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请把答案填在题目的横线上,共20空)
1. 材料的密度是指在 绝对密实 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 一般情况下,若材料孔隙率越大,则其表观密度 越小 ,
强度越低。
3. 材料的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堆积体积中, 固体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堆积 体积所占的比例。
4. 随含水率的增加,材料的密度 不变 ,导热系数 增加 。
5. 同一组成材料,其孔隙率大,则强度 低 、保温 好 、表观密度 小 。
6. 材料的孔隙水饱和系数是指材料的 吸水饱和的孔隙体积 与材料的孔隙体积之比,其值越大,则抗冻性 越差 。
7. 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能经久不变质不破坏,而尚能 保持原有 的性能。
8. 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 长期水的(吸水饱和) 作用下不破坏, 强度 也不明显下降的性质。
9. 材料的耐水性以 软化 系数表示,其数值越大,则材料的耐水性越 好 。
10. 材料的抗冻性是指材料在 吸水饱和状态下 ,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不明显下降的性质。
11. 若提高材料的抗冻性,应增加 闭口 孔隙,减少 开口 孔隙。
12. 材料的抗渗性是指材料在 压力水 作用下抵抗渗透的能力。
13. 憎水材料与亲水材料相比,更适宜做 防水 材料。
二、单项选择题:(请把选择的答案填在题目题干的横线上,共10空)
1. 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存在下列关系 A 。
A) >> B) >> C) >>
2.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 B 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A)绝对密实 B)自然 C)堆积 D)饱和面干
3. 粉状或散粒状材料的堆积密度是以材料的重量除以材料 A 体积求得的。
A) 堆积态状下的 B) 绝对密实的
C) 放入水中排开水的 D) 自然状态下的
4. 对相同品种,不同表观密度的材料进行比较时,一般表观密度小者 A 。
A) 强度较低 B) 强度提高 C) 比较密实 D) 空隙率较小
5. 同种材料,在孔隙率增大时,以下 C 增强。
A)抗冻性能 B)耐久性能 C)吸音性能 D)隔音性能
6. 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则 A 。
A) 表观密度一定小 B) 吸水率一定大
C) 导热系数一定小 D) 强度一定大
7. 孔隙水饱和系数KB = 1时说明 B 。
A) 孔隙全部为封闭的 B) 孔隙全部为开口的
C) 孔隙中封闭与开口各占一半
8. 材料的软化系数越大,则其 A 。
A) 耐水性越好 B) 耐水性越差 C) 抗冻性越好 D) 抗冻性越差
9. 通常,材料的软化系数为 A 时,可以认为是耐水的材料。
槭叶铁线莲A) > 0.85 B) < 0.85 C) = 0.75
10. 当材料的润湿边角为送煤气罐 A 时,称为憎水性材料。
甲烷制氢A)> 900 B)≤ 900 C)00
五、计算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和第三题各5分)
1. 干燥的石材试样重500g,浸入水中吸水饱和后排出水的体积为190cm3,取出后抹干再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200cm3,求此石材的表观密度、体积吸水率和重量吸水率。
表观密度=500/190=2.63g/ cm3
吸水体积=200-190=10 cm3
体积吸水率=10/200*100%=5%
按水的密度为1.0g/cm3算,则吸水重量为10/1.0=10g
重量吸水率=10/500*100%=2%
2. 已知混凝土用卵石的表观密度 0'= 2.7g/cm3,干燥状态下的堆积密度1580kg/m3,试求卵石的空隙率。
P’=(1 - ρ3/ρ2)*100%=(1 –1580/2.7*1000)*100% = 41.5%
3. 干燥的石材试样重964g,浸入水中吸水饱和后排出水的体积为370 cm3,取出后称得重量为970g,磨细后烘干再浸入水中排出水的体积是356cm3。求:(1) 该石材的密度和表观密度;(2) 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
(1)密度=964/356=2.71g/cm3
表观密度=964/370=2.61 g/cm3
(2)吸水质量为970-964=6g
按水的密度为1.0 g/cm3计算,
则开口孔体积为6 cm3
闭口孔体积为370-356=14 cm3
故开口孔隙率为:6/(370+6)*100%=1.6%
闭口孔隙率为:14/(370+6)*100%=3.7%
二、无机胶凝材料
一、填空题 (请把答案填在题目的横线上,共80空)
1. 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但能在 空气中 硬化,而且能在 水中 硬化,并 保持 和 发展 其强度。
2.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 空气中 硬化,也只能在 空气 中保持或继续发展其强度,如 石膏 、 石灰 和 水玻璃 是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 3. 石灰浆体在空气中硬化是由 干燥(结晶) 和 碳化 两个过程来完成的。
4. 为保证石灰完全熟化,石灰膏必须在储灰坑中保存两星期以上,这个过程称为 陈伏 。
5. 石灰消解后要陈伏 14 天以上,这是为了 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6. 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 热 ,体积发生显著 膨胀 ;石灰硬化时放出大量 水分 ,体积产生明显 收缩 。
7. 建筑石膏一般用作内墙板是因为它的 绝热保温 温湿度控制系统、 吸音防火 性能好。由于 耐水性 和 抗冻性 性能差,不宜用作外墙装修。
8. 建筑石膏的化学成分是 β- CaSO4·0.5H2O ,凝结硬化后的石膏具有孔隙率 大 ,表观密度 小 ,导热性 差 ,凝结时间 短 ,凝结时体积略有 膨胀 等性质。
9. 生产水泥时掺入石膏是为了调节水泥的 凝结时间 。 10. 硅酸盐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是 硅酸三钙 、 硅酸二钙 、
铝酸三钙 和 铁铝酸四钙 。
11.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水化产物有 水化硅酸钙 、 氢氧化钙 、
水化铝酸钙 、 水化铁酸钙凝胶 、 水化硫铝酸钙 ,其中能引起溶出性侵蚀是 氢氧化钙 。
12. 硅酸盐水泥主要熟料矿物放热量及放热速度的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 C3A 、 C3 S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 C4AF 和 C2 S 。
13. 降低硅酸盐水泥水化物中的 水化铝酸钙 和 氢氧化钙 可提高硅酸盐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的性能。
14. 降低硅酸盐水泥矿物组成中的 C3A 、 C固体增塑剂3 S ,提高硅酸盐水泥矿物组成中的 C2 S 、 C4AF ,可制得低热大坝水泥。
15. 水泥粉磨得越细,水泥的水化速度 越快 ,强度 越高 ,放热量 越大 ,在空气中硬化时体积收缩 越大 。
16.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主要由其 C3A 和 C3 S 矿物产生 ,其中 C3A 矿物的单位放热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