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阅读: 评论:0

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摘要:钢与混凝土的组合结构,就是指把钢材埋入钢筋混凝土中的一种结构型式。通过实际项目工作和学习,就型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重点叙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工艺及施工难点,并通过对型钢混凝土二次深化设计,对关键节点进行优化处理,合理安排工序,确保质量及工程施工。
主要介绍型钢砼框架(钢梁-钢骨柱)-砼核心筒混合结构中型钢深化、钢结构的现场安装以及钢筋工程等几个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具体的解决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化设计。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
目录
1 实例工程项目概况 (4)
2 技术关键点和难点 (5)
3 二次深化设计 (6)
4 确保节点贯通施工技术 (7)
4.1强化深化设计 (7)
4.2筏板钢筋处理 (7)
4.3梁筋处理方式 (7)
阻焊油墨
5 型钢柱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8)
5.1吊装过程成品保护 (8)
5.2安装过程误差控制 (9)
5.3型钢柱混凝土浇筑 (9)
5.4型钢砼框架柱 (9)
5.5型钢砼框架柱内主筋分布与箍筋调整 (10)
5.6.型钢砼框架梁、柱节点控制 (11)
5.6.1型钢柱与混凝土梁的连接 (11)
5.6.2钢柱与型钢框梁连接时梁中主筋及拉钩的处理 (12)
5.6.4型钢砼框架柱与组合楼板的连接 (12)
5.6.5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牛腿下翼缘的加腋处理 (13)
马铃薯曲奇【左图为原设计图节点,右图为二次详图设计后的节点】 (14)
6应用总结 (14)
7 实施效果 (14)
参考文献: (15)
结论致谢: (16)
前言
型钢混凝土结构又称劲性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型式是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型钢骨架构成的组合结构,从而使得具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双重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它节省钢材,增加构件及建筑物的刚度。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它减少截面,减轻重量,增加构件的延性,并具有更高
的强度。因此,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各类建筑与桥梁结构中。
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工程,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技术作了详细探讨研究,旨在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提供参考。
1 实例工程项目概况
该项目工程的总建筑面积为3560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99.3m,结构形式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其中地下2层、地上23层。由于本工程存在以下超限内容:
1.1扭转不规则:本工程通过SATWE软件计算,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塑料拖把头
1.2楼板不连续:本工程2-4层东侧楼板大开洞,开洞面积均大于30%。
1.3偏心布置:本工程2-4层东侧楼板大开洞,相邻层上下质心偏差较大。大于相应边长15%。
1.4其他不规则:本工程2-4层东侧楼板大开洞,柱子和梁无连接,形成穿层柱。
因此按设计中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分别为T字型、工字型及十字型型钢。
发光材料结构体系为型钢砼框架(钢梁-钢骨柱)-砼核心筒混合结构,标准层高4m,标准层单层面积约2500㎡,其中核心筒640㎡,核心筒墙内配置22颗构造型钢柱,8道钢骨砼梁;框架部分1900㎡,配置20颗钢骨柱,36道钢框梁及147道钢次梁。
2 技术关键点和难点
劲性结构在梁柱节点位置形成大量劲性节点,其施工难度体现在以下方面:
石材磨光机
2.1部分结构柱上下变化大,存在“方柱变圆柱,小柱变大柱”的现象。
2.2由于型钢柱底落于底板底5处不同标高段上,核心筒部位底板底面标高-17.70m,顶面标高-12.40m,高差为5.30m型钢柱埋入底板深度为1.10m,存在4.20m高差,临时固定要求精准、牢靠。
2.3型钢柱翼缘板均为25mm,腹板厚度±0.00以下为25mm,±0.00以上为20mm。钢柱的翼缘与翼缘之间均采用熔透坡口焊缝,腹板与腹板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连接节点众多,质量要求高。
2.4核心筒外筒墙厚600mm,型钢尺寸为350mm,扣除保护层厚度余下空间狭小,两侧仅为100mm。尤其在门洞上方连梁钢筋布置区域。不仅需要克服钢筋密度大,现场操作难度高的问题,还需考虑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如何确保骨料振捣密实等问题。
2.5本工程型钢柱从基础底板到六层屋面,其中8根十字圆柱位于门厅高大模板区域,支撑高度18.95m。型钢柱安装、梁钢筋焊接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
2.6型钢柱截面尺寸大,自重大,给成品保护及现场吊装带来不便。
医用压片机2.7由于型钢柱与各主梁之间的轴线关系,截面尺寸,配筋规格及数量不同,导致节点众多,如未进行详尽交底极易造成错漏。
2.8钢结构的连接方式中柱与柱对接为焊接、钢骨柱与钢筋砼梁连接为焊接形式,钢骨柱、型钢梁连接为栓焊混合形式,梁梁连接少量为栓焊混合。主要节点详图及连接形式如下图所示,钢梁截面形式为H型,最大截面积为H1000×400×25×36,最小截面为H250×250×8×12;十字型钢最大截面积为700×500(400)×25×36,最小截面积为500×300×18×30,相对于劲性结构截面较大。
【节点详图及梁柱连接形式】
3 二次深化设计
3.1设计初期,安排人员熟悉图纸,绘制型钢柱平面布置图并对其逐一进行独立编号。
3.2制表统计不用编号型钢柱在各楼层标高段内,X、Y两个方向上所需穿孔钢筋的规格及数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设计时往往仅专注于梁柱核心区穿孔钢筋的统计而忽略连梁、暗梁、剪力墙水平分布筋穿孔钢筋的统计。
3.3通过数据统计,将孔位在型钢柱全长立面图中体现(分为X、Y两个方向),并将楼层标高引入,再根据楼层层数,将型钢柱分切成相应数量的柱节,并绘制以详图。
3.4通过CAD模拟钢筋孔位进行排版,出钢筋密度过大区域,将信息反馈至设计院进行配筋改良并重新排布孔位,期间如遇配筋无法改良的部位,则商定可否采取并孔处理方法。
3.5分切型钢柱节时,应考虑其焊接接缝标高与钢筋机械连接节点错位,宜控制在楼层结构标高+1200mm处,方便施焊人员操作。
3.6应核算型钢柱节自重,选择匹配类型塔吊。如不满足要求,则继续对型钢柱节进行拆分或选择载重能力符合要求的塔吊。
3.7应充分考虑柱箍与牛腿腹板间交叉位置孔洞的预留;同时规避平面位置上栓钉与柱箍布置上的重合。因为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此产生箍筋无法下套的情况。

本文发布于:2023-05-20 09:32: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63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型钢   结构   混凝土   钢筋   连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