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要求:
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及氨的实验室制法
2、了解铵盐的性质
学习目标:
1、 用变化观念和平衡的思想联系氨气、铵盐的性质
2、 在题目的推导和知识点整合过程中培养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rat组合
3、 形成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氨气、铵盐的性质,氨气的制法;喷泉实验;铵根离子的检验
【课前复习巩固区】梳理知识脉络 构建知识体系
某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白茫茫一片,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附近的行人感觉到寒气逼人。事故造成几十人有明显症状,消防员快速赶到,对泄漏处喷水、稀释,控制氨气继续挥发。
从材料中我们能够采集到哪些信息,
1. 氨气的性质
取石网篮1 写出氨气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空间构型 。
2 氨气物理性质
氨气是一种 ,有 气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 。极易溶于水,通常条件下,一体积水能溶解 体积的氨气。 液化,液氨气化时要 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可用作 。
3 氨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平衡关系?(以方程式表示)硝酸钙溶液
④ 氨气的化学性质:高中阶段学习的唯一一种 性气体,氮元素显 价,表现出一定的 性。
氨的催化氧化:
氨气与反应:缝隙式排水沟
(运输的管道如何检验是否漏气?如果漏气出现何种现象? ) 2. 常见的铵态氮肥 、 、 、 (有机氮肥)
3. 氨气的工业制法
4.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的白晶体
1 不稳定性:铵盐受热易分解,写出氯化铵、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方程式
氯化铵 能否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取氨气?
碳酸氢铵:
② 与碱共热产生氨气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分析常见的快速获得少量氨气的方法,各自利用了什么原理?
如何证明某种物质属于铵盐(铵根离子检验)?
【互动】下发预习区资料卡片,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汇总是否还有无法解决的疑难点。
氨气铵盐预习区知识卡片
2. 氨气的性质
4 写出氨气分子式 NH3 、电子式 、结构式 ,空间构型 。
5 氨气物理性质
氨气是一种 无 ,有 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 小 。极易溶于水,通常条件下,
一体积水能溶解 700 体积的氨气。 易 液化,液氨气化时要 吸收 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可用作 制冷剂 。
6 氨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平衡关系?(以方程式表示)
7 氨气的化学性质:高中阶段学习的唯一一种 碱 性气体,氮元素显 -3 价,表现出一定的 还原 性。
氨的催化氧化: 4NH3 +5O2 = 4NO + 6H2O
氨气与反应: 8NH3 +3Cl2 =6NH4Cl + N2 (运输的管道如何检验是否漏气?如果漏气出现何种现象? 抹上浓氨水,出现白烟 )
2. 常见的铵态氮肥 NH4HCO3 、 (NH4)2SO4 、 NH4NO3 、 尿素 (有机氮肥)
3. 氨气的工业制法
4.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的白晶体
2 不稳定性:铵盐受热易分解,写出氯化铵、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方程式
氯化铵 NH4Cl = NH3 + HCl 能否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取氨气?不能,管口处重新化合
碳酸氢铵: NH4HCO3 = NH3 + H2O + CO2
3 与碱共热产生氨气
4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装置特点:固固反应需要加热,与制O2装置相同
干燥剂:只能用碱石灰
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检验:湿润的红石蕊试纸或者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现象:试纸变蓝或冒出白烟 )
一团棉花的作用:防止与空气对流,造成收集氨气不纯
分析常见的快速获得少量氨气的方法,各自利用了什么原理?常用上图乙装置
直接加热浓氨水;向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或者氢氧化钠固体或者碱石灰
相关物质溶解或与水反应时放热,增大OH-浓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氨气
如何证明某种物质属于铵盐(铵根离子检验)? 向该物质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用湿润红石蕊试纸检验生成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证明该物质属于铵盐(含有铵根离子)
【课堂互动区】
展示高考要求、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对该部分教学内容“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葵花脱粒机>差速防坠器
【问题研讨】
材料1:氨气的合成在人类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的出现使粮食的亩产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层次,但是氨气的运输储存非常不方便,所以后来出现了氨水,在60年代到70年代的农村,氨水是最常使用的化学肥料。铵态氮肥的出现则将化学肥料的使用推向了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