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灯盏花”?灯盏花栽培技术

阅读: 评论:0

什么是“灯盏花”?灯盏花栽培技术
灯盏花

三相整流器    导语:灯盏花又叫灯盏细辛、东菊,是一种菊科药用植物,干燥全草入药,主要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云南最多,由于野生资源有限,近年来也开始进行人工栽培了,云南就有农户靠种植灯盏花致富(《云南泸西“灯盏花”规范种植助民增收》),下面本人为您介绍灯盏花的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阳光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土壤要求是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选好地后应及时清除石块、枯枝等杂物。因灯盏花的根系集中分布在10厘米左右的表土层中,故对整地应有一定的要求。整地时深翻20厘米左右,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土杂肥3000—3500公斤作基肥。要求做到三耕三耙,精耕细作,使表土充分疏松细碎,松紧适当,然后整平做畦,畦宽2米(包沟,沟宽30厘米)。

银膜

    2、进行繁殖(种子繁殖或组培苗种植)

    (1)种子繁殖必须用当年新产种子,用30℃左右的温水浸种4—5小时,然后将种子捞出,放置3小时左右,至表面水份稍干,然后可以撒播、条播、穴播均可,但以条播为宜。条播播幅5—10厘米,深1—2厘米,行距10厘米。

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生姜去皮机    播种时间:春播、夏播和秋播。春播可能因干旱致出苗不齐,夏播、秋播出苗整齐。春播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种子播后10—20天发芽,夏播在5—(2)育苗移栽是常用方法,特点是可保证大田种苗生长整齐一致,有利于管理和提高产量,但较费工费时。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和种苗繁殖情况,灯盏花的移植可采用春栽、夏栽及秋栽三种方法。春季移栽主要采用组培苗,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应避开春初的倒春寒;夏秋季移栽宜早不宜迟,最好选阴天或早晚进行。株行距10X20,亩栽种苗25000—27000株左右,也可适当密植,以提高产量。无论何时移栽,都应随起苗随移栽,不要伤害根系,把有冻害、病害、虫咬断及挖伤挖断的苗子挑选出去,再按苗大小分级。移栽时,不要伤害根系,采用条栽
或穴栽,每穴1株或条栽按确定好的株距摆放,覆土至一半时,轻轻提苗,使根系舒展,最后覆土至满,稍压紧后,覆盖一层腐熟的有机肥,浇透定根水。移栽后最好遮阴一段时间,以保证苗成活。

    3、苗期管理

    灯盏花幼苗生长细弱,怕旱,怕涝,怕晒,能否种植成功,苗期管理是关键。因此,育苗地适当遮阴是苗期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苗成活后,对强光耐受力增强,能抗太阳直晒,可以露地生长。细苗期要适当浇水,不可大水浇灌。出苗期和幼苗期畦面保持潮湿,以利出苗和幼苗生长。苗长大后可以少灌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烂根烂苗。注意除草松土育苗地要做到勤除杂草,防止草荒。松土宜浅,避免伤根。拔草要选阴天或早晨、傍晚进行。结合灌水可施2—3次清粪水,以促进幼苗生长。 接菜

    4、移栽后管理

    跟苗期一样,要注意遮阴保证灯盏花苗的成活,封行前进行中耕除草,应勤除杂草、松土,并注意培土根茎不露出地面。松土宜浅,以防伤根, 封行后不再松土。移植后要经常保持畦面湿润,注意保持地表疏松,下面湿润。雨季注意排水,以防烂根。移栽成活后,追施人粪尿1次,每亩800—1000kg,然后培土。或结合第一次除草松土,每亩施入氮肥5—10kg;结合第二次松土每亩施入复合肥20kg,施入根部附近;冬季每亩施厩肥1500kg左右,以促使灯盏花安全越冬和第二年旺盛生长。

    5、疏花 
    灯盏花花期较长,消耗养份较多,非留种田要及时疏花,防止养分消耗,以利植株生长。

发泄壶    6、采收加工

    灯盏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应根据其生长情况,移栽后1—2年采收,或一年内多次采收。植株挖回或收割后,去净泥土,扎成小把,置阴凉通风干燥处阴干,或适当晒干或烘干。切忌水洗和太阳暴晒。

本文发布于:2023-05-19 18:55: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5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灯盏   移栽   松土   生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