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物资准备
4、物资供应
5、技术措施
6、安全措施
7、附件
1、编制依据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主要包括地下室底板、侧壁和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S6。这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作为一个 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2、工程概况
2.1工程站址:
廊坊信安220kV变电站位于位于霸州市城东21km,信安镇北1.5km。地势开阔,用地性质为林地,地面自然高程5.2m左右(黄海高程),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无不良地质作用,无文物。
2.2主要气候条件:
廊坊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秋高气爽,冷热适宜。廊坊市年平均气温(1971-2000)为11.9℃。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零下4.7℃;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2℃。
3、物资准备
uwb标签序号 | 名称 | 规格 | 数量 | 备注 |
1 | 塑料布 | | 10000㎡ | |
2 | 岩棉被 | 1m×2m | 3000条 | |
3 | 闪光棒苫布 | | 2000王宝连㎡ | |
4 | 测温导线 | 0.5米 | 200根 | |
5 | 防爆钟电子测温仪 | | 2个 | |
6 | 防冻剂 | | 75t | |
| | | | |
4、物资供应
施工使用混凝土、砌筑砂浆
外加剂和保温材料,选用厂家必须是公司指定的合格供应商。4.1外加剂根据冬期施工方案中所选择的外加剂品种,结合市场供应情况,最后提出外加剂使用配方、品种、数量。a. 外加剂用量计划。根据外加剂的使用工程部位,工程量,计算出需用量计划。b. 外加剂的复试。对于市场上销售外加剂,应事先做好复试工作,确保其性能达到技术要求。对单一成分的外加剂,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4.2保温材料冬期施工所用的保温材料要求其保温性能好、价格便宜、就地
取材。必须要求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及满足环保要求。5 技术措施 5.1材料
水泥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选用碎石或卵石,粒径5~30㎜,含泥量≤1%,具
有良好的形状,质地坚硬,细长和片状颗粒不多于10%,不含风化颗粒。细骨料选用中砂,含泥量≤1%,泽均匀、干净,细度模数控制在2.7左右,砂率为30~45%。膨胀剂选用UEA-M复合膨胀剂,起补偿收缩作用。选用细度小、颜浅、含碳量低、质量稳定的优质Ⅰ级粉煤灰以及木钙减水剂,用以降低早期水化热,增强后期强度。
5.2机具
设2台混凝土泵车,每台混凝土泵配3个高频振捣棒。配置12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风刀干燥机5.3施工要点
5.3.1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
5.3.1.1根据规范及图纸要求,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不小于320㎏。水化热控制在T3D≤230kJ/㎏,T3d≤270kJ/㎏。砼中有效含碱总量小于5㎏/m3,氯离子含量≤水泥重量的0.06%。
5.3.1.2施工应进行温度应力计算,混凝土水化热温升控制在50℃以下,大体积混凝土的出罐温度(不宜低于10℃),以确保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
5.3.1.3为满足泵送和施工操作要求,要求混凝土塌落度为 160~180±20㎜。
5.3.1.4混凝土由集中搅拌站运送到现场,时间不得超过0.5h,期间严禁加水。
5.3.1.5混凝土到工地后,要取样测定塌落度,塌落度达不到入泵要求时,根据配合比要求添加高效减水剂,严禁加水。
5.3.1.6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到工地后必须在1h内泵送完毕。
5.3.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5.3.2.1将大体积混凝土分成面积大致相等的作业区,按作业区分层退坡浇筑。
5.3.2.2每作业区浇筑时,严格控制浇筑顺序。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分层浇筑,顺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
5.3.2.3混凝土浇筑按分层退坡前进,振捣棒设前后两排,前排振捣棒振捣浇筑点混凝土,后排振捣棒振捣斜坡处混凝土。在构件边角处,采用振动模板的办法解决构件表面的蜂窝麻面。振捣棒插入点间距不大于40㎝,并插入下层10㎝,每孔振捣时间不宜少于10~15s,不得超过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振捣棒应快插慢拔,使混凝土充分密实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性。
5.3.2.4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出现塑性裂缝,浇筑完成后分三次抹压成型,最后一遍用铁抹子搓平表面,全部过程保证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5.3.2.5混凝土试块留置。试块现场取样,现场制作。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按100m3;一
个工作台班拌制的混凝土不足100m3时,按每工作台班;当在一个单位工程中连续供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m3时,按每200m3。同时混凝土搅拌站亦留置与现场同样组数的试块,以便检测及查问题。
5.3.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5.3.3.1混凝土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混凝土温度降到0℃之前,达到抗冻临界强度,抗冻临界强度一般为设计强度的30%。最后一遍抹压完毕,随退随盖塑料布,随铺棉被,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5.3.3.2侧壁混凝土拆模后及时覆盖1层塑料薄膜,外侧覆盖棉被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5.3.4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
5.3.4.1大体积砼温度计算
基础砼浇筑后三天内部温度将达到最高,故混凝土的温差计算采用三天时的温差。
5.3.4.2测温采用在基础中预埋测温导线的方法,埋置深度分别距板底80cm、40㎝和20㎝,测温采用便携式测温仪。
5.3.4.3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测温内容:混凝土出罐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入模时大气温度、养护温度记录,内外温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