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34期(总第169期)
波峰焊锡条NO.34.2010(C um ula tive tyNO.169
)
摘要:冷却塔作为火电厂土建工程具有标志性的构筑物之一,不仅要求其内在质量达到规范要求,满足使用功能,还要求混凝土外观工艺优良,创精品工程。文章针对冷却塔混凝土施工中关键部位的外观工艺控制加以总结,为冷却塔外观工艺控制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冷却塔;混凝土施工;外观工艺;筒身施工
中图分类号:TU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0)34-0169-02
1 环基施工
1.1 标高控制
环基标高误差直接影响其上部结构如人字柱支墩、池壁、人字柱质量;环基垫层施工前沿径向设3个砂浆块,环向@3m设砂浆块,与径向对应;上表面用水准仪抄平,砂浆抹平,垫层浇筑时以此控制标高,保证下道工序环基施工,为模板安装水平度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
冷却塔环形基础属环形结构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差产生的应力造成混凝土变形受到结构制约易产生温度裂缝,是冷却塔基础施工中质量控制关键点。
防止基础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预防措施: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和易性的前提下,通过计算采用低水化热矿渣水泥,同时掺入适量粉煤灰,可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防止由于温差产生混凝土裂纹。浇筑后应立即进行保温保湿,以控制缓慢降温。拆除模板后应立即回填。采用斜面分层赶浆法施工,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均匀。混凝土达到初凝后,开始进行温度变化观测。为防止基础施工时产生温度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原材料、外加剂计量准确,砂、石含泥量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石子采用连续级配,尽量选大粒
桥梁钢模级配。
(2)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及缓凝剂以延长混凝土凝固时间,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结核杆菌蛋白芯片
(3)混凝土浇筑上下层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5小时,分层浇筑可避免形成施工缝,并使浇筑后的混凝土温度分布均匀。
(4)为保证振捣密实和防止漏振,必须控制振捣棒的间距、振捣次序、振捣时间。
(5)为减少环境温度差,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外模拆除后立即验收,及时回填土。
(6)测温点的布置和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要求:测温孔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部位;每段设2处,每处分别设置上、中2个测温点,测温采用J DC-2建筑电子测温仪,浇筑混凝土前将测温管埋入。要求混凝土中心的温度与表面的温度差不超过25℃。
碎片文件(7)测温工作及养护: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过大而形成温度裂缝,需要及时掌握混凝土整个放热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和混凝土表面以及大气温度的差距,及时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和测温工作,对保温及时调整。
测温:混凝土浇筑完,初凝前压光2~3遍、达到初凝后,开始进行混凝土测温,并建立测温记录。前
3~5天每4~6小时测一次;冬季施工时,自入模开始到临界强度(C25×40%=C10;掺防冻剂时,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不小于4MPa)之前,每2小时测一次,以后每6小时测一次;直到保温结束。当温差超过规范要求(25℃)时,应在混凝土表面加厚覆盖。
养护方法如下:在混凝土上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进行保湿,其上边再用棉被进行保温,环基的侧面则挂岩棉被进行保温,当出现大风天气时,还要在环基的迎风面挂苫布加强保
冷却塔混凝土施工外观工艺与质量通病的控制
王虹
(宁夏恒安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宁夏银川750001)
4 结语
室内给排水施工图是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用来表达设计构思和设计意图的工程图样,它可以准确而详尽地表达设计人员的意图,使其作为编制施工预算和指导施工的根据,所以室内给排水施工图是建筑给排水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资料。对任何复杂的室内给排水施工图,若有了正确的识图思路便不难快速读懂图中所传递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汤万龙.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M].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张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李文(6),女,湖南郴洲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设备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电气控制技术、施工技术及建筑设备工程。
--
19
197-
6
温,以此达到保温控制内外温差。养护时间2周左右,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时,在白天应短时间揭开保温层,使混凝土表面温差与环境温差小于20℃,方能结束保温工作。夏季混凝土养护还应根
据塑料布内湿度情况调整,湿度不够时,揭开塑料布洒水湿润,然后盖好保温层保湿、保温。
(8)冷却塔环基可采取分段间隔跳仓施工,相邻段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宜不少于5天。
2 池壁施工
为保证池壁混凝土外表工艺良好,减少模板缝,模板采用-8m m钢板做成的大模板,外设槽钢和木方支撑。模板表面用角向钢刷打光擦净,然后用洁净棉布涂抹薄层高质量机油。支完模立即进行浇筑,否则应遮盖,防止模板面污染,模板底及竖向接缝处压海棉条,防止漏浆。
3 人字柱施工
模板采用整体式的钢模具,以便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及光洁度、侧向弯曲。为保证人字柱混凝土外观工艺的质量,人字柱底模板内粘贴1mm厚硬塑板。
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提高抗渗标号,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增强引气性,在混凝土中加入DH3高效引气减水剂和FN-MⅡ型混凝土膨胀剂,塌落度控制在50~70mm。混凝土由钢模上的浇筑孔灌入,分三次浇筑。为避免浇筑后的混凝土上表面出现气孔,采取二次振捣法加强振捣(第二次振捣时间通过试验确定),表面采取震动赶气法,即在二次振捣时开始每隔一段时间用皮锤由低往高逐段敲打侧模,对消除气泡有一定作用。
4 筒身施工
钢筋混凝土双曲线冷却塔是高耸薄壁构筑物,筒壁施工方法通常采用悬挂式三角架翻模法,对于5000㎡以上的大塔,近几年引进哈蒙技术,采用电动爬模法。目前,施工中易出现筒壁半径偏差超标及渗水等质量通病,现就其产生的原因和如何预防分析如下:
4.1 筒壁半径偏差超标
测量方法不够科学。翻模施工中通常采用激光正,中心吊盘尺固定在吊盘上,拉斜尺测量、正。此法半径测量的准确性较差,其影响因素为:吊盘平面移动及高度变化对测值有影响;更重要的是尺长受温度、风向、风力、挠度及正拉力等影响较大。用该法测定的偏差是比较大的,且差值很难计算。如果采用光电测距仪进行半径测量,测出的值基本是实际尺寸,其误差很小,一般不超过3mm。这种测距仪造价较高,为了使施工能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笔者认为这是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模板正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模板和操作架系统安装牢固。筒壁半径偏差尺寸一旦超过规范允许值,应立即采取平滑的纠偏措施。一般按子午线斜率不大于1%平滑地进行逐步纠正,以每节纠偏值10mm为宜,最大不超过20mm,否则会使筒壁附加弯矩增大。
战术防身笔
4.2 筒壁漏水、渗水
冷却塔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筒壁内表面经常处于水蒸汽与流动空气相混合的环境中。水蒸汽及冷凝水会通过施工缝、表面裂缝、毛细孔渗入筒壁,使钢筋锈蚀。当气温降到冰点以下时,渗入筒壁的水冻结成冰,在混凝土中产生膨胀力,使裂纹扩张,导致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降低,筒壁表面起砂、剥落、掉块。据观察,筒壁渗漏水绝大部分发生在对拉螺孔和施工缝处。
对拉螺栓孔渗、漏水原因主要是对拉螺栓未退出,长时间运行使螺栓锈蚀,在混凝土中产生膨胀,使周围混凝土涨裂渗漏水。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应采用硬塑料管做对拉螺栓预留孔,该法最大特点是对拉螺栓易退出,管孔不需用砂浆堵塞,只需两头用塑料塞子粘胶封住,十分方便,且耐久性好。为防止塑料变形与混凝土间形成微小缝隙渗水,在硬塑料管中部应焊1道塑料止水环。
施工缝渗、漏水原因主要是施工缝处理方法不当。常规做法施工缝常采用表面拉毛或凹槽法,难以保证不渗不漏。必须加以改进。
(1)镀锌铁皮止水法:在筒壁混凝土内埋设镀锌铁皮(δ=0.5~0.75mm,高度为8~12cm)随混凝土施工沿周围通长布置,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压进混凝土中4~6cm。此法止水效果好。
(2)BW止水条止水法:BW止水条是1987年10月研制成功的,1988年6月通过部级鉴定,并已在多项大型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该止水条遇水后能成胶状溶液,小颗粒长时间悬浮水中随水流动,可填充混凝土缝中的间隙和堵塞混凝土中的毛细孔,从而达到止水的目的。
为了降低造价,同时根据冷却塔渗漏特点,可将凹槽法与镀锌铁皮法或“BW”法综合使用。即在壁厚大于250mm时用凹槽法,小于250m m及喉部以上用镀锌铁皮法或“BW”法。无论采取何种办法处理施工缝,施工中均应注意混凝土表面拉毛和清掉浮碴。
4.3 爬模施工模板漏浆的控制
筒壁模板漏浆产生的原因:支模不严;压条安装太紧;导轨、补偿器变形;模板加固好的木楔重新松动;落的散灰。
防止漏浆的措施和方法:(1)在模板制作过程中,将原来4道横肋增加到5道横肋,在安装模板时,利用第三节导轨的第一方销孔和补偿器下活节的销孔用木楔加固使模板下边缘充分和上节混凝土靠实,缝隙控制在最小程度,实践证明,安装完的模板和混凝土之间几乎没有缝隙;(2)安装压条时,对拉螺栓不要拧的太紧,使模板和塑料管稍微贴上就行了,这样模板就不会发生变形,为了防止木方因干燥变形而带动模板变形,经常用水浇模板,使其经常保持潮湿状态,那么浇筑完成混凝土在一块模板的单元内沿环向是直线而不是弧线,有利于模板和混凝土的充分接实;(3)装完压条后,再次对木楔加固,以防木楔松动;(4)导轨和补偿器加工制作时,多制作5~10个,在筒壁施工过程中,发现变形的及时更换,将换下的导轨和补偿器平整以备后用。并且经常清理导轨和补偿器翼缘边上的散灰,清理完后涮上机油,使得以后清理方便,这样有利于模板在导轨、补偿器翼缘上压实而起到防止漏浆的作用;(
5)为了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崩落到P2、P3平台再反崩到筒壁上,在P2(外)平台以环向布置一周水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跟着浇筑点始终用水冲刷模板以下的部位,使得落在筒壁上散灰在强度没有上来时就被水冲刷掉,使筒壁外表面干净、光滑。
--170
>冬瓜去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