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季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
课题:《茶杯套》
教学目标:
1、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茶杯套,感受线材料和铜片的特点。
2、巩固结、穿、绕、缠、编、抽等编法技术,学会用云雀编制一个茶杯套。 3、理解技术和应用之间的关系、养成热爱劳动技术和生活的积极情感。
直播app推广
教学重点:用云雀结编制茶杯套。
教学难点:运用打结方法编制富有创意的花纹。
教具准备:毛线、铜片、茶杯、剪刀。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感受材质:
1、引导学生观察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茶杯套,感受不同材质所具有的不同功能。 2、用我们已学的中国结编制方法,就能制作出魅力的茶杯套。
二、研究茶杯套底部的编制方法:
1、教师示范:
①根据茶杯的高度确定线绳的长度,一般线绳的长度为茶杯高度的2倍。
②根据铜片的大小,剪下若干段线绳,并运用云雀结绕铜片盘法。
③在距离铜片1.5--2cm处,将相邻的两根线绳打云雀结。
④打完第一圈的结后,接着打第三圈的结,同时保持长度不变。
⑤一次完成所有的云雀结。对扣
⑥用剪刀剪去杯套顶部的多于线绳。
⑦取三根线绳,编结成麻花辫。
⑧将辫子绳穿过杯套的顶部。
2、学生尝试练习:
(1)控制线绳的长度。
(2)杯底的云雀结是否扎实。
三、学习云雀编制茶杯套的花纹:
1、教师示范。
⑴在线绳的不同长度的位置打结.让学生观察菱形花纹的格状是否发生变化。
⑵采用不同的交叉组合.让学生观察花纹是否有幻化。
⑶小杯套的收口。
2.学生尝试练习。
⑴通过线绳的交叉改变花纹。
⑵顺利完成收口。
⑶对个别同学进行指导。
四、编制实践:选择自己喜欢的线绳和图文.编制1只小杯套。
五、茶杯套的展示:
1、在班中展示完成的茶杯套。
2、讲茶杯套在杯子上试一试.再次调整。
3、鼓励学生用小被套盛放各种物品,感受他的使用价值。
六、课堂总结:
课题:奇妙的针法组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棒针编制中的几种基本针法的编制符号.能看懂图样。
2.能依照进行作品的编织、设计、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思维。 3.通过动手编制练习,学生明白通过相同针法的不同组合,可以编织出不同的作品。
教学重点:能看懂样品的使用的针法.按照图示学习编织一种织物。
教具准备:普通绒线。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感受不同的编织:
1.出示毛衣,感受不同的针线编织。
2.想:你曾在那些服饰中见过?
二、学习几种基本织片的编织:
1.上针的平面织法。
A教师示范。
①起针。
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制上针。
③翻至里侧的第2行,编织下针。
④重述上述编法。
B:学生尝试。
①学生一边看图样,一边尝试编制。
②与样品进行比较。
2.起伏编织。
教师示范编法:一行下针和一行上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表侧还是里侧,都是编织下针。
1起针。
2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织下针。
3翻至里侧的第二行,也编织下针。
4重复上述编法,反复编织下针。
学生尝试:棒针2根
学生分小组编织,组长负责指导。
3.双松紧编织:为两针上针和两针下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位于表侧行还是位于里侧行,都是先编织两针上针,再编织两针下针。
教师示范:
1起针。
2先编织两针上针,在编织两针下针。
③按照上述针法,反复编织。
三、学生尝试编织:
1.选择上述一种针法,试着编织一件织品。
2.上下针组合变化的方式还有很多,如单松紧针法.规划针法等。
四、织品展示:
1.展示已经完成的织品。
高攀1v 1h2.可以织成一条围巾。
五、课堂总结:
课题:小钱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织片缝制,装饰,做成一只精美的小钱包,了解编织技术的生活价值。
2.通过动手编织制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激发创作的欲望。
教学重点:利用上节课中完成的织片,通过缝制,装饰,制作一个精美的小钱包。
教学难点:装拎带与缝合织片。
教学过程:
一、作品赏析:
1.出示几件完成的钱包成品。
祛痘除皱美白面膜素2.思考上节课完成的织品的用途。
①想想可以把他制成那些生活中的小饰物。
②想一想他的编织方法是怎样的?
3.揭示主题:小钱包。
利路防水接头二、学生做做:
omap4460
1.编织基本织片:选用自己喜欢的针法.组合编织完成一块基本织片.一般长为20cm宽为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