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案[11]
第11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A组基础必做题
1.(2022·河北衡水高三检测)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X是一种强碱,G为正盐,通常条件下Z是无液体,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小16,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A的水溶液显碱性
B.D为一种红棕气体
D.F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与Y反应生成D
[解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小16,Y可能为氧气;Z是无液体,可能为水;X为强碱,强碱与铵盐加热反应生成氨气,F可为氨气;氨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氮气,E为氮气;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D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 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B为硝 酸。A项,硝酸与强碱X反应生成的A为硝酸盐,属于强酸强碱盐,溶液不水解显中性,错误;B项,D为一氧化氮,是一种无气体,错误;C项,B为硝酸,F为氨气,硝酸和氨气直接化合生成硝酸铵,属于化合反应,错误;D项,F为氨气,Y为氧气,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正确。
2.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过程Ⅰ中生成无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3Cu+2NO-3+8H+===3Cu2++2NO↑+4H2O B.步骤Ⅲ反应速率比Ⅰ快的原因是NO2溶于水,使c(HNO3)增大
D .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铜可以继续溶解
[解析] A 项,过程Ⅰ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2NO -3
+8H +===3Cu 2++2NO ↑+4H 2O ,正确;B 项,步骤Ⅲ中硝酸的浓度没有Ⅰ中大,因为部分硝酸转化成了一氧化氮,因此反应速率比Ⅰ快的原因不可能是c (HNO 3)增大,错误;C 项,由实验可知,
步骤Ⅲ反应速率比Ⅰ快,说明NO 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正确;D 项,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一氧化氮、氧气与H 2O 反应生成硝酸,能够与铜继续反应,正确。
3.(2022·天津和平区模拟)(双选)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NO 分解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D )
A .该分解过程是2NO=====催化剂N 2+O 2
B .实验室制取NO 可以用铜与稀硝酸反应
C .过程②释放能量,过程③吸收能量
D .标准状况下,NO 分解生成5.6 L N 2转移电子数约为3.01×1023
[解析] A .由图可知,NO 分解生成N 2和O 2,化学方程式为2NO=====催化剂
N 2+O 2,故A 正确;B .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和较不活泼的金属片剂加工
Cu 反应生成硝酸铜、NO 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Cu +8H ++2NO -3===3Cu 2++2NO ↑+4H 2O ,
故B 正确;C .过程②是断裂化学键的过程,吸收能量;过程③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释放能量,故C 错误;D .依据方程式:2NO=====催化剂
N 2+O 2,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 mol 氮气转移4
mol 电子,则生成5.6 L N 2转移电子数为 5.6 L 22.4 L·mol -
1×4×6.02×1023 mol -1=6.02×1023,故D 错误。
4.(2022·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开学考试)电化学固氮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氮气的还原合成氨,某课题组提出一种全新的电化学固氮机理——表面氢化机理示意图如下,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在表面氢化机理中,第一步是H+的还原反应
B.在表面*H原子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N2与表面*H原子反应生成*N2H4中间体
C.电化学固氮法较传统工业合成氨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固定,具有能耗小、环境友好的优点
D.若竞争反应(析氢反应)的活化能显著低于固氮反应,则析氢反应的速率要远远高于固氮反应
[解析]H+反应得电子,该过程为还原反应,A项正确;根据图示分析可知,1个N2与2个*H反应不可能
生成1个*N2H4,质量不守恒,B项错误;传统工业合成氨需要在高温、高压下实现,电化学固氮在常温常压下就可实现,C项正确;活化能的大小可以反映化学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活化能越高,反应越难进行,活化能越低,反应越易进行,则反应速率越快,D项正确。
5.(2022·吉林四平双辽第二中学期末)某兴趣小组研究金属与硝酸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1)Ⅰ中的无气体是__NO(或一氧化氮)__。
(2)写出Ⅱ中生成H2的离子方程式:__Fe+2H+===Fe2++H2↑__。
(3)研究Ⅱ中的氧化剂:
①甲同学认为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所以NO-3没有发生反应。乙同学依据Ⅰ和Ⅱ证明了甲的说法不正确,其实验证据是__硝酸浓度相同,铜的还原性弱于铁,但Ⅰ中溶液变蓝且无氢气放出__。
电力线宽带
②乙同学通过分析,推测出NO-3也能被还原,依据是__铁粉过量,但是溶液中
0.001_mol_H+仅被还原了约5.4×10-4_mol,据此可以推测+5价的N也被还原__。
进而他通过实验证实该溶液中含有NH+4,其实验操作是__取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__。
制卡设备③根据实验,金属与硝酸反应时,影响硝酸还原产物的因素有__金属的种类(或还原剂的还原性或金属的还原性等)__;试推测还可能有哪些因素影响__温度(或硝酸的浓度等)__(列举
1条)。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摆度(1)三位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__。
(2)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乙__(填“甲”“乙”或“丙”)。
(3)为确定试管内是否已收集满氨气,应将湿润的红石蕊试纸置于收集气体的试管口处,若观察到__试纸变蓝__,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4)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同学是__丙__(填“甲”“乙”或“丙”)。
[解析] (1)根据装置图可知三位同学利用题述装置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2)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与硫酸反应,所以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乙。(3)氨气是碱性气体,因此为确定试管内是否已收集满氨气,应将湿润的红石蕊试纸置于收集气体的试管口处,若观察到试纸变蓝,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4)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CO 2,所以要制备氨气需要除去CO 2和H 2O ,需要利用碱石灰,因此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同学是丙。
B 组 能力提升题 7.(双选)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 .实验①中溶液呈蓝,试管口有红棕气体产生,说明稀硝酸被Cu 还原为NO 2
B.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弱
C.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
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既可以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以与稀硫酸反应[解析]①中发生3Cu+8HNO3===3Cu(NO3)2+2NO↑+4H2O,生成硝酸铜溶液为蓝,试管口NO被氧化生成红棕的二氧化氮,但硝酸被还原生成NO,A错误;③中加稀硫酸,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硝酸铜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继续与Cu反应,而硝酸的氧化性强,B正确;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3===4CuSO4+2NO↑+4H2O,C正确;Cu在常温下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再滴加稀硫酸,则稀硫酸提供的氢离子与溶液中的NO-3相当于加入了硝酸,无法证明常温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D错误。
风淋房8.(2022·广东茂名模拟)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NH3并探究其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①中固体可换为NH4Cl
B.②中药品为P2O5
C.反应一段时间后,③中黑固体变为红
D.反应一段时间后,④中锥形瓶收集到液氨
电解阳极板
[解析]①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②为干燥装置,可为碱石灰等,③中在加热条件下,氨气与Cu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生成氮气、水和铜,④可收集氨水,以此解答该题。A.NH4Cl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气体,遇冷重新反应生成NH4Cl,无法制取NH3,故A错误;B.P2O5会与H2O、NH3反应生成(NH4)3PO4,不能用P2O5干燥氨气,故B错误;C.NH3具有还原性,可将黑氧化铜还原成红的铜单质,则反应一段时间后,③中黑固体变为红,故C正确;D.液氨的沸点为-33.5 ℃,无法在冰中液化,氨气与氧化铜反应后生成水,过量的氨气可溶于水,故收集到的是氨水,故D错误。
9.(2021·全国乙,8,6分)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