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整理版大题

阅读: 评论:0

电⼦政务整理版⼤题
电⼦政务关键概念及思考题
1、传统的政务流程有哪些缺陷?电⼦政务能够在哪些⽅⾯弥补这些缺陷?
答:(1)业务流程复杂,审批环节众多,议事程序漫长,效率低下。(2)电⼦政务的处理⽅式是以公众为中⼼,政府以“向社会提供⾼效、优质的政府管理服务”作为出发点。传统政务主要采⽤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电⼦政务的政府则遵循了边际成本递减规律。
2、电⼦政务的产⽣背景是什么?
答: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加快实现⼯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提⾼国际竞争⼒和综合国⼒的迫切要求。
3、我国⽬前电⼦政务的建设处于哪个阶段?
答:电⼦政务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基础⼯程建设阶段、全⾯构建电⼦政务阶段。我国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整体与国际先进⽔平还有很⼤的差距。
4、简述电⼦政务的基本模式和功能。
答:基本模式:政府对公务员的电⼦政务(G to E),政府间的电⼦政务(G to G),政府对企业的电⼦政务(G to B),政府对公民的电⼦政务(G to C)。功能:①.G to E:电⼦公⽂流转、电⼦办公、公务员业绩评价。②G to G.政务信息共享③G to B.电⼦采购与招标④. G to C:教育培训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电⼦医疗服务。
5、如何理解电⼦政务的总体发展趋势?
答:处理⽅式和对象:①.⾯向数据处理的第⼀代电⼦政务。②.⾯向信息处理的第⼆代电⼦政务。③.⾯向知识处理的第三代电⼦政务。根据电⼦政务发展的成熟度:起步、发展、成熟和完善阶段。
1、什么是政府创新?政府创新与电⼦政务的关系如何?
答:(1)政府创新:是指各级政府为适应公共管理与⾏政环境的需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与职能,探索新的⾏政⽅法与途径,全⾯提⾼⾏政效率,更好地履⾏⾏政职责的实践途径。(2)政府创新为电⼦政务的建设指明了⽅向,是电⼦政务发展的动⼒和保障:政府创新是成功实施电⼦政务的保证、动⼒、贯穿电⼦政务实施的整个过程.
2、传统的政务流程有哪些缺陷?政务流程重组的步骤有哪些?
答:(1)业务流程复杂,审批环节众多,议事程序漫长,效率低下。(2)步骤:①.制定计划②.优
化与重组准备③.审视现有流程:④.重新设计⑤.实施新流程⑥.评估反馈。
3、电⼦政务对政府流程优化和重组的影响有哪些?
答:影响:①.缩⼩业务流程的规模。②.扩⼤业务流程的范围③.降低业务流程的中介度。
④.使流程从松散转向集成。
4、简述政务流程优化与重组的模式。
答:①.信息共享型重组②.后台深度重组。③.政府主动服务.④.“⼀站式“服务.⑤.构建⾯向服务的组织。
5、电⼦政务应从哪⼏个⽅⾯进⾏政府创新?
答:①.政府观念改⾰与创新:以民为本②.政府管理改⾰与创新:积极吸收⾼新科技③.政府职能改⾰与创新④.政府服务改⾰与创新。⑤.政府业务流程重组与创新。⑥.⼯作⽅式的改⾰与创新。
6、电⼦政务中如何建设虚拟政府?
答:电⼦政务管理对虚拟组织的需求就是电⼦政府,虚拟政府是电⼦政务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虚拟
政府有两个⽅⾯的需求:
①.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需要⼀个政府形象。
②.需要政府部门区域化管理。表现形式:①.虚拟政府服务厅。②.虚拟政务办公室。
1、简述我国电⼦政务建设的“三⽹⼀库”结构和内外⽹结构,以及实现从“三⽹
⼀库”到内外⽹结构转变的原因和⽅式。
答:(1)“三⽹⼀库”结构:内⽹、专⽹、外⽹、政务信息资源库。(2)转变原因:专⽹与外⽹之间物理隔离,影响数据的实时交换,限制了发展。(3)⽅式:内⽹并⼊新的政务内⽹;专⽹和外⽹打破物理隔离;内⽹外⽹采取物理隔离。
2、画图说明我国电⼦政务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型。
3、试述我国电⼦政务逻辑机构模型的组成。
答:我国电⼦政务逻辑机构模型分为四个层⾯:中央、省级、地市级、县级。1、中央及国家机关各
部门的⽹络(中央⽹
络)2、本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的⽹络(省级⽹络)3、本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的⽹络4、本级⽹络中⼼连接
4、说明电⼦政务系统功能结构模型的组成。
答:三个基础(⽹络与系统基础设施、安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库)三项服务(领导服务、为公务员服务、为公众服务)和统⼀门户(综合服务门户)
1、⽹络接⼊⽅式有哪⼏种?
答:1、有限电视⽹:利⽤有点电视⽹进⾏通信2、VPN(虚拟专⽤⽹络):利⽤Internet 或者其他公共互联⽹络的基础设施为⽤户创造数据通道,3、⽆源光⽹络接⼊:光纤⼊户4、Wi-Fi
2、⽹络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答:⽹络设备的复杂化使⽹络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络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依赖⽹络的有效管理。没有⼀个有⼒的⽹络管理作为⽀撑,就难以在⽹络运营中提⾼⽹络资源的利⽤率,不能避免业务拥塞及通信故障等问题,使⽹络经营者在经济上遭受损失,给⽤户带来⿇烦和不便。如今⼈们对⽹络的依赖
性越来越强,因此⽤户不能容忍⽹络的故障,同时也要求⽹络有很⾼的安全性,使得信息不被泄漏,数据不被破坏,专⽹不被侵⼊。
土著菌3、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层数据管理软件,它能够解决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等问题。实现对数据库系统的各种控制。它构成整个数据库系统运⾏的核⼼。
4、数据存储备份有哪些策略?
答:1、全备份:当发⽣数据丢失时,只要⽤⼀盘磁带,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2、增量备份。优点:没有重复备份数据,节省磁带空间,缩短备份时间;缺点:当发⽣灾难时,恢复数据⽐较⿇烦。3、差分备份:管理员在周⼀进⾏⼀次系统完全备份,然后再接下来的⼏天⾥,再将当天所有与星期⼀不同的数据备份到磁带上。
5、数据存储备份有哪些⽅式?
plc数据采集答:1、Host-Based备份⽅式:传统的数据备份的结构2、LAN-Based备份⽅式:在该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是以⽹络为基础的。
3、LAN-Free备份⽅式:建⽴在SAN的基础上的,
4、Server-Free备份⽅案建⽴在SAN基础之上的备份⽅式。
1、在电⼦政务中公⽂管理⼯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尽可能减少留存⽂件数量;服务于办公效率的提⾼;⽂件鉴定具有绝对权威性;注意协调与办公室其他⼯作⼈员和业务单位等的关系,了解业务需求;严格查阅⽂件制度,执⾏保密法规。
2、什么是⽹络视频会议?
答:⽹络视频会议⼜称⽹络会议电视、⽹络视讯会议等,它可以实现在两点和多点间实时传送活动图像、语⾳及应⽤数据(电⼦⽩板、图形)等形式的信息。适⽤于远程会议,远程⾯试,⽹络⼩规模讨论等。
3、什么是决策⽀持系统?
答:决策⽀持系统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机交互⽅式进⾏半结构化或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系统。
4、电⼦政务环境下如何实施绩效管理?
答:(1)制定绩效⽬标。(2)绩效评估.。(3)岗位变动。(4)奖惩记录。
5、什么是移动政务?它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答:(1)概念指政府利⽤⽆线信息通信技术,通过移动通信⽹和互联⽹的联合应⽤,实现政府管理及政府服务的电⼦化和移动化。(2)特点:⾏业化、专业化、简洁便捷化、灵活性、快捷、⾼效、互动性优势:极强的可移动性;操作简单⽅便;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直接性;具有更⾼层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费⽤相对低廉:
6、什么是城市应急系统?应急指挥的⽅法是什么?
火石轮答:(1)定义: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就是综合各种城市应急服务资源,统⼀指挥、联合⾏动,为市民提供相应的紧急救援服务,为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强有⼒的保障。(2)⽅法:应急管理体系框架、c3i指挥控制⽅法
1、简述政府信息资源的含义和特点。
答:政府信息资源是⼀切产⽣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于政府外部却对政府各项业务活动有影响的信息的统称。特点:权威性。综合性。时效性。共享性。机密性。
2、政府信息资源的来源有哪些?
答:信息来源有不同的分法。1。初始来源和再⽣源2。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
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包含哪些内容?
答:1.政府信息资源内容管理2.政府信息资源技术管理3.政府信息资源经济管理4.政府信息资源组织管理5.⼈员信息能⼒开发管理6.政府信息体制建设管理7.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法律、法规管理
4、什么是“信息孤岛”?怎样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
答:(1)在⼀个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完全孤⽴,各
种信息⽆法或者⽆法顺畅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流动。这样就会形成信息孤岛。(2)解决途径——数据层⾯的集成,共享或者合并来⾃于两个或更多应⽤的数据。借助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1、政府电⼦化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信息服务、沟通服务、专门化服务、交易类服务
2、政府电⼦化服务与⼀般服务的区别是什么?
答:1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2以公众为导向3个性化和⾃主化4集成性与智能化5双向互动服务
3、我国“⼀站式”服务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答:存在的问题:1服务内容贫乏,服务⽔平不⾼2政府⽹站的应⽤⽔平低3交互式服务功能⽋缺4缺乏“⼀站式”服务5忽视⽹站的保密性和安全问题。解决对策:1信息资源建设2同意统⼀政府门户建设3加强电⼦政务的安全保障
4、请简要介绍⽹上⾏政审批流程。钢水温度
答:项⽬申报、表格填写、材料审核、项⽬审批、审批结果查询。
EMSKD
5、⾏政审批系统主要由哪⼏个部分组成?
答:⾏政审批的组织结构分析和⾏政审批的业务分析
1、电⼦政务安全需求有哪些?请阐述电⼦政务安全威胁产⽣的原因有哪⼏个⽅⾯。
答:(1)信息的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性(2)技术风险;管理风险;服务风险
2、简述电⼦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电⼦政务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包括哪⼏个⽅
答:(1)安全技术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2)物理安全;⽹络安全;系统及应⽤安全
3、简述电⼦政务安全管理体系框架的组成。从哪⼏个⽅⾯保障电⼦政务安全的实施?
答:(1)电⼦政务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包括:技术保障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基础设施平台,社会服务体系(2)⾸先,只有在安全技术⽀撑平台上操作,才有可能保障电⼦政务的安全。其次,安全⽅案的实现离不开管理。最后,⽹络安全必须构筑在⼀个坚实的安全服务基础之上,⽀撑整个电⼦政务安全稳定的基础是“信任”。
1、什么是电⼦政务标准?电⼦政务标准有哪些准类?
答:(1)电⼦政务标准是指针对电⼦政务实施和应⽤的标准,它是以电⼦政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为基础,经政府相关部门与代表⼚商协商⼀致,由政府部门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电⼦政务发展过程中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2)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业标准;地⽅标准;企业标准。
2、制定电⼦政务标准的⽬的是什么?
答:满⾜电⼦政务系统复杂性的需要;更好地开发和利⽤政府信息资源的需要;促进电⼦政务健康有序的发展。
3、我国电⼦政务的⽴法中存在哪些问题?
(1)⽴法模式存在的问题:⼤多是部门⽴法,法律阶位低,缺少同意的原则和标准,冲突严重,实施效果差。
(2)电⼦政务标准⽴法亟待完善。⽬前仅为框架性标准,可操作性和检验性差,各省市电⼦政务建设各⾃为政。
(3)⽴法滞后制约电⼦政务发展。缺少相应法律法规;有的法律法规不适应电⼦政务需要;有关⽹络安全、政府信息认证、加密等⽅⾯⽹络法规空⽩等。
(4)公民隐私权保护⽴法存在问题。政府收集、存储和利⽤信息时容易侵犯公民个⼈利益。特别是为保障公民知情权,⼤量个⼈信息公开。容易侵犯公民隐私权。
1、简述电⼦政务系统规划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答:a.电⼦政务系统的⽬标,总体结构和发展战略。b.电⼦政务系统建设现状分析。c.对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d,近期发展的计划。
注意事项:(1)考察应⽤需求,做出尽量准确的需求分析(2)要与机构发展总体⽬标相吻合,要分清近期⽬标和长远⽬标(3)能够随环境发展⽽变化,因此规划不宜过细,
(4),电⼦政务规划要重视运营维护环节,在系统建设中应重视咨询服务带来的价值,提⾼规划的质量。氢气压缩机 高压
2、简述电⼦政务系统项⽬建设过程。
答:(1)项⽬准备阶段(2)项⽬启动阶段(3)项⽬采购阶段(4)项⽬实施阶段(5)系统评价阶段
3、在电⼦政务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的管理?
答:1,需求管理2,风险管理3,进度管理4,质量管理5其他管理
1、电⼦政务理论和实践之间究竟是⼀种什么样的关系?
答:电⼦政务理论研究要从实践出发,理论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实践。要根据国家和省市各部门的会议精神来定位电⼦政务的理论研究主题,⼒求理论联系实际,把问题说透,说深防⽌理论脱离实际。
2、我国未来电⼦政务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1,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的理念2,⼤⼒提⾼服务质量3逐渐实现“⼀站式”服务4,政府组织向知识管理转型5,使⽤信息更加平等6,⼤⼒发展电⼦民主
3、如何在资⾦、技术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使我国的电⼦政务建设达到国际⽔平?
答:1,适应⾏政管理体制改⾰需要,不断完善电⼦政务的管理体制机制。2,以“公共服务”为指导⽅针,不断深化应⽤,重点发展以公众为中⼼的服务性电⼦政务。3,⼤⼒加强政府⽹站的服务功能,要把门户⽹站建设打造成电⼦政务建设的重点,4基层政府应⼤⼒发展基于互联⽹的电⼦政务,5⼤⼒推进跨部门协同电⼦政务,促进信息资源共享。6加强电⼦政务的法治环境建设,探索电⼦特⾊电⼦政务建设道路:地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电⼦政务发展道路。7,实施电⼦政务⼈才战略,普
及“⼤集中”地建设思路,精简机构,适当授权,加快电⼦社区的建设。

本文发布于:2023-05-19 07:31: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5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政务   政府   服务   信息   管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