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汽车制动距离测量与计算

阅读: 评论:0

湖南农机
2013年7月
制动拖印
发生交通事故时,多数情况下驾驶员都会采取制动措施。制动过程中,从开始制动到制动力达到最大值时有一个过程。随着制动力的增加,车轮从自由滚动到彻底抱死,留在路面上的轮胎印迹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即由滚印到压印再到拖印的过程。制动拖印就是指制动力达到一定值时,车轮不能自由滚动,沿着行进方向作出纯滑移运动留在路面上的痕迹。事故发生后,对汽车制动距离的测量与计算主要是根据制动拖印的测量结果。
2  制动拖印的认定
空调消声器制动拖印的认定可分为拖印始点和拖终点的认定。拖印终点的认定比较简单,而拖印始点的认定却十分困难,因为痕迹中边滚边滑的压印和纯滑移的拖印十分相似,肉眼一下子很难区别,压印又在拖印的前方,两者一前一后,因此必须科学,准确地认定。
2.1 制动拖印始点的认定方法
制动拖印始点的认定方法有以下4种:
(1)在离开拖印一小段距离的一个低角度上,与拖印站成一条线来观察拖印的始点。拖印的始点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轮胎花纹消失,二是痕迹的颜明显地变暗。根据这两个特征可以确定始点,即颜明显变暗的反向为拖印的始点。
2)路面上若有明显的、连续的、较长的刮痕,刮痕起点就是拖印的始点。原因是部分坚硬物如石块或其它东西会嵌入在轮胎缝隙中,也有可能是轮胎补丁或磨损,车轮抱死后,在路面滑移。轮胎上有特征的部分会在路面上留下痕迹,从而在
拖印上留下明显特征。确认的标准必须是连续、较长的刮痕,边滚边滑时产生的刮痕则是间断、不连续的,只有完全滑移时,才会产生明显的、连续的较长的刮痕。
(3)若车辆前后轮距相同时,前后车轮拖印可能局部重叠。重叠处痕迹加深,前轮拖印始点在重叠部分的起始点。(4)无法确定制动拖印的始点时可用放大镜来观察。路面上若有模糊、细碎的、较长的刮痕时,刮痕的起点就是拖印的始点。这是因为一般的路面上都会积聚砂粒,路面上的小砂粒被滑移的轮胎推碾,自然会在承受体路面上留下明显或不明显的刮痕,只要细心观察或借助放大镜等工具,一般都能发现这些痕迹物证。当然轮胎边滚边滑状态出现压印时也会留下砂粒刮痕,但这些刮痕很短,而且是断续的,它与拖印产生的砂粒刮痕有质的区别。2.2制动拖印终点的认定
制动拖印的终点比较容易认定,可由以下方法确认:(1)若是原始现场,车辆未离开时,制动拖印的终点就是轮轴中心在路面上的投影点,即轮胎接地点。(2)若是原始现场,只要车辆碰撞,一般发生位移。例如侧滑、翻车、掉头、坠车、前移等。轮胎的痕迹往往会在地面形成突变点,该突变点便是拖印的终点。
(3)若车辆已离开现场,当制动拖印一端有清晰的压印时,毫无疑问,另一端便是拖印的终点。当然,这是拖印终点的方向。一般情况,痕迹明显、较暗、较深的尾端或嘎然而止处便是拖印的终点。
(4)可利用拖印附近的立体痕迹来认定制动拖印的终点。这是因为当车辆紧急制动停在道路上一瞬间,车辆往往有一个往前的惯性冲力,并产生较强震动。这时,轮胎花纹沟内的积聚物沙土、粉末,轮辋上的泥土、铁屑会自动脱落,从而形成立体痕迹,当车辆离开现场时,可以利用这种立体痕迹来确定拖印的终点。
弹簧鞋
交通事故中汽车制动距离测量与计算
付晓红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21)
摘要:在交通事故处理中,汽车制动距离的测量与计算是处理交通事故现场取证与责任鉴定的重要参考依据。文
章在分析制动拖印的认定与测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交通事故;制动距离
中图分类号:U4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320(2013)07-0070-01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vehicle braking distance in traffic accidents
FU Xiao-hong
(Xiangyang Auto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Xiangyang,Hubei 441021,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traffic accidents,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vehicle braking distance is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evidence and responsibility identification in traffic acciden
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brake drag printed and analyzes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braking distance.
Keywords:accident;braking distance
收稿日期:2013-06-02
作者简介:付晓红,男,讲师,研究方向:机械自动化。
(下转第72页)
湖南农机HUN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第40卷第7期·学术
Vol.40  July.7
2013年7月
July.2013
湖南农机
2013年7月
3 制动拖印的测量
3.1连续制动拖印的测量
(1)如果拖印是直线,应测量拖印始点到终点的长度,测量始、终点到路右边(通常是按本车方向定左右)的距离,相对于其它车辆、重要痕迹、散落物的位置尺寸。肇事逃逸现场还要测出拖印的宽度,越过中心线的,还要测量越线车辆到中心线的距离,测量中应注意,双黄线、白实线应该取中心点测量。
2)如果拖印是曲线的,除测量其始、终点到路右边距离外,还应当在拖印的中部再增加两个测量点进行测量。弯曲的拖印,用软皮尺沿着曲线逐段测量长度。
(3)拖印是折线的,例如有突变点,除按上面讲的方法测量外还要增加突变点到路右边的距离和突变点到拖印终点和始点的距离。
(4)如果各车轮留下的拖印长度不一致且差别较大时,应分别进行测量。
3.2 断续制动拖印的测量
(1)由于车轮受不平的路面冲击造成制动跳动或制动毂
不圆引起的拖印断续,通常间隔距离很近,这时应作为连续痕迹来测量。
(2)当拖印断续间隔较长时,一般是驾驶员间接制动所致,应分别测量每段拖印长度,然后相加得出拖印总长度。
4  制动距离的计算
汽车行驶时驾驶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止,所需要的最短行车距离,称为停车视距。
停车视距由三部分组成:驾驶员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S 1,开始制动汽车到汽车完全停止所行驶距离S 2(制动距离),再加安全距离S 0(5~10m
)。按下式计算:S t =S 1+S 2+S 0=(u 1t /3.6)+u 12/(254φ2)+S 0
双人雨披式中:t 为驾驶员反应时间,因人而异,可通过实验测得;
φ2为路面与轮胎之间的纵向摩阻系数,因轮胎、路面、制动等条件不同而异,计算停车视距一般按路
面潮湿状态考虑,可查表得到;u 1为行驶速度。当设计速度为120~80km/h 时为其85%;当设计速度为60~40km/h 时为其90%;设计速度为30~20km/h 时为其100%。
由此可见,轴线的直线度误差允许值t 随轴的实际尺寸
的变化而变化,允许用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补偿其形位公差;其变化规律见图2动态公差图。
图1中右上部垂直度位置公差框所示为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零形位公差是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为关联要素的特例,即被测要素在最大实体状态下规定位置公差值为零,在此情况下,被测要素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就是最大实体尺寸,要求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尺寸,即用最大实体边界控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并且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尺寸。其含义为:当外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时,其轴线对基准面B 的垂直度误差为零;当外尺寸偏离最大实体状态时,其轴线对基准面B 的垂直度误差不为零,其大小由尺寸公差的补偿;当外尺寸为最小实体尺寸时,其轴线对基准面B 的垂直度可从尺寸公差中获得最大补偿,即c0.04见图3。
准14.96
准15
机器人模型制作
t/mm (垂直度)
0.04
da/mm
准14.96
准15
da/mm 0.05
0.09t/mm
(同轴度)图3 垂直公差图
图4 同轴度公差变化
(2)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基准要素是确定被
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基础,其本身可以采用独立原则,也可以采用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或其它相关要求。图1中右上部同轴度位置公差框所示为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基准要素本身采用独立原则,其含义为:被测轴、基准轴均为最大实体尺寸时,基准轴线A 不浮动,被测轴的实际轮廓不
超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MV=c15.05 ;当被测轴、基准轴为最小实体尺寸时,基准轴线A 允许的偏移量达最大值c0.06,被测轴相对基准轴的同轴度误差达最大,其值为:c0.06+c0.05=c 0.11;当被测轴为最小实体尺寸,基准轴为最大实体尺寸时,被测轴的同轴度由被测轴的尺寸公差和被测轴的位置公差合成,其值为:c0.04+c0.0=5c0.09,在这种情况下,基准轴线不浮动。被测轴的同轴度公差变化情况见图4。干涉光刻
3测量和控制最大实体要求下极限尺寸的方法
在最大实体要求下,零件的被测要素由最大
(小)实体尺寸,最大实体实效尺寸3个极限尺寸控制。最大、最小实体尺寸控制零件的局部实际尺寸,是独立要素,不受形位公差影
羽毛球拍穿线机
响,用两点法即可测量;而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是边界尺寸,它控制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由于它存在于被测要素的实体之外,所以对于批量生产的零件,应使用位置量规进行测量。通过控制被测要素的边界和方位的方法,达到同时控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的目的。当然,对于小批量生产或大体积的零件,还需分别测量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上接第70页)72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10:3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39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拖印   制动   尺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