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阅读: 评论:0

潍坊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万磊,刘永亮
(潍坊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
山东潍坊261031)
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环境、减轻污染、消减噪声、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潍坊市园
碳氟化钾
林绿化现状,剖析了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为园林绿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对策
展机遇,随着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和绿低碳生活
理念的普及,人们对绿化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体现了城市的品位和个性。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园林绿化也迎来了良好的发
励28项,其中国家级银奖1项,省级金奖4项,
银奖9项,铜奖11项,市级奖励3项,涌现出一批创业典型。
2.2.4大四年级“投产期”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平台,通过园艺专业“双创”孵化平台,将高校科研学术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优势,提高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主要方式,参与教师科技和社会服务,协助教师进行技术指导、扶贫帮扶、在实践中快速学习成长。2016年以来,有近千余名学
生在四川雷波县、甘孜理塘、前峰区、汉源县富庄镇、道
孚等地进行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并参与科技扶贫工作。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过程中,参与品种审定10余
自动点火器
个,
有23名学生获省级新品种选育证书,获新型实用专利17项。由罗浩天等本科生开展的以大学生参与科技扶贫为主要内容参评的“‘渭川千亩’科技助农帮扶计划”,在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中获银奖。通过参与科技和社会服务,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服务“三农”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园艺人才能够更加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2.3文化素质教育分段式培养
文化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浸入式的过程,在本
科阶段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的分段,
主要是为了配合培养方案和第二课堂的分段式培养而有计划和顺序开
展的。在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志愿公益、文化艺术、体育运动、工作履历、技能特长以及思想成长等活动的安排要依次递进、有机衔接、
有序开展。比如,大一、大二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当较轻,
这个阶段应引导并鼓励学生按照个人兴趣和专业志趣,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自己喜爱的社团活动,参与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活动;在大三、大四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较重,面临考研和就业的压力,就需要
在前期广泛尝试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和开展文化素质活动。比如社会实践,在低年级阶段,鼓励学生以社会热点作为出发点,但高
级阶段,
要求学生更多地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职业规划,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并配合自己的课业修
读情况、创新创业项目进展,合理有序安排自己的文化
素质活动,有选择性地参加一些高质量的竞赛活动。通过活动和评比,四川农大学生在文化素质方面建设成果明显,2015-2020年学院有5人评为“优秀学生标兵”,100余人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 级证书”,13人获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9人获国家奖学金,40余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园艺2014级1班还获得2017年度“四川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通过培养,专业保送艺体类研究生5个,他们是在文化特长方面表现突出,且学业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3
结语
综上,按照园艺专业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路径,以培养方案的有序开展“由宽入专”、第二课堂的循序渐
进“由浅入深”;在培养方式上,
右旋氨基物
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的相互渗透,满足学生就业和深造的共性需求和个性培养。通过课堂内、外2个维度,4个阶段的培养“延伸”和“壮大”园艺专业人才培养链条,使学生不仅能提升专业技能、社会就业适应性和从事科研的创新能力,还满足多元化人才需求,培养“厚基础、宽口径”背景下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地方农业高校园艺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综合质量的整
体提升。
(收稿:2021-09-18)参考文献:
[1]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刘泽静,汤浩茹,邓仙,等.园艺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8(05):72-76+95-96.
[4]杨淑萍.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2):120-122.
[5]郭丽红,毕建杰,何在菊,等.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分段式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23:107-109+118.
2022年第9期现代园艺1
81〇
1
潍坊市城市绿化现状2004年以来,潍坊市将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
突破口与阶段重点,大手笔投入,2006—2009年,先后
实施了“三拆一绿”“三河综合整治”“黄土不露天”“增绿增”等系列绿化建设工程,建成了人民公园、张面河景区、虞河景区、白浪河湿地公园、植物园、长松城市公园、安顺广场、北海路、潍高路、宝通街、浞河景区、济青高速13号口、14号口等一大批园林精品,新、改、扩建公园12个,游园街绿地136处,广场绿地11个。2010—2019年,又完成张面河上游、白浪河下游、虞河
上游、虞河下游、麻沟河、白沙河、
zigbee组网大于河、东瀑沙河、西瀑沙河、东浞河综合治理,建成了北辰绿洲、虞舜公园、
东浞河景区、瀑沙河景区、白沙河体育公园、
大于河湿地公园等一批新景点、新精品。在此基础上,市区初步
形成了以河为轴,以路为廊,
以公园、游园、街头绿地为点,以大环境绿化为屏障的绿化格局[1],打造了“水润潍州、绿染鸢都、潍美天下”的生态城市。截至2020年底,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9%,绿地率达到40.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54m 2,城市绿化已成为潍坊最具特的城市品牌,潍坊也成为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2绿化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
绿化建设与城市建设不同步,预留绿地面积比例
低。除人民公园、东苑公园、
自怡园等早期建设的综合性公园外,公园绿地集中在白浪河、
虞河、张面河、浞河等沿河绿地中,不沿河居民可达性差。老城区公共绿
地面积不足,社区公园、游园数量偏少,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低,难以满足人们日常娱乐、
休闲、健身的需求。
2.2景观模式单一,人性化程度不够
城市绿化树种虽然较多,但多集中在植物园、白浪绿洲湿地公园等较大公园绿地中。道路绿地及街头游园植物种类相对较少,景观、彩、季相不够丰富,千路
一面、缺少特,缺乏生机活力,
难以体现园林艺术风貌。部分道路绿化设计不合理,路口绿化植物过高、过密,遮挡行人及行车视线,中央绿化带距离路口过近,影响车辆通行。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中公共设施数量不足,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体现不够。2.3管理体制不完善,不统一
潍坊各县市区园林绿化行业管理部门隶属关系不统一,分属住建、执法、城管等多个部门。道路绿地管理一般在园林部门,公园、广场尤其是景区,有的在水利部门,有的在文旅部门,有的在林业部门。在行业指导、要求规范方面政出多门,管理标准不够统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4绿化管理投入不足,
重建轻管绿化管理投入相对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绿化建
设现状交接的问题,大量建设期未完的、隐蔽的问题,在管理环节暴露出来,给后续的养护管理带来一系列
led防水灯串难题。随着管理面积的增加,
日常管理标准不断提高,养护成本日益增加,但绿化养护经费偏低。山东16地市中,2/3以上的城市养护单价高于潍坊,较低的养护价格已成为制约当前绿化管理水平提升的一大瓶颈。2.5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机械化程度低
目前潍坊市园林行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队伍结构严重老化、断层突出,不能适应城市绿化发展的需要。景观设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具备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项目经理比较缺乏,制约了园林绿化行业的健康发展。养护企业从业人员多数不具
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未经严格的技术培训,
不能进行科学的养护规划,操作粗放,质量低,
不能适应精细养护管理的需求[2]。养护企业对于养护设备投入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设备老旧、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制约了绿化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3对策与思考3.1转变绿化理念,坚持绿化为民
树立绿化为民服务的宗旨,
立足“生态、自然、人本、节约”的绿化理念,将绿化重点由过去的量的扩张
转到质的提升上来,由过去的粗放型向节约型、
精细型转变,由过去注重景观型向生态自然型、人性化转变,由过去的单一性绿化向植物多样性转变,由过去的注重城区绿化向城乡绿化一体化转变,力求绿化设计更科学,绿化功能更完善,发挥最大的绿化效益。3.2坚持科学规划,构建多层级公园体系
科学编制并推进潍坊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因地制宜,完善城市公园建设。综合考虑各区域资源特点与功能特,合理串联各个要点,配置多类型多层级的公园体系,不断提升公园休憩服务供给水平,形成滨河公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的多层级公园体系。
合理布局各类绿地,将城市中心区、老城区、裸露
土地、城郊河流整治、城乡结合部、
城际连接线等作为绿化重点,合理设置街头游园和口袋公园,
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增强绿化的均衡性、延伸性和实用性,不
断满足众需求,使绿化贴近众,服务百姓。
对原有大绿量为主的街头绿地,适当增加园路、广
场、座椅、体育器材等公共设施,提供活动场所;对公园景区增加景观灯、公共厕所、垃圾桶、座椅、指示牌等配套设施,进行景观化改造;将有条件的封闭性绿地分期分批全部改为可入性绿地,让绿地真正变成市民进的来、待得住、坐得下的小公园
现代园艺2022年第9期
1
82〇
3.3规范建设程序,提升绿化品质
坚持绿化建设一次到位,一次成型。在建设环节上,充分论证设计方案,严格审核,规范程序;道路建设过程中,坚持绿化栽植与道路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一次成型,减少重复性建设;在建设模式上,综合考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节约、太阳能和新型建筑材料利用等节约型园林理念及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海绵城市理念,推广园林废弃物回收利用和生物防治病虫害,减少人工化景观建设,增加生态景观元素,在节约、生态、环保的前提下,实现绿地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植物选择上,注重乡土树种,突出本地特,优先选用银杏、法桐、国槐、白蜡、黄山栾等一批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树种作为城市绿化骨干树种,丰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注重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地被紧密结合,建立植物配置复层结构模式,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大力实施绿化建设,着力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一是实施公园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景观资源,建设综合性公园;对现有的城市公园进行体育化改造,完善运动休闲功能,建设体育公园;充分利用
街边游园、道路绿地、公园景区等边角零碎地及城市废弃地,进行改造提升,建设类型多样的城市口袋公园。截至2020年,潍坊市区建成的口袋公园达到了202处,2021年又新建144处,初步满足了市民的休憩需求。二是实施园林文化工程,充分利用潍坊风筝、剪纸艺术、文化名人、书画艺术等城市历史和文化元素,将绿化与地域文化、城市元素有机融合,通过绿地命名、增设文化铭石、设置雕塑等多种形式,将各种文化元素融入园林绿化建设中,提升园林绿化文化品味和内涵。三是实施林荫建设工程,改造提升现有道路、公园及景区,增绿添荫,增花添彩,对市区主干街道推广双排或多排行道树绿化模式,全面推进林荫道路、林荫公园、林荫小区和林荫停车场建设,不断拓展城市绿化空间,满足众更多的绿化需求。四是实施居住区改造工程,对旧居住区绿化进行提升改造,增加绿地面积,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旧居住区绿地率,创造优美舒适的绿居住环境。
3.4优化景观设计,提高艺术水平
真正把园林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首先,就市区绿化现状而言,需从宏观到微观,用专业尺度,从艺术高度重新进行审视和衡量。在保持既有风格、避免重复建设的前提下,制定具体方案、计划,因地制宜,分期分批提升改造。由单纯追求效果向生态与景观并重努力,删繁就简,讲究搭配,讲求品位。其次,要结合城市历史、区域特点,对街头游园、口袋公园进行主题总结,编系命名,穿点成线,彰显特。再者,对古树名木,有纪念意义的片林、片区,进行总结提炼,勒石为纪,永久纪
念,从点滴入手,深挖细研,让城市绿化不仅能观赏,而且有故事。
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原以遮丑为目的的道路两侧绿化,结合两侧商住需求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口袋公园,增强绿化的均衡性、延伸性和实用性,不断满足众需求。对遮挡视线,影响安全的乔木、行道树、分车带,进行适度改造,消除安全隐患。优化城市主要道路路口绿化带,压缩中央绿化带,同时将道路中央绿化分隔带增加左转车道,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5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监管机制
一是强化市级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职能权限,理顺市区两级部门隶属与行业关系,体制上做到上下一致、权责相应。二是完善监管考核机制,全面建立绿化养护经费核拨、考核奖惩、日常管理长效机制。重视和加强专业部门的作用,强化机构,强化职能,提升监管水平,解决监管手段弱、效果差的问题。三是推行绿化养护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化与专业化相结合,建立起养护管理良性竞争机制。四是推行道路绿化保洁一体化作业改革,从根本上解决推诿扯皮问题。五是推行绿化建设专家咨询机制。聘请知名园林专家、学者、教授和部分园林部门专业人员作为政府顾问,对城市绿化重要规划,由各方专家严格论证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确保绿化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3.6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制约城市绿化快速发展和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城市绿化面临的卫生、缺苗、裸露地、设施破损陈旧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资金投入不足。要大幅度提高管养水平,必
须增加园林绿化养护资金投入。二是实施绿化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开展“苗木补植、模纹修剪、设施维修、苗木施肥、抗旱浇水、病虫害防治、卫生保洁、死树枯枝清理”为主要内容的绿化“零缺陷”整治,实现绿化管理精细化、长效化、全覆盖。加强对养护公司考核,奖优罚劣,全力提升养护管理水平。
pstang
3.7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培养、引进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专业技术队伍,是提升养护管理水平、提高园林管理技术含量的重要举措。要加强对绿化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从业者素质,提高园林绿化科学管护能力。要提高养护管理人员应聘门槛,尽量招聘一批有经验、技术强的专业养护人员,同时提升养护人员的福利待遇,完善职业晋升机制,使员工的忠诚度更高,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养护管理团队,有效提高城市绿化养护管理质量[3]。
3.8强化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护绿
规划层面上,推动《潍坊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2035)》的实施,科学安排城区(下转第177页
183〇
(上接第183页)范围内的各类绿空间,建立功能合
理、分布均匀、类型丰富、多层次、系统化的绿地系统布局,构建完善的城市生态体系;实施永久性绿地保护制度,对已建成的大型城市公园绿地,将通过人大常委会面向社会分期分批予以公示,确定为永久性保护绿地依法管护,建立绿化规划长效机制,为实现“城在林中、道在绿中、绿链环绕、碧水青城”的绿化规划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立法层面上,继续推动《潍坊市城市绿
化条例》的贯彻实施,加大对毁绿、破绿、占绿行为的执
法处罚力度,严惩恶性毁绿行为;充分发挥12345市民
的作用,
对违反城市绿线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共同保护绿线范围内的绿地。执法层面上,研究改进执法机制,做到依法、迅捷、有力,减少推诿扯皮,减少执
法空白地带;探索部门联动、市区联动机制,
完善信息共享,强化执法保障措施,形成绿化监督执法合力。
4
结语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在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中,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程
序,完善景观设计,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实现园林绿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收稿:2021-11-15冤参考文献:
[1]刘曙光.推动绿发展建设绿城市[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6(5):13-15.
[2]王玉洁.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以张掖市为例[J].绿科技,2018(21):68-69.
[3]景睿.市政绿化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环球市场,2020(07):322.
[4]王晓磊,罗明达.东营市园林绿化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园艺,2018(12):91-92.作者简介:王万磊(1982-),男,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林园艺、植物保护等。
种层次。
结论:封闭式是人为造出来的封闭的生态环境,承
载的生态资源是有限的,
无法形成循环的生态系统,需要人为的管理[12]。相比较,开放式利用公园、庭院等绿
地,以生物多样性来改造栖息地,来吸引蝴蝶繁衍生息,与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紧密相连,使遭受破坏而破碎的栖息地重新建立起生态环境。
4
蝶类病虫害防控
通过近几年的调查报告发现,蝶类害虫的分布范围与其寄主植物的分布密切相关(见表3)。寄主植物
栽培过程中,管理不到位,
会造成虫害扩大,为害范围加大,程度加剧。反之则蝶类虫害为害的情况会得到
明显控制。蝶类病虫害防控措施有生物、
化学、物理三大防控,
通过对作物的田间管理、合理轮作可有效控制和预防,
避免作物遭到蝶类幼虫的侵害。长发育时间与寄主植物的生长阶段基本吻合,
二者具有典型的协同进化关系[8]。
为害观赏植物的蝶类主要有粉蝶科、
凤蝶科、蛱蝶科、灰蝶科等,其中以凤蝶科最为严重。害虫形态特征属鳞翅目凤蝶科最多,凤蝶科蝶类为大型蝶类,体鲜艳,翅面有美丽花纹,后翅外缘呈波浪状;有些种类的后翅还具有尾突,幼虫前胸前缘背面具翻缩腺,亦称“臭丫腺”,受到惊动时伸出/并散发香味或臭味,常见
种类有柑橘凤蝶、玉带凤蝶、茴香凤蝶、樟凤蝶、黄花凤
蝶等,其发生特点每年可发生多代,越冬形式因种而异。
(收稿:2021-05-20)
参考文献:
[1]冼丽铧,徐彬瑜,翁殊斐,等.广州城市园林绿地食源树种应用及其生态景观营造[J/OL].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0(02):142-147[2020-02-24]./10.ki1673-923x.2020.02.017.[2]尹丽文.杭州市江洋畈生态公园蝶类多样性和植物景观相关性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9.
[3]任一涵,杨凡,史琰,等.杭州地区构建蝶类生境的植物景观设计[J].风景园林,2016,(03):105-114.
[4]李志刚,曾焕忱,叶静文,等.珠三角重要生态区域蝶类多样性及其对区域环境的指示[J].生态科学,2015,34(05):167-171.
[5]李志刚,曾焕忱,叶静文,等.东莞银瓶山自然保护区蝶类落的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12,31(09):2385-2390.[6]林石狮,王晓明,张寿洲,等.吸引野生鸟类、蝶类的乡土食源植物虾子花()生态景观营造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8,35(01):111-114.
[7]王绪平,李德志,盛丽娟,等.城市园林中鸟类及蜂蝶类的重要性及其招引与保护[J].林业学,2007,43(12):134-143.
[8]栾雪,岳明,杨正宇,等.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蝶类害虫及其寄主植物协同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08):8-10+131.
[9]苏铁曲纹紫灰蝶[OB/OL].农作物病虫害诊断图片数据库及防治知识库.
[10]张立微,张红玉.蝶类对生境的指示作用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14,33(3):88-91.
[11]叶平生,陈穗华,刘微伟.白云山栽树招蜂引蝶[N].广州日报,2005:10-19.
[12]林柏昌.蝴蝶食草图鉴[M].美国芝加哥:晨星出版社,2008.
表3珠三角主要蝶类虫害名录与其主要寄主植物科名种名
拉丁学名
寄主类别代表植物
凤蝶科柑橘凤蝶芸香科柑橘、橙子金凤蝶伞形科
茴香、胡萝卜琉璃灰碟蔷薇科苹果、李、山楂蛱蝶科单环蛱蝶蔷薇科绣线菊红线蛱蝶
杨柳科
杨树
粉蝶科菜粉蝶十字花科白菜、甘蓝、萝卜
灰蝶科苏铁曲纹紫灰蝶,1829
苏铁科苏铁蝶类害虫的寄主植物隶属18科,种类达100余
种,其中经济作物包括大豆、
玉米等作物,也包括杨树柳树、榆树等经济树种,这
些作物个体数量较多。寄主植物栽培区内蝶类害虫的数量也较多,蝶类幼虫的生1
77〇

本文发布于:2023-05-20 14:32: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65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绿化   公园   建设   管理   城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