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
《 “十三五”人口健康信息化平台发展规划》(国卫规划发〔2017〕6号)要求,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区域医疗健康信息平台(或称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将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人口数据库为核心,在统一的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下,有效整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业务协作网络。 1、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
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承建全民健康保障工程一期工程总投入为3.4 亿元,搭建“1+6”国家医疗健康中心,即以国家医疗数据中心为核心,依托于疾病控制、中医药、新农合等六个业务应用平台,形成一个医疗卫生的私有云,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和各省级平台实现连通,全面建成标准统一、融合开放、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六大业务应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2、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全民健康四级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技术方案》要求,四级平台部署架构如下:
●国家级平台数据交换架构:包括两部分:1、数据采集和交换平台 , 用来适应非标准化平台的接入以及数据采集 ;2、 企业服务总线以及十个基础服务构成的基于文档采集和协同服务平台 。
●省级平台数据交换架构:参照国家基础数据交换平台架构,也包括数据采集和交换平台和企业服务总线平台。向上与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成对接;省属医疗机构及下级平台接入支持协同服务以及数据采集两种功能。
●地市级平台数据交换架构:参照省级基础数据交换平台架构。市属医疗机构、下级平台或其他部门接入支持基于文档和基于中间库两种形式。
●县级平台数据交换架构:县级数据采集交换架构参照地市级基础数据交换平台架构。县(区)属医疗机构及其他部门接入支持基于文档和基于中间库两种形式。
hdpe排水沟绝缘软母排●部署方式:数字式水表逐级联通(同时具备完备的市级、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省份,可选择逐级联通模式)、市级直连(没有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地区,可选择市级直连模式)、省级直连(没有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地区,可选择省级直连模式。
二、中国联通全民人口健康信息化云平台解决方案整体思路
中国联通全民人口健康信息化云平台解决方案以监管和服务为主线,致力于通过信息化、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创新医疗卫生管理和服务方式,重点着力于数据整合、医疗
协同、医药监管、便民服务四个方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和横向流动,使医疗卫生管理
和服务向集约化、整体化、互联网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1、中国联通全民人口健康信息化云平台整体架构
依托国家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技术要求,构建全民人口健康信息化云平台,该平台将积极推动区域内居民健康信息采集共享、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业务协同。对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医疗服务;对医院提供互联互通式的医疗业务协同服务;对监管部门提供三医联动的阳光医药监管服务;对政府提供全面、及时、精细化的决策预警服务。
区域医疗云平台是在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的保障下,从上而下分为业务展现层、接入层、门户层、应用层、应用支撑层、大数据平台、数据源。医疗卫生云平台的云化,在可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和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资源配置的时效性和网络资源的可复用性, 进而大幅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平台特点
卡盘扳手●云架构部署,支撑大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
●可视化数据交换流程配置,人性化界面设计
●松耦合设计分析方案,保证系统灵活性、可扩展性
●提供网页、、收集APP等公众服务应用
平台价值:
●惠政:面向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实现区域范围内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利用、实现区域协同、上下联动、信息互联互通。
iscr-006
●惠民:面向公众实现在线健康资源、预约诊疗、诊疗报告查询等便民便捷服务。
2、云化部署方式及优势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医疗云架构,最大限度资源整合、充分改善资源分配、提高资源有
效利用率、实现数据集中存储、保障系统高效安全运行、提高保障容灾能力、平滑扩容满足业务快速上线以及减低运维成本,整体改善原有区域医疗信息化数据中心工作方式。实现接入平台的各级医疗机构以最快捷、最方便、最节约的方式享受云服务带来的便捷。同时云平台为医疗大数据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为医疗大数据平台提供强稳定、高效、安全以及强大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能力。为实现医疗机构内部、区域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