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保养方法

阅读: 评论:0

玉器保养方法
  玉器保养方法
  我们都知道一块质料上乘的玉石若再佐以精美卓绝的雕刻工艺,那么久远的流传年代非但不能折损它的价值,反而会使它的价值以不可估量的幅度攀升。所以不少人会以保值为目的收藏玉石,甚至想将它作为传家之宝,流传后代。即使是一件普通的玉石饰品,拥有者也总是希望它能长久如新,而不轻易折损它的美丽。这样就关乎于玉石的保养方法,下面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些这主面的小常识。防水袋>家用垃圾桶
  首先我要纠正不少购买者的一个误解,他们认为玉石是坚硬无比不可能磨损的。事实上这世上并不存在永不磨损的东西,即使是被称为“恒永远”的钻石也是会磨损的,所以佩带和收藏时都需要小心维护,避免与硬物接触磨擦。尤其是玉石性脆,碰撞和摔跌都容易导致裂痕甚至破碎,因此摘取存放之间一定要轻拿轻放。另外,一些购买者将玉石饰品不离身的佩戴,也会对玉石造成损害。因为人体的汗酸、皮肤分泌物、洗涤液的酸碱性、厨房的油烟等都会对玉石的光泽起破坏作用。
纸制品加工
  有些喜好玉石摆件的收藏者,喜欢将玉石摆件陈列在强光下发展示玉石的玲珑剔透。但事实是强光下面高温却会大大损害玉石的透明度,时间长了使得玉石变得干涩。如果一定要将玉石放在灯下,就在玉石旁同时放上两杯水,敞开杯盖,用以降温。最好能将玉石保存在阴暗湿润的环境里,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上一次油。上油的方法是,取少量花生油或发油滴在柔软的绒布上,然后用绒布将玉石细细擦试一遍。平时时常用手把玩摩挲玉石,对玉石的光泽润度也是大有裨益的。
  1.玉器要避免阳光的曝晒因为强烈的阳光,会使玉石分子体积增大,从而影响到玉的质地和泽。
  2.避免与硬物碰撞。玉石的硬度虽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裂,有时虽然肉眼看不出裂,其实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
  3.忌化学剂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化学物品越来越多,这些化学剂会给玉石带来一定的损伤,例如各样洗洁剂、肥皂、杀虫剂、化妆品、香水、美发剂等。如若不小心沾上,应及时抹除后清洗,不要让它对玉石产生损伤。
  4.尽可能避免灰尘、油污日常玉器若有灰尘或污辱的话,宜用软毛刷(牙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面,应以淡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污剂。
  5.佩挂件最好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不宜用染布、纤维质硬的布料。这样有助保养和维持原质。
  6.新购玉件一般也应在清水中浸泡几小时后,用软毛刷(牙刷)清洁,然后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再佩带。
机器人吸盘  7.玉佩等悬吊饰物,要注意系绳是否牢固。应经常检查系绳,每1-2年要更换系绳,防止丢失或损伤心爱的宝物。8.定期清洗玉件一般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清洗,按上述方法清洗后要干布擦拭至有光泽即可。
  贝瑞成都礼品事事如意
v型钢  扩展阅读:玉器的鉴定和玉器的保养方法
  玉器的鉴定和玉器的保养方法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社会中,皇帝的一切嗜好、愿望就是天意,皇帝有权力无限地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和各种癖好!宋代宫廷开始仿制古玉器,皇宫中设有玉院,专门生产时用玉器和仿古玉器,南宋高宗时期还曾专门编了百卷《古玉图谱》,详细地描绘了他所占有的古代玉器的纹饰,器形。上行下效,搜觅古玉器、仿制古玉器之风从此大盛。古玩界对于仿古玉有这样的口诀:“唐仿战国,宋仿汉,元仿唐,明仿宋,清乱仿。”这说明仿古早已有,但是这种仿古通常是仿照先前的形制和器形进行制作,与后世的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如宋代,廓外有纹饰的璧并非宋代创始,宋代的玉工其实也不过是仿古而已。廓外有纹饰的璧应始于战国。战国以前的玉璧大多数素璧,偶有一些商代玉璧饰弦纹或龙纹。战国至汉代的玉璧以谷纹、蒲纹和云纹居多,间有螭纹、龙凤纹和花鸟纹的玉璧。后代龙凤纹大都是仿汉代的,镂雕的穿透也是仿汉代的。宋仿玉器始终比不上战国和汉代的雄浑刚劲。清代仿古玉器很多,尤以乾隆与光绪年间较甚。如清代作“介圭”,竟然顶部作凸出圆弧形,即非上端尖起作等边三角形,亦非平顶。清代古玉专家吴大澄所藏的所谓“谷圭”,也是后世的制品。有些背面还有阴线刻的篆体仿古制。另一些清代仿古玉器,浮雕花纹线条均匀突起,十分清楚,与古代用解玉砂等法造成的双勾阳纹与隐起压地完全不同。
  古玉辨伪要点
  玉器之所以要辨伪,因为有些玉器貌似某代作品,而实际上是后人仿作或伪作。仿制古玉始于宋代,此后历代绵延不绝,至清代,尚古之风更将仿古玉制作推向高潮。作伪者的目的是为了赢取利润,以假充真,蒙骗收购者。伪作制作年代从现有实物看,自明代迄今都有。玉器中尽管有仿制和伪作两种,但从鉴定的角度看,都属于辨伪的范畴,其辨识方法也是一致的。鉴别古玉真伪,一定要掌握各时代玉器的玉质、工艺、纹图及沁特点。
  玉器沁辨伪
破拱器  仿造或伪造的古玉,都是想达到与某一年代作品相似的目的。不过仿者尽管手法高明,也仍然会留下某些不同时期各自的风格特点。就古玉的沁来讲,古代玉器,凡出土品,除新疆和田玉等玉制品外,大都有深浅不一的沁,有的其表面甚至已呈石灰质或鸡骨白,有的沁十分丰富,有特殊的美感。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丰富的沁,都是长期形成的,有的已达数千年之久,因此受沁的颜都比较自然,受沁的程度也比较深。伪造古玉者,为达到上述沁的所谓古效果,便用蒸、煮、烧、烤、酸碱浸泡,甚至涂绘颜等手法,摹仿古玉的沁。总之,后仿者和伪造者是以快速法或涂绘法所为,故其各种沁
即使仿得天衣无缝,也只能侵及表面,与古玉自然形成的沁有明显差异。
  软玉类别与鉴识
  软玉简称玉,是我国应用广泛而又历史最悠久的玉料,是仅次于翡翠的名贵品种,按颜可分为自玉、黄玉、墨玉、青玉、碧玉等。白玉是软玉中高档的玉料,比任何一种玉料都细腻滋润,呈白或灰自。白玉的品种大致可依其质分为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象牙白、鱼肚白、鱼骨白、糙米白、鸡骨白等。其中又以细润莹白的羊脂白玉最为名贵,黄玉呈黄、橙或黄刀绿,硬度略高,产出稀少。黄玉颜多为淡,浓者少有:因此以栗黄和蜜蜡黄者为上品,优质黄玉也很珍贵,不次于羊脂白玉。墨玉也称黑玉,呈黑,其黑或为点状,或为云状,或为纯黑之。优质墨玉如同有美丽花纹的上好大理石。青玉是一种较为含混的玉料,呈淡青绿或深闪绿青。其性状如自玉,但不如白玉美。以鲜青绿为优质。碧玉呈绿、深绿或暗绿,少有颜鲜艳者。其质地不如其他软玉均匀洁净,黑斑、玉筋特别明显,以颜鲜明、质地纯正为上品。软玉品种丰富,艳丽多彩,其品质应以质地细腻、纯净坚密、颜鲜艳、无杂质、无瑕斑、无裂纹、无棉柳、块形完整者为优质,其成品抛光面应是油脂光泽,柔和滋润,明亮而无瓷性。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14:37: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41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玉器   保养   沁色   颜色   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