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CuO的制备与表征
作者:江鑫梅 卢山帅 程春艳 刘鑫悦 杨志广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26期
摘 要 阿伐那非的作用与功效
本文以一水合乙酸铜和六亚甲基四胺作为反应物,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了纳米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CuO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结晶度和纯度较高的单斜晶系纳米CuO。同时,我们又对纳米CuO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纳米CuO 制备 表征
纳米材料被誉为本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因具有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常规材料不具有的纳米效应,使其表现出奇特的光、电、磁、热、力等独特性能,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纳米CuO是一类重要的过度金属p型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相对较窄(约600x22助燃剂
1.2 eV),相对于普通CuO,它具有特殊的电学、光学、催化等许多不寻常的特性,在催化、传感器、抗菌、锂离子电池等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纳米CuO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气相法是将前驱体在 显示器玻璃>卷尺设计
气体状态下发生化学或者物理变化使气相粒子成核、晶核长大、凝聚等长大形成一系列纳米粒子的过程,但使用设备昂贵、操作复杂等不利因素,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固相法是把原料按一定的配比相互混合,研磨后经高温煅烧使原料之间发生固相反应直接得到纳米粉体,但存在容易引入杂质、纯度低、易团聚等缺点。而液相法所需实验设备简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合成温度低以及材料组成均匀、纯度高等优点,是目前实验室和工业上广泛采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溶剂热法、微乳液法等。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结晶度较高的单斜晶系纳米CuO,并简要分析了纳米CuO的未来发展趋势。
1实验部分
透平式压缩机 1.1主要仪器与试剂
仪器:85-2磁力搅拌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DHJ-9070A型电热恒温干燥箱(杭州汇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SC-04型低速离心机(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XY-1400型鑫宇牌高温箱式电阻炉(南阳市鑫宇电热元器件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