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体内药物分析》习题集
一、 名词解释
1. 反相HPLC
答:即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HPLC。
2. ODS
答:即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常用反相HPLC的固定相。
3. 荧光光谱
答:以发射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作的图。
4. 激发光谱
答:以激发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作的图。
5. RSD
答:相对标准偏差,即精密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6. 一相代谢
答: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
7. 二相代谢
答:指药物在体内的结合反应,包括: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酯化、甲基化、乙酰基化、氨基酸缀合、谷胱甘肽缀合等。
8. 检测限
答:表示药物的最低可测度,不必定量,通常以S/N=2~3倍时被测药物的绝对量表示。
9. 定量限
答:集束天线表示药物可定量测定的最低量,须符合一定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常以标准曲线最低浓度点来确定,或以 S/N=5~10确定。
10. 血清
答:全血经离心后的上清液。
11. 血浆
pinset
答:全血加抗凝剂(肝素等),经离心后的上清液。
12. 自制纳米胶带教程酶免疫分析
答:酶免疫分析是在放射免疫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分析方法,以酶代替同位素来标 记药物,酶与底物、辅酶等反应后引起吸收光谱变化而被检测。
13. 手物
答:分子结构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即手性中心)的药物称为手物。
14. TDM
答:药物监测,为英文“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的缩写。
15. 冷冻
答:指-20℃及以下温度。
16. 人工抗原
答:全称为人工完全抗原,将药物等小分子半抗原与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物质经人工合成而得,具有免疫原性。
17. 生物转化
答:主要指体内代谢反应。
18. 提取回收率
虚拟试衣技术答:指药物加入到生物样本中经前处理后测得的量与理论加入量的比值。
19. CYP1A2
答:细胞素P450 1族A亚族第2个酶基因。
答:即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各组分之间的迁移速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液相分离技术。
二、 填空
1. 气相谱法中常用的检测器有 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氮磷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MS 等。 2. 分析方法认证的主要指标 线性范围、 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灵敏度、 稳定性 等。
3. 600x22助燃剂在毛细管电泳中,驱动荷电物质前进的两个重要作用力是 电泳流 和 电渗流 。
4. 手性HPLC法常用测定方法有 手性试剂衍生化法、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手性固定相法。
5.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 干扰杂质多,样品量少浓度低,不能再度获得完全相同的样品,
要有一定的仪器设备、工作量大 等。
6.精密度的表示方法有 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相对标准差(RSD) 等。
7. 紫外光谱法消除干扰的方法有 差示光谱法、导数光谱法、双波长法 等。
8. 液相谱中常用检测器有 紫外检测器(可变波长、二极管阵列)、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MS 等。
9. 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有 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谱,毛细管凝胶谱,毛细管等电聚焦,毛细管等速电泳,移动界面毛细管电谱 。
10. 常用生物样品有 血样(血浆、血清、全血),尿样,唾液 等。
11. 常用去蛋白的方法有 蛋白质沉淀法(加蛋白质沉淀剂,如:三,高氯酸,Zn2+,Cu2+ ,硫酸铵,氯化钠,甲醇,乙腈,丙酮等)和组织酶消化法(加蛋白水解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枯草菌溶素等) 。
12.抗血清的鉴定指标有 特异性,活度和滴度 。
13.反相HPLC法常用流动相有 甲醇-水,乙腈-水,四氢呋喃-水 等。
14. 生物样品中药物与代谢物的提取方法有 液-液提取和液-固提取 等。
15. 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有 机体因素(生理因素、遗传因素、病理因素)、药物因素(剂型、手物相互作用)、环境因素(药酶诱导剂、抑制剂、大气污染、饮食) 等。 16. 影响液-液提取的因素有 浮游生物网 水相pH 值、提取溶剂和离子强度 等。
17. 在放射免疫分析中,结合物与游离标记物的分离方法有 沉淀法、吸附法、固相法、差速迁移法、双抗体法 。
18.常用联用技术有 LC-MS,GC-MS,GC-GC,HPLC-HPLC,GC-HPLC,免疫分析-HPLC 等。
19.GC-MS中常用离子源包括 电子轰击、化学电离、负离子化学离子化 等。
20.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包括 光谱法(比、紫外、荧光),谱法(HPLC、GC、GC-MS、LC-MS),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 等。
三、单选题
1. 高效液相中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的称为( A ).
A. RP-HPLC B. HPTLC C. NP-HPLC
D. LLPC E. HPCE
2. 尿中及乙酰的比测定是利用( B )专属反应(KCN-氯胺T反应)
A B乙酰 C及乙酰
D异烟腙 E 异烟酸
3. 放射免疫法与荧光免疫法的区别在于( D )
A抗体不同 B亲和力不同 C标准抗原不同
D标记物不同 E 原理不同
4. 引起药物氧化代谢的主要酶是( D )
A氧化酶 B 硫酸酯酶 C脱氢酶
D细胞素P450 E葡醛酸转移酶
5. 药理作用强度与下列哪一项最相关( C )
A 血液浓度 B 摄入量 C 血液中游离药物的浓度
D 与蛋白结合药物的浓度 E血药总浓度
6. 一般键合相谱的使用pH范围为(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