大搞廉租房建设的机会,主动设计方案,三年内承担全市1200万平方米廉租房的投融资及管理任务,为打造政府保障性住房业务及下一步房地产金融运作进行前瞻性布局和转型。这就是城投公司根据政府需求,主动调整转型的典型例子。
二是通过市场化途径积极引进民间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明确,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对于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
、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应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通知》也鼓励采取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从具体方式来看,可以是项目上的合作(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常见的有BTTOTBOT及其他PPP模式),也可以是股权上的联姻(通过投行财务顾问引进战略投资人)。社会资金全面介入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不仅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的融资压力、实现基础设施项目的滚动开发,还可以倒逼地方融资平台加快改革步伐,实现干中学下水井快速成长。
卡片式u盘
5.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开拓筹资渠道
地方投融资平台目前的筹资渠道单一,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资金来源单一、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凸显,今后应充分利用金融市场提供的各类工具,除了传统间接融资渠道,还应加强运用资本市场提供的IPO、公司债/企业债等直接融资方式,另外如中期票据、信托、资产证券化、项目收益债券等等创新性融资工具也值得尝试。

本文发布于:2023-05-20 16:1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67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融资   地方   平台   政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