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铜矿中铜的测定新方法

阅读: 评论:0

氧化铜矿中铜的测定新方法
韦后明  戴丽艳 李桂艳
摘要:本文探讨了对氨溶法测氧化铜矿石中的铜用氨水氯化铵作溶剂进行浸出试验,以及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经实验对比,确定了样品处理方法溶剂用量,浸取时间,其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氧化铜矿  浸取,  影响因素,铜,氨水,条件。

氧化铜属于四大关键矿种之一,.准确测定氧化铜纯度对于矿产资源的有效开采.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氧化铜矿所含成分较为复杂,且难以通过选矿富集提高铜品位,本实验研究了用氨水氯化铵作为溶剂浸出氧化铜矿中的铜,并考察了时间,氨水用量对铜浸出的影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法操作简便,符合工业分析要求。
 实验:
1.1实验原料:矿石中所含矿物以氧化铜为主,如孔雀石.硅孔雀石.黑铜矿
1.2试样的制备将氯化铜矿经球磨机磨至所需粒度,用试样瓶装好,备用 
1.3. 设备与仪器:50ML滴定管(A级)  烧杯  电子天枰
1.4 试剂及药品:氧化铜矿  NaS2O3标液  KI  KSCN  5%淀粉溶液  1.5 实验步骤与方法 称取0.200±3g矿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氨水溶解,一定时间后过滤,用氨水——氯化铵洗涤至滤纸无蓝,弃去沉淀,在滤液中加35g氯化铵固体,加热将氨除尽,取下冷却,加入2ml冰醋酸将其调至微酸性,加入3g左右KI,用Na2S2O3乙烯乙二醇滴定至浅黄,加入约3ml淀粉,继续滴至浅蓝,加入约0.5gKCN继续滴定至蓝即为终点。
1.6Na2S2O3的配制:称取10g Na2S2O3以及0.1gNa2CO3溶于蒸馏水中
放置一周后标定。
1.7 Na2S2O3的标定:分别取25.00ml的硫酸铜标准溶液于350ml烧杯中,分别滴加氨水至出现蓝,用待标定的Na2S2O3按氟化氢铵碘量法滴定步骤进行滴定,计算耗Na2S2O3的体积。
Na2S2O3的滴定度可按下式计算T=W/V
其中:W表示吸取硫酸铜标准溶液的含铜量  测得T=1.8428mg/ml
1 氨水用量对浸出效果的 影响
室温下,用浓氨水溶解,室温浸出1小时,不同体积对铜浸出量的影响试验如2 所示
辐射取暖器
体积(ml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NaS2O3
5.98
6.89
7.04
交流汇流箱
7.48
7.54
7.65
7.78
7.70
7.68
出铜质量(mg
11.02
12.70
12.97
13.78
13.89
14.10
14.34
14.19
14.15
(室温25~35度, 时间1小时,氨水浓度13.3~14.8mol/L
1氨水用量对浸出效果的 影响
铜浸出量随体积的增大二而增大,当体积增至35ml,铜浸出基本完全,再增大氨水用量,浸出量不再增大
2时间对铜浸出量的影响
氨水体积35ml室温下分别浸取5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1小时45分钟后测定试样结果如图3
时间
5
15
30
45
1小时
145
浸出铜量(mg)
0.28
11.76
13.38
14.34
14.10
14.28
(室温25~30 ,氨水浓度13.3~14.8 mol/L,氨水用量?)
2时间对铜浸出量的影响
长浸取时间,浸出量不再增加。从数据可以看出,浸出45分钟内铜浸出量随浸取时间的增大而增大,45分钟后
3氨溶法,与氟化氢铵法对铜的浸出效果对比
6组数据分别用氨溶法1.2.3  氟化氢铵法4.5.6测定矿样中的铜,其测定数据如图1所示
大豆糖蜜
 
1
3
4
5
6
浸出量
14.28
14.08
14.10
14.19
14.17
14.08
3氨溶法,与氟化氢铵法对铜的浸出效果对比
从实验数据对照结果可以看出,氨溶法测定氧化铜中的铜能与氟化氢铵法测定法达到同样效果,其偏差小于百分之0.5至音源,符合工业分析要求
 小结:在矿样质量为02000g左右,氧化铜含量为百分之6—8之间其溶解条件为:浓氨水35ml.浸取时间为45分钟溶解效果最佳.
结果与讨论1.实验结果的偏差,除系统偏差外,可能还因矿样粒度大小不均而引起。
      2.氨水用量与溶液时间相对于含量为6~8度溶解效果最佳(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
      滴定前,要调节溶液的酸度,PH小于3时碘易被空气氧化生成碘单质,使节果偏高,终点不稳定,若酸度过低时,反应缓慢,很难达到终点,使结果偏低一般以PH=34适宜
      在赶氨过程中注意加热时间,若加热时间过长则铜离子易被空气氧化,形成氧化铜。使结果变低。
      滴定时加入KSCN不能过早,否则会生成CuSCN沉淀易吸附微量的点,使结果偏低
参与文献
1)屈时代:析低品位氧化铜矿湿法冶金(1996.10(1).34~37)
2)蒋训雄,李新财,用活化侵出工艺从低品位氯化铜中回收铜[J] 有金属。(996.48(2).54~56
3唐政等《化学物相分析国内文摘汇编》(第一辑),冶金分析情报网编(33智能卡制作页)1983
4)昆明瑞源巨冶金有限公司实验研究报告{R}.2004.6
5)北京矿冶研究院、化学物相分析{M}.北京工业出版社.1979.102—114

本文发布于:2023-05-20 13:16: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65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浸出   氨水   时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