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的发明及应用是20世纪对人类文明及社会进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激光技术在材料科学及制造科学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激光表面改性是运用高能激光束对工件表面进行改变性能的技术,具有许多独有的特点。从20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以来,激光技术作为一门崭新的高新技术,几乎在各行各业都获得了重要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功率激光器的出现,使激光绿再制造技术不仅在研究和开发方面得到迅速发展,在工业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过30年的迅猛发展,激光绿再制造技术已在汽车、冶金、纺织等行业得到成功的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激光技术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上千项科技成果,许多已用于生产实践,激光加工设备产量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解决了许多问题,如激光毛化纤技术正在宝钢、本钢等大型钢厂推广,将改变我国汽车覆盖件的钢板完全依赖进口的状态,激光标记机与激光焊接机的质量、功能、价格符合国内目前市场的需求,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激光具有四大特性: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性和高相干性。激光的能最密度高(可达104-
108 M/cm2),作用于工件表面时形成局部高温,基体的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极快,般可达104-108 ℃/S。与传统的热加工技术相比,激光加工对基体的热影响区小得多,因此工件一般不产生热变形或变形量极小。此外,由于激光加工是光子与材料相互接触,故而对环境的污染小,是名副其实的绿加工技术。进行激光表面改性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制取与基体性能有较大差异的改性层,它包括激光淬火、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熔覆等技术。激光淬火是运用高能激光束对工件以定速度进行扫描,使工件在激光照射下瞬间达到相变点以上高温,然后以极高的速度冷却,达到表面淬火的效果。激光表面合金化是添加某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在基体表面,在激光束的照射下形成熔池,并与基体材料发生冶金反应,获得含基体元素和添加元素的合余改性层。激光熔覆是将某种合金直接熔焊在基体表面,它与激光表面合金化比较类似,但两者的区别在于激光熔覆过程中表面改性层一般不掺杂基体元素。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是提高金属表面性能的有效手段,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与其他一些金属表面改性技术相比,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的优点十分突出:激光表面改性层稀释率低,且既可是多组元的化合物层,也可以是具有多种性能匹配的梯度涂层;激光表面改性层厚度容易调节,并可采用机加工的方式控制表面精度;激光表面改性层与基体呈牢固的冶金结合,不会出现剥落现象;激光表面改性处理速度快,热影响区小,不会引起基材性能和尺寸变化。
综上所述,采用先进的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直接在金属表面制备一层具有低摩擦系数、优异耐磨性能、优异抗高温氧化性能或优异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并与金属基材之间为牢固冶金结合的特殊材料的冶金涂层,无疑是在保持金属固有性能优点的条件下,从根本上解决金属性能缺点的最有效、最经济、最灵活和最具可设计性的方法之一。
2激光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激光加工是国外激光应用中最大的项目,也是对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手段,主要是kW级到10kW级CO2激光器和百瓦到千瓦级YAG激光器实现对各种材料的切割、焊接、打孔、刻划和热处理等。据1997~1998物流追踪系统年的最新激光市场评述和预测,1997年全世界总激光器市场
喷胶销售额达32.2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14%,其中材料加工为 8.29亿美元,医疗应用3亿美元,研究领域1.5亿美元。1998年总收入预计增长19%,可达到38.2亿美元。其中占第一位的材料加工预计超过10 亿美元,医用激光器是国外第二大应用。
我国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的能力差,许多有市场前景的成果停留在实验室的样机阶段;激光加工系统的核心部件激光器的品种少、技术落后、可靠性差。国外不仅二级管泵浦的全固态激光器已用于生产过程中,而且二级管激光器也被应用,而我国二极管泵浦的全固态激光器还处在刚开始研究开发阶段。对加工技术的研究少,尤其对精细加工技术的研究更为薄弱,对紫外波激光进行加工的研究进行的极少。激光加工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维修性、配套性较差,难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而欧美及日本主要的大型船厂已大量采用激光加工技术。目前美国、欧洲等地区正在进行大功率光纤激光工业加工设备的开发 , 正在开发的有 2KW 、 6KW 输出的工业级光纤激光器的加工设备的二次开发。我国已开发出了中小功率系列工业光纤激光设备水性附着力促进剂 , 但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工业加工应用尚是空白 , 在我国造船工业中几乎还没有使用激光加工技术。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是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最新发展的领域之一。这项技术主要包括激光表面
相变硬化、激光熔覆、激光合金化、激光熔凝、激光冲击硬化、激光非晶化及微精化等多种工艺。其中,激光相变硬化和激光熔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最多的两种工艺。
激光表面相变硬化: 与传统热处理工艺相比,激光表面相变硬化具有淬硬层组织细化、硬度高、变形小、淬硬层深精确可控、无须淬火介质等优点,可对碳钢、合金钢、铸铁、钛合金、铝合金、镁合金等材料所制备的零件表面进行硬化处理。
激光熔覆:是指以不同的添料方式在被熔覆基体表面上放置被选择的涂层材料经激光幅照使之和基体表面一薄层同时熔化,并快速凝固后形成稀释度极低,与基体成冶金结合的表面涂层,从而显著改善基材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及电气特性的工艺方法。与堆焊、喷涂、电镀和气相沉积相比,激光熔覆具有稀释度小、组织致密、涂层与基体结合好、适合熔覆材料多、粒度及含量变化大等特点。
1、激光表面改性的技术特点4g手机电子围栏
(1)可在零件表面形成细小均匀、层深可控、含有多种介稳相和金属间化合物的高质量表面强化层。可大幅度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接触疲劳的能力以及制备特殊的耐腐蚀功能表层;
(2)强化层与零件本体形成最佳的冶金结合,解决许多传统表面强化技术难以解决的技术关键;
(3)易与其它表面处理技术复合,激光表面改性可以方便地与其它表面工程技术结合起来,产生所谓第二代表面工程技术——复合表面改性技术。可以综合传统表面改性技术与激光表面改性的优势,弥补甚至消除各自的局限性,展示了很大的潜力;
(4)由于高能量密度的激光作用,可实现工件快速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并依靠零件本体热传导实现急冷,无须冷却介质,而冷却特性优异。形成的表面强化层硬度比常规方法处理的高15%~20%左右,添加合金元素和特殊的工艺方法,可显著提高工件的综合性能;
(5)激光束能量密度高,对非激光照射部位几乎没有影响,即热影响区小,工件热变形可由加工工艺控制到较小的程度,后续加工余量小。有些加工件经激光处理后,甚至可直接投入使用;
(6)由于是无接触加工,激光束的能量可连续调整,并且没有惯性。配合数控系统,可以实现柔性加工。另外,激光束的可控性好,只要采用光学的束操作技术来适当地引导激光
束至工件的不同部位,就可以实现精确的可选择的材料局部表面改性。可处理零件的特定部位及其它方法难以处理的部位,以及表面有一定高度差的零件,可进行灵活的局部强化;
(7)无须真空条件,即使在进行特殊的合金化处理时,也只需吹保护性气体即可有效防止氧化及元素烧损;
(8)易于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可以引入近代计算机、机器人等高技术装备,使激光束的产生及操纵信息化、智能化,例如已推出的可实现复杂形状立体工件的多种类表面工程的五轴联动激光柔性加工中心,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机、电一体化的工作母机,显示了很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另外,配有计算机控制的多维空间运动工作台的现代大功率激光器,特别适用于生产率很高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9)激光器本身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产生激光束的装置无论品种还是效率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半导体激光表面改性
连杆机会
最近十年,激光熔覆技术已被用来修复各种零件的破损部分。然而YAG和CO2激光器产生的与材料尤其是金属材料耦合不够理想的激光束和成本高的问题一直阻碍着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调整激光熔覆条件可以取得进展,但是仍然面临着热循环对基体金属会产生较大影响这一难题。半导体激光器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因此半导体激光熔覆技术将为零件破损部分的修复开辟一个全新的领域。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报废零件的循环再利用,从而可以大大节约成本。
3、集成化激光智能制造及柔性加工[2-4]
激光表面改性本身就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激光、现代制造、计算机控制、智能测量等多学科或学科方向的跨学科结合的产物,因此针对重大工程应用目标,例如汽车冲压模,研制集成化的激光智能制造及柔性加工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激光柔性加工是新兴的加工技术,其过程仿真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可以综合考虑几何与物理层面以进行完整仿真。以汽车覆盖件模具的激光表面硬化过程为例,综合分析影响其加工效果的各种加工因素,建立激光硬化加工工艺力学模型,并嵌入到虚拟激光柔性加工平台中,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完整的过程仿真。
激光柔性加工是由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对不同批量、不同种类的产品采取不同激光加工方式(切割、焊接、表面处理等),进而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产品周期,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和竞争能力的一种自动化加工。激光加工方式不同,即与材料的作用机理不同,因此不可能建立一个可以囊括所有机理的物理模型,但虚拟加工平台是针对柔性设备而建,故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虚拟激光加工平台、统一的体系结构。将不同激光加工方式的物理模型嵌入虚拟平台中就可以进行完整过程仿真。激光柔性加工过程是加工机器人将激光加工头带到需要加工的加工区,加工头以一定方向输出激光来加工材料(切割、焊接、表面处理等)。
3.激光表面工程技术主要应用领域
石油和冶金行业的应用
目前,我国冶金行量已有二十多家相继组建成功和将筹建激光加工中心,进行冶金机械备件的激光表面淬火、熔覆、合金化、轧辊表面激光毛化(刻花)、薄钢板激光切割、焊接等激光表面加工技术。从对我国部分钢铁企业应用激光加工技术的考察表明:激光加工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加工成本低、加工工艺技术成熟、产品质量优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可以利用激光表面强化处理冶金大宗消耗备件,例如:铸铁轧辊、铸钢轧辊、园盘热锯片
、热剪刃、输送辊、扭转辊、导卫、导卫盒、挠结机滑板角合器、轧机人字齿轮轴、齿接手、天车轮、减速机齿轮、齿轮轴、平面蜗杆、拉丝机卷筒、塔轮、托辊、链轮、链板、销套、销轴等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备件。如新疆八一钢铁公司对齿轮、轴、天车轮导卫、轧辊等的激光强化处理,硬度均提高0.5~1倍以上。
汽车和磨具行业的应用
在汽车工业方面,激光表面强化工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改善工件表面的耐磨、耐蚀、耐高温等性能。延长在各种恶劣工作条件下工作的汽车零部件如轴承、轴承保持架、气缸、衬套、活塞环、凸轮、心轴、阀门和传动构件等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汽车整体的使用性能。目前全球汽车制造商对生产量最大的6缸汽油发动机曲轴大都已采用球墨铸铁材质。球铁经激光表面强化处理后,可使其轴颈的耐磨性有较大幅度提高。激光表面强化是一种局部的表面处理的好方法,特别适于不要求整体强化或其它方法难以处理的零件。对于汽车上所用各种牌号的铸铁、碳钢、低合金钢、工具钢、弹簧钢等零件有一定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