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确定后,主要检验混凝土混合料的___与___是否满足要求。
3. 若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坍落度不满足要求,应保持_______不变,适当增加或减少_________ 的用量。
4.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的四项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
流(H)5. 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选择水灰比的依据是水泥混凝土的____与____。
管路接头6. 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___,___,___,它可用___或___来表示。
声波识别
7. 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愈大,则流动性____;若维勃稠度愈大,则流动性____。
8. 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设计方法有______和______,其中混凝土的设计强
9. 常用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四种类型。
10. 试验测得两组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值为:
A. 24.2MPa 23.4MPa 25.3MPa
B. 16.1MPa 22.3MPa 22.0MPa
则A组抗压强度为___,B组抗压强度为___。
11.保证水泥混凝土的______是提高耐久性的重要环节,现行规范中对水泥混凝土耐久性主要从________和_______两方面控制。
12. 水泥混凝土按流动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3.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以边长为______的立方体试件在温度______,
相对湿度_____的养护条件下,养护_____天后,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来表示的。
14. 水泥砼粗集料筛分试验过程中,筛上剩余总质量与筛分前总质量相差不得超过___。
15. 请将同一集料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表干密度按数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6. 水泥砼粗集料中,针状颗粒是指长度大于_________的颗粒,片状颗粒是指厚度小于_________的颗粒。
17.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用量占_____的百分率,它主要影响混凝土的____性。
18. 水灰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19. 集料中不同粒径互相搭配的关系称为颗粒级配。一个良好的级配,要求____最小,同时____也不大。前者的目的是要使集料本身最为____;后者的目的是___。
20.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表示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21、水泥混凝土按表观密度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22、混凝土的工作性可通过_____、_____和_____三个方面评价。
23、我国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的试验方法有_____和_____两种方法。
24、混凝土的试拌坍落度若低于设计坍落度时,通常采取_____措施。
25、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四类。
26、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通过_____、_____两个方面控制混凝土的耐久性。
27、混凝土的三大技术性质指_____、_____、_____。
28、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两种。
29、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满足_____和_____的要求。
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为_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完成。
3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依据_____划分的。
3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要依据砂石的_____进行折算。
33、建筑砂浆按其用途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34、砂浆的和易性包括_____和_____。
35、砂从干到湿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状态。
二、选择题
1.在满足和易性要求的条件下,水泥砼的砂率应尽量选择( )。
A 大值或小值 B 大值 C 小值 D 接近30%的值
2.在满足强度与耐久性的前提下,水泥砼中的水灰比应尽量选择( )。
A 接近1的值 B 大值 C 小值 D 接近0.5的值
3.若将水泥砼中的砂由中砂改为细砂,则砂率应( )。
A 减小 B 增加 C 不变 D 增加或减小
4.根据和易性试验结果调整得到的能满足和易性要求的配合比称为水泥砼的( )配合比。
A 初步 B基准 C 试验室 D工地配合比
5.根据强度试验结果调整得到的能满足力学性要求的配合比称为水泥砼的( )配合比。
A 初步 B基准 C 试验室 D工地配合比
6.道路混凝土的设计指标为( )强度。
A 立方体抗压 B 轴心抗压 C抗折 D 劈裂抗拉
7.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参数为( )。
A 强度、水灰比、用水量 B 水灰比、用水量、砂率
C 强度、水泥用量、砂率 D 水灰比、水泥用量、强度
8中继机.水泥砼配合比设计时砼强度复核是根据( )进行标准养生试验确定需要的配合比。
A 三组不同用水量,即初步计算出的用水量,另两组增加或减少10㎏成型试件
B 三组不同水泥用量,即初步计算出的水泥用量,另两组增加或减少50㎏成型试件
C 三组不同水灰比,即初步计算出的水灰比,另两组增加或减少0.05成型试件
D 三组不同用水量,即初步计算出的用水量,另两组增加或减少2㎏成型试件
9.水泥砼强度等级由( )强度确定。
A 立方体抗压 B 轴心抗压 C抗折 D 劈裂抗拉
10.水泥砼拌和物物用水量选择应由( )决定。
A坍落度、粗集料最大粒径、粗集料表面特征
B 坍落度、粗集料最大粒径、砂率和粗集料表面特征
C 坍落度、粗集料最大粒径及表面特征、砂率、外加剂或掺和料
D 坍落度、粗集料最大粒径、砂率
11.水泥砼拌和物坍落度选择时应考虑( )等方面。
A结构尺寸、结构布筋情况
B 结构尺寸、结构布筋情况、施工方式
C结构部位、结构最小尺寸、施工捣实方式、结构布筋情况,
D结构部位、使用材料、施工方式、布筋情况
12.水泥砼坍落度试验中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在( )s内完成。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13.水泥砼坍落度试验中,混凝土应分( )层装进坍落度筒中。
A 2 B 2 C 3 D 4
14镀镍钢带.水泥砼坍落度试验中,每层砼应插捣( )次。
A 10 B 15 C 20 D 25
15.若某水泥混凝土中加入了3%的减水剂,则该砼中减水剂的质量是( )质量的3%。
A 水泥 B 水 C 集料 D砼
16.相同条件下,碎石砼比卵石砼流动性( )。
A大 B小 C 一样 D无法比较
17.对水泥砼流动性起决定作用的是( )。
Atbase砂率 B水泥用量 C用水量 D 水灰比
18.水泥混凝土用砂,应尽量选择( )。
A 粗砂 B 细砂 C 级配良好砂 D 粒径比较均匀砂
19.普通水泥砼轴心抗压强度Ra与立方体抗压强度R两者的关系是( )。
A Ra< R B Ra ≤ R C Ra > R D Ra = R
20.对水泥砼强度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集料强度 B水泥用量 C用水量 D 水灰比
21.对水泥砼耐久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砂率 B水泥用量 C用水量 D 密实度
22.采用蒸汽养护水泥砼,主要是为了( )。
A 提高强度 B提高和易性
C 减少变形 D提高耐久性
23.在普通砼中加入引气型外加剂的目的是( )。
A 生产轻混凝土 B提高保温、隔热性
C 制成高强度砼 D提高抗冻、抗渗性
24.水泥浆在水泥砼硬化前后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
A润滑和胶结 B胶结和填充 C润滑和填充 D 胶结和流动
25.若砼拌和物保水性不好,在下列措施中可采用( )。
A提高水泥强度等级 B增加水泥浆数量 C增加用水量 D 改变砂率
26.采用100×100×100(mm3)的砼试件测定砼强度时,最后算出的平均强度换算成标准强度,其换算系数为( )。
A 0.9 B 0.95 C 1.00 D 1.05
27.在保证水泥用量及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掺用减水剂,由于减少了( ),从而提高了砼强度。
A水泥量 B用水量 C集料量 D 流动性
28.在砼浇筑就及运输过程中,不致产生分层离析,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称为混凝土拌和物的( )。
A 保水性 B 粘聚性 C 耐水性 D 流动性
29.快速测定砼的抗冻性可采用( )饱和溶液浸泡。
A NaCl B Na(OH)2 C Na2CO3 D Na2SO4
30.下列措施中,可提高水泥混凝土强度的是( )。
A 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数量 B 保持水灰比不变,加入减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