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式水循环系统中的空气排放及注意要点

阅读: 评论:0

闭式⽔循环系统中的空⽓排放及注意要点
0 引⾔
某净化⼯程项⽬,以各类新药实验研发为主,建筑⾯积~9500 m2,其中洁净空调区⾯积~5500 m2,共分 5 个楼层布置,最⾼洁净等级为百级,空调机组共 31 台,多为⼩风量机组,分别设在各⾃需要服务的楼层之内,⽽且有近半数机组设在洁净区域之上的夹层之内。冷冻站及泵房设在地下室,其中冷⽔机组(1320 k W)2 台,低温冷⽔机组 1 台,冷⽔⽔泵分别为 3 台(2 ⽤ 1 备)及 2 台(1 ⽤ 1 备);冷却⽔泵分别为 3 台(2 ⽤ 1 备)及 2 台(1 ⽤ 1 备),另外,冷却塔及空调膨胀⽔箱设在顶层屋⾯露台上。其⼯艺设备 13 台需冷却⽔冷却,并和空调冷冻⽔指标要求相同,故原设计合⽤同⼀冷冻⽔系统。
据业主反映,在实际调试和试运⾏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1.冷冻⽔管内⽔压不稳,压⼒表抖动;
设备防护箱
2.冷⽔机组在⽔温尚未达到设定下限值时就出现⽆故突然停机情况、从⽽造成⼀些房间温度偏⾼;
3.⽔泵进⽔⼝泵压偏⾼;
4.膨胀⽔箱补不进⽔反⽽向上溢⽔;
5.从第 5 层送⽔⼲管顶部放⽓阀引出的透明软管来看,管内有很多⽓泡源源不断,⽆法清除管内空⽓。空调冷冻⽔循环系统图参见图 1。
1 审核图纸、系统排查
通过对该⽔系统图纸的系统审核和⼯程现场及技术夹层内管路⾛向和安装情况检查后,发现有诸多情况存在:⾸先系统⽐较复杂,管路繁多,尤其是将⼯艺设备的冷却系统(共 11 台套)也纳⼊空调冷冻⽔系统,我们认为这是设计中的失误。原因之⼀是⼯艺设备⽔系统和环境空调⽔系统的服务对象不
同,应该严格分开设计,不能混在⼀起考虑。再者,⼯艺设备受空间体积限制,冷却器往往都做得很⼩⽽阻⼒较⼤,这与空调系统是不相同的,因此对供⽔的压⼒要求不同,不能“⼀视同仁”;其次,⼤量空调器设置在洁净区域上⽅的夹层之内,这不仅难免造成空调供⽔和回⽔管路时上时下,⽽且给夹层内检修和维护均带来不⽅便,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顶板漏⽔或顶板踩坏现象;第三,还发现每⼀层的送、回⽔管路中有⼤量的放⽓阀存在,可能是担⼼管路次⾼点过多,管内空⽓不易排⾛⽽为吧。
有些夹层内送⽔分⽀管上和回⽔分⽀管上分别安装了 8 套放⽓阀;我们认为,在送⽔管路中较多的次⾼点多装⼏个⾃动放⽓阀是可以的,但是回⽔管上是禁⽌安装⾃动放⽓阀的,原因后⾯论述;第四,系统补⽔管路偏⼩(Dn25),在注⽔阶段,管路中的空⽓朝顶部排放不畅通,容易憋着留在管道中,从⽽导致了补⽔主管内空⽓跑不出系统,⽽⽔⼜补不进系统。
2 关于出⽔管段和回⽔管段的界定
在设计和施⼯过程中,有些⼈员对⽔系统中的要素了解不深不透,甚⾄对出⽔管道和回⽔管道的界定也是模糊的,造成了不应该发⽣的错误。在此,澄清⼀下相关的常识性问题:在闭式循环的⽔系统中,有⽔泵,有冷⽔机组,有空调机组,有风机盘管,以及各类阀门、过滤器、管道和仪表,可能还有板式或管式换热器等等,所有这些构件的有序组合,形成了⼀个完整的闭式循环的⽔系统。其中动⼒源是⽔泵,⽽冷热源的“负载”或称冷热负荷交换的“接收⽅”是空调器、风机盘管、板式交换器等。由
⽔泵出⼝⾄所有冷热源“负载”⼊⼝的管段均为系统的出⽔管段(或供⽔管段),⽽所有“负载”出⼝⾄⽔泵⼊⼝的管段统称为回⽔管段。
有机合成化学与路线设计3 ⾃动排⽓阀的选⽤
⾃动排⽓阀分为⽴式和卧式两种,参见图 2 和图3。
⽬前,因⽴式⾃动排⽓阀体积⼩,安装⽅便⽽被⼴泛采⽤。其接⼝规格有 3 分、4分、6 分、1 吋等多种,选⽤时应注意⼀下⼏点:
1.根据系统的⽔容积⼤⼩和管路⾛向分布特点选⽤具体规格,⼤系统选⼤规格,⼩系统选⼩规格。
2.⾃动排⽓阀不应单独与⾼位主管相连,⽽需要在排⽓阀和⽔管之间串接同规格截⽌阀或球阀,以免⾃动排⽓阀失灵漏⽔⽽⽆法切断⽔。压铸机料筒的设计
3.同⼀楼层多个次⾼点安装排⽓阀时,采⽤规格和特性相同的⾃动排⽓阀。
4.⾃动排⽓阀顶部的防尘帽在系统启⽤后,应拧松不可拧紧,以免失去⾃动排⽓的作⽤。
4.1 数量选定⽅法
⾃动排⽓阀的使⽤数量宜适中(太多太少均不好!),能较容易排出系统中的空⽓即可。⽐如,在简单空调⽔系统中,主管道最⾼⽔平部位放⼀个⾃动排⽓阀即可。⽽若有多个次⾼点且管路⾼低翻转较多时,可多设⼏个排⽓阀,避免⽓阻堆积。⼀般来说,⼩系统或简单系统,从注满⽔,⽔泵开启到管内空⽓基本排出(系统趋于稳定),⽤时应该在1h~2h 以内是⽐较正常的。⽽对于像本例这样,负载数量很多,管道上下翻转严重的情况,系统在注满⽔边运⾏边排⽓直⾄系统趋于稳定的正常时间应该在 24h 以内仍属于正常。若明显超过该时长,则应该考虑增加排⽓点位,不能马虎!否则,不仅下⼀次空调⽔运⾏周期到来时,还会出现相同的不良情况,⽽且会影响系统换热效果和设备及管路的使⽤寿命。
4.2 安装位置确定
安装位置同样有⼏个要求务必遵守:
1.⾃动放⽓阀只能安装在系统出⽔(供⽔)管段之上,⽽千万不能安装在回⽔管段之上。原因是回⽔管段可能会出现负压⽽导致室外空⽓通过排⽓阀的排⽓孔倒灌进空调⽔系统,造成系统内空⽓增加并挤压管内空间,出现的现象是系统内的⽔通过膨胀⽔箱外溢,系统运⾏变坏。(本案例中空⽓排不出去就是这个原因)。
2.安装⾃动排⽓阀时需串接同规格球阀或截⽌阀,便于应急之⽤。
3.受浮筒结构限制,⾃动排⽓阀接⼝安装时,只能上接⽽不允许侧接或下接。
4.对于上下翻弯较多的管路,可在较粗的⼲管⾼点位处加装⾃动排⽓阀。
5.为了便于排⽓,设计时除了适当加粗补⽔管以外,还可以在最⾼位的膨胀⽔箱补⽔出⼝旁加装⾃动排⽓阀(参见图 4和图 5)。ddtsf
5 膨胀⽔箱出⽔管径及系统接⼊点的选择
5.1 系统补⽔接⼊管径选择
系统补⽔接⼊管的管径的确定需要考虑⼏⽅⾯因素:
1.系统管内⽔容积量,系统⼤,管径粗,则补⽔管径也相应要粗⼀些,管径太⼩将影响系统注⽔时间;
2.考虑到系统注⽔时能兼顾系统内空⽓的顺畅排出(如选择 Dn50 或 Dn65 的管径)。⼀般情况下,系统从管内全部是空⽓,置换到管内全部是⽔,空⽓最顺畅排出的点位就是⾼位安置的膨胀⽔箱的底
部的补⽔⼝。在操作上要保证补⽔初始阶段直⾄系统补满⽔之前,膨胀⽔箱内始终是空的。只要不采⽤先灌满⽔箱再向系统注⽔的错误⽅法,就可以避免管内排⽓的阻塞情况发⽣。原因是外系统引来的⼊⽔⼝管径⼀般在 Dn15~Dn32 之间,⽽膨胀⽔箱进⼊闭式⽔系统的管径为 Dn50~Dn65,外部供应的⽔源源不断流⼊系统的同时,系统内的⽓、⽔流动是畅通的。⼀般情况下可以考虑膨胀⽔箱的出⽔管径⽐进⽔管径⼤ 2 档即可。屋面天窗
5.2 系统污⽔排放管⼝径的选择
为了避免在放⽔上浪费更多的时间,可适当加⼤系统污⽔排放管的⼝径,以缩短放⽔时间。通常可以这么选择:若系统放⽔时间设为系统注⽔时间的 1/2~1/4,则排⽔⼝径只要看外⽹进⼊膨胀⽔箱的⼊⽔管经,放⼤ 1~2 档即可。值得⼀提的是,很多操作⼈员喜欢在系统运⾏中打开排污阀想看看⽔质情况,这在单层循环系统中是错误的做法,⽽应该在停机停泵的条件下,少许开启排污阀进⾏观察。
5.3 系统补⽔接⼊点的选择v
对于多层⽔系统的补⽔接⼊点,重⼒式⾼位膨胀⽔箱,除了底部⾼度应⾼于回⽔最⾼点 2m 以上外,应该直接接⼊垂直回⽔主管,不要借⽤⽀管和其它回⽔⽔平接管,以保证注⽔时的⽓道畅通。若 DN50RO water L 系统采⽤定压⾃动补⽔装置时,同样应考虑注⽔时的排⽓:在回⽔主⽴管的顶部引⼀根放⽓管⾄屋⾯或最⾼点以上的可操作处,并安装截⽌阀
装置时,同样应考虑注⽔时的排⽓:在回⽔主⽴管的顶部引⼀根放⽓管⾄屋⾯或最⾼点以上的可操作处,并安装截⽌阀或球阀。
6 多层系统注⽔⽅法
在闭式⽔系统中,多层系统注⽔是有要求和有⽅法的,这些要求和⽅法能帮助在往密闭系统注⽔中,⽐较顺利地将系统内的空⽓置换出去。然⽽,很多情况下,操作者没有这⼀理念或根本没有往这⽅⾯想,若系统涉及五层,则就将所有楼层的⽔阀统打开,甚⾄将屋顶的膨胀⽔箱先放满⽔,然后再打开⽔箱下⾯的系统补⽔阀,往系统内灌⽔,这些操作都是错误的。
6.1 分层注⽔
对于多层供⽔的⽔系统⽽⾔,当系统安装完成并符合基本条件和要求(除了动⼒站内排⽔阀关闭、机房空调机组排⽔阀关闭外,还需将通往底层以外的每⼀层的主进⽔阀和主回⽔阀关闭,除此之外的系统中的其它阀门处于全部打开)后就可以准备注⽔了。注⽔时⼀般情况下需要不少于 2 ⼈的配合(楼⾯补⽔点 1 ⼈,下⾯操作层 1~2 ⼈并⽤对讲机保持联系),膨胀⽔箱的进⽔阀打开后,操作⼈员应始终关注箱内底部的出⽔⼝(系统补⽔⼝),不能满溢,若出现了满溢现象,则说明最底层的管内空间已注满了⽔,关闭膨胀⽔箱的进⽔阀,并可以通知下⾯⼈员,开启次底层的主进⽔和主回⽔阀门,进⾏下⼀轮注⽔。底层操作⼈员应守住该层的横向主管最⾼位的两个放⽓⼝,当空⽓排完出⽔时,⽴刻
关闭截⽌阀或球阀。同时注意如下操作:
a.供⽔管路放空端装上⾃动排⽓阀;
b.回⽔管路放空端⽤密封材料进⾏封堵。同样⽅法进⾏ 2 层、3 层、4 层…的注⽔流程,直⾄注满膨胀⽔箱的上位线为⽌。采⽤定压补⽔装置对⽔系统的注⽔⽅式与上述相似,不再重复。
6.2 敲击法排⽓
条件允许,在注⽔过程中以及⽔泵开启试运⾏初期,可安排⼈员对主要管道进⾏敲击,对系统的畅通很有帮助,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应该⽤⽊棍敲击,切不可⽤钢管“硬碰硬”。建议⼯程施⼯顺序将⽔系统的密性试验、强度试验、换⽔运⾏排⽓等做完后再进⾏管道的保温,这样做利多弊少。
7 结语
⼀个“负载”点位较多、系统较⼤的空调⽔系统,若初次运⾏出现软故障,不能正常运⾏,其涉及到的原因是⽅⽅⾯⾯的。其中,管内⼤量空⽓没有排放⼲净占了相当⼤的⽐例。本案例所出现的问题,其突出原因有两点:
1.错误地将⼤量的⾃动放⽓阀安装在各楼层的回⽔管段之中,形成了慢性的向系统内漏⽓的现象;
2.膨胀⽔箱引⼊系统的补⽔管管径太⼩(Dn32),⽽且灌⽔时先将膨胀⽔箱放满了⽔再向系统注⽔,造成了系统补⽔时管内空⽓难以排出的情况。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13:5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41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系统   空调   管内   管路   出现   情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