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石墨烯重防腐涂料,涂料人必读!

阅读: 评论:0

特厚钢板⼀⽂读懂⽯墨烯防腐涂料,涂料⼈必读!
⽯墨烯是世上最薄的防腐蚀材料,可⽤于⾦属防护,有关⽯墨烯在防腐领域的研究吸引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关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墨烯超⼤的⽐表⾯积、优良的阻隔性、⾼的化学稳定性及良好的导电性等性能,对于防腐涂料综合性能具有较强的提升作⽤,如增强涂层对基材的附着⼒,提升涂料的耐磨性和防腐性,同时具有环保安全、⽆⼆次污染等特性。
近年来,基于⽯墨烯的防腐应⽤研究主要集中在纯⽯墨烯防腐涂层以及⽯墨烯复合防腐涂层。纯⽯墨烯涂层⼀般通过化学⽓相沉积(CVD)⽅法、机械转移法、喷雾法等⽅法,将纯⽯墨烯覆盖到铜、镍等⾦属基材表⾯,利⽤⽯墨烯⾃⾝⼆维⽚层结构层层叠加形成的致密隔绝层对⾦属进⾏防护。然⽽,单纯使⽤⽯墨烯防腐蚀涂层具有很多局限性:对⽯墨烯品质要求⾼,⼀旦薄膜有轻微的缺陷便会加剧⾦属腐蚀,只能提供短时间的抗氧化腐蚀效能;对⾦属基底可选择的不多,对设备要求⾼;难以⼤规模、⼤⾯积制备,难以产业化。
与纯⽯墨烯防腐涂料相⽐,⽯墨烯复合防腐涂料能够兼顾⽯墨烯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快速导电性、突出的⼒学性能和聚合物树脂的强附着⼒、成膜性,可协同提⾼涂料的综合性能。另外,⽯墨烯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法和涂覆⼯艺等都可建⽴在传统涂料⽣产的⼯艺基础上,在⼯业化合成和产业化应⽤中表现出很好的可控性和施⼯性。因此,⽯墨烯复合防腐涂料将是未来新型防腐蚀涂层材料的新⽣⼒量。
⽬前,⽯墨烯复合防腐涂料的研究主要以溶剂型复合材料为主,因含有⼤量的有毒重⾦属和挥发性有机物质(VOC),溶剂型防腐涂料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随着⼈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世界各国对防腐涂料的发展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防腐涂料正向⾼性能化、功能化、绿⾊化的⽅向发展,特别是发展⽔性涂料已成为重防腐蚀涂料的重要发展⽅向。我国涂料⾏业“⼗⼆五”规划明确指出,将⽔性防腐涂料向重防腐领域推⼴,涂料⾏业“⼗三五”规划亦将⼤⼒发展⾼固体分和⽔性等环境友好型涂料作为重点研发项⽬。
因此,加快⽯墨烯在⽔性防腐涂料中的应⽤研究,开发低成本、⾼性能、绿⾊环保的新型⽯墨烯⽔性复合防腐涂料,对于加快⽔性涂料的转型,推动环保型重防腐涂料的发展进程,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本⽂将着重介绍⽯墨烯的防腐机制、⽯墨烯⽔性复合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以及⽯墨烯在⽔性涂料实际应⽤中所⾯临的难点。
1 ⽯墨烯防腐机理
⽯墨烯本⾝具有的独特结构性质,使其在物理防腐和电化学防腐⽅⾯都展现出⼀定的优势。⽯墨烯的⽚层结构层层叠加、交错排列,在涂层中可形成“迷宫式”屏蔽结构,能够有效抑制腐蚀介质的浸润、渗透和扩散,提⾼涂层的物理阻隔性。同时,由于其⼩尺⼨效应,⽯墨烯可以填充到涂层的缺陷当中,减少涂层孔隙率,增强涂层致密性,进⼀步延缓或阻⽌腐蚀因⼦浸⼊到基体表⾯。⽯墨烯层与层
之间有良好的润滑作⽤,⽯墨烯的⽚层结构可以将涂层分割成许多⼩区间,能够有效地降低涂层内部应⼒,消耗断裂能量,进⽽提⾼涂层的柔韧性、抗冲击性和耐磨性。另外,⽯墨烯的共轭结构使其具有很⾼的电⼦迁移率,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同时,其⽚层结构亦能够保证涂层间有较好的电化学接触,形成导电⽹络,提供更佳的电化学保护。
2 ⽯墨烯在⽔性复合防腐涂料中的应⽤
⽔性涂料因低污染、易净化、⽆刺激等特点,成为涂料⾏业⼤⼒发展的绿⾊环保型涂料。⽬前全国各地正加快进⾏油改⽔的进程,但⽔性涂料的防护效果仍⽐不上其对应的溶剂型涂料,导致其在重防腐领域中的应⽤程度仍然不⾼。⽔性涂料存在⼀些技术性的问题:由于成膜机理的不同,与溶剂型涂料相⽐,⽔性防腐涂料难以形成组成⾼度均⼀、结构⾼度完整的⾼质量涂层,其成膜性、耐磨蚀性能不好;⽔性防腐涂料中残留的⽔性基团使其对⽔、氧⽓等腐蚀介质的屏蔽能⼒差;因⽔的表⾯张⼒⼤,⽔性涂层难以达到对颜填料的⾼度浸润和分散,因此改善⽔性涂料的防腐性已成为环保涂料发展中的重点。⽯墨烯具有的独特性能,为改善⽔性涂料的致密性、阻隔性、机械性能以及防腐性能带来新的改进途径。近年来,⽯墨烯的制备、功能化改性以及⽯墨烯聚合物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显着,通过溶液或熔融共混、原位聚合等⽅法制备的溶剂型复合防腐涂料所展现出的效果亦被证实可⾏,这些为⽯墨烯⽔性复合防腐涂料的应⽤开发提供了研究依据,并带来了新的可能。
2.1 ⽯墨烯⽔性聚氨酯防腐涂料
⽔性聚氨酯(WPU)具有溶剂型聚氨酯的性能,⼜克服了溶剂挥发对环境的污染。但是WPU 的热稳定性、耐溶剂性及⼒学性能等较差,影响其应⽤范围,因此为了提供WPU 的综合性能,通常要对其进⾏交联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以及⽆机纳⽶材料(SiO2、TiO2、CNTs)改性等。⽯墨烯作为新的⾼性能纳⽶增强体,使聚氨酯的耐⽔性、热性能、⼒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Yoon 等利⽤共混法将异氰酸烯丙酯改性后的氧化⽯墨烯(iGO)与WPU进⾏复合,经考察,复合物的拉伸强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能都有显着提⾼。Yang 等将氧化⽯墨烯(GO)、还原型氧化⽯墨烯(RGO)以及功能化的⽯墨烯衍⽣物作为⽆机纳⽶填料添加到⽔性聚氨酯(PU)防腐涂料中,结合盐雾试验、电化学阻抗(EIS)表征⼿段,详细考察了⽯墨烯的表⾯化学状态、分散状态以及⽤量等因素对PU 复合涂层耐蚀
验、电化学阻抗(EIS)表征⼿段,详细考察了⽯墨烯的表⾯化学状态、分散状态以及⽤量等因素对PU 复合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2%的RGO对PU 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具有最优异的增强效果。Chen 等[13]发现在热塑性聚氨酯(TPU)中加⼊少量的磺化⽯墨烯后,复合材料的杨⽒模量提⾼了120%。
从复合涂料的相容性和稳定性考虑,Li 等⽤钛酸酯偶联剂来功能化⽯墨烯,使其在⽔性聚氨酯中均匀分散。Wang 等采⽤溶胶-凝胶法将硅烷功能化的⽯墨烯与WPU 复合,结果发现添加2.0%的⽯墨烯可使涂层的杨⽒模量提⾼86%,抗张强度提⾼71%。
丁建宁等利⽤氨丙基三⼄氧基硅烷(KH550)对GO 表⾯功能化修饰,提⾼了GO 在丙酮、DMF 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并利⽤GO 上的-NH2 基团与WPU聚合物单体间的化学反应,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GO/WPU 复合材料,改善了GO 在WPU 基体中的相容性。李友良等通过原位聚合法,在制备⽔性聚氨酯的加⽔乳化反应过程中加⼊氧化⽯墨烯溶液、去离⼦⽔和⼄⼆胺,再加⼊维⽣素C 进⾏原位还原,最后制得⽯墨烯/⽔性聚氨酯纳⽶复合材料。朱科等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将异氰酸酯功能化⽯墨烯(IGN)接枝到⽔性聚氨酯(WPU)链段中,制备得到⽔性异氰酸酯改性⽯墨烯/聚氨酯纳⽶复合乳液( IGN/WPU),并将其应⽤到⾦属防腐涂层领域。结果表明,随IGN 含量的增加,涂层硬度提⾼,⽔蒸⽓透过率下降,防腐效率增⼤。
2.2 ⽯墨烯⽔性环氧防腐涂料
经过研发⼯作者们多年的努⼒,⽔性环氧涂料已经克服了耐⽔性/耐蚀性差的缺点,逐步应⽤到溶剂型涂料所涉及的重防腐领域。为进⼀步提⾼其防腐性能,研究⼈员将⽯墨烯复合到⽔性环氧涂料中开发出新型复合涂层。
王⽟琼等⽤聚丙烯酸钠将⽯墨烯浆料均匀稳定地分散到⽔溶液中,再经物理混合得到⽯墨烯⽔性环氧树脂涂层,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中性盐雾试验探讨了涂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墨烯后,复合涂层表现出较好的隔⽔性能,⽔分⼦在涂层中的扩散速率明显减缓;同时,涂层的防腐效果
明显提⾼,电化学测试结果显⽰,添加了⽯墨烯的复合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明显减⼩,涂层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增⼤。张兰河等利⽤原位聚合-化学还原法将苯胺插层聚合到⽯墨烯的表⾯和⽚层间,制备出聚苯胺/⽯墨烯复合材料,并采⽤机械共混法获得聚苯胺/⽯墨烯-⽔性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料。研究结果发现,与聚苯胺相⽐,掺杂了⽯墨烯的聚苯胺复合材料具有更⾼的⽐表⾯积,且保持了⽯墨烯原有的⽚层状结构;所制备的复合涂层表现出的抗渗性、耐蚀性和防腐性,均优于聚苯胺和纯环氧树脂的防护性能。为使⽯墨烯复合涂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更好,Zhang 等在氧化⽯墨烯GO 还原过程中加⼊聚⼄烯吡咯烷酮PVP,借助于两者间的⾮共价键π-π相互作⽤得到⾼稳定性的PVP-rGO 分散液,利⽤原位合成法将PVP-rGO 与⽔性环氧树脂复合制备⽯墨烯-环氧涂层,并详细考察了不同⽯墨烯添加量对复合涂层防护性能的影响。与纯环氧涂层相⽐,添加了PVP-rGO的⽯墨烯-环氧涂层的热分解温度、杨⽒模量、防腐蚀性能均有显着提⾼,且⽯墨烯⽤量存在最优值。余海斌等利⽤苯胺低聚物衍⽣物与⽯墨烯之间形成π-π键,使得⽯墨烯在⽔中的溶解度⼤于1 mg/mL,导电率~1.5 S/cm。⾼延敏等利⽤GO 表⾯含氧官能团与氨基硅烷偶联剂中氨基的反应,制备了氨基硅烷偶联剂功能化修饰的GO,⼤⼤提⾼了GO 的疏⽔性和其与环氧树脂的亲和⼒,提⾼了⽔性环氧防腐涂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
倒挂器2.3 ⽯墨烯⽔性丙烯酸防腐涂料
⽔性丙烯酸防腐涂料价格低廉,具有安全环保、耐⽼化性优异、耐碱性佳、合成加⼯简单等特点,但
因亲⽔性基团的残留,其耐⽔性较差,易闪蚀。蓝席建等⼈将⽯墨烯⽤于⽔性丙烯酸树脂的防腐涂料中,通过配⽤相应的分散剂或偶联剂,改善了⽯墨烯在涂料中的分散性,并进⼀步通过搅拌、砂磨、过滤等⼯艺,实现⽔性⽯墨烯涂料的制备。结果表明,⽔性⽯墨烯涂料具有突出的耐⽔性和耐盐雾性,其防腐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碳系材料填充的⽔性涂料。吕⽣华等⼈利⽤溶液共混法制备氧化⽯墨烯/丙烯酸酯/⽔泥复合涂料,研究发现GO 表⾯的含氧基团可有效调控⽔泥⽔化产物的⽣长,使复合涂层的抗渗透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性能得到明显提升,⽽且涂层对环境友好、⽆污染。
2.4 ⽯墨烯⽔性⽆机富锌
⽔性⽆机富锌底漆是以硅酸盐溶液为重要成膜物质,以⾼含量的锌粉(为提⾼涂膜性能,可适量掺混些⽚状铝粉、绢云母粉、磷铁粉、磷铁锌硅粉等)等为防腐颜料的⽔性重防腐底漆。由于富锌含量⾼,锌粉在空⽓中易发⽩,减少了涂层的附着⼒,涂层在使⽤过程中易起泡和⼲裂,防腐性能降低。袁⾼兵等将⽯墨烯作为防腐助剂加⼊到⽔性⽆机富锌涂料硅酸盐液体体系中,结果表明不含⽯墨烯防腐助剂的涂膜板耐盐雾试验1500 h 后就开始出现点绣、⽓泡等异常变化,⽽含有微量⽯墨烯防腐助剂的涂膜板耐盐雾实验2000 h 后仍⽆任何变化,表明添加⽯墨烯提⾼了涂膜的耐盐雾性能。
综合前⽂所述内容,国内外腐蚀防护⼯作者在⽯墨烯⽔性复合防腐涂料性能研究⽅⾯做了⼤量⼯作,⽯墨烯⽔性复合防腐涂料所展现出的效果,说明⽔性涂料经⽯墨烯改性后,性能有所提⾼。然⽽,多
数研究都是实验室成果,研究内容碎⽚化,且研究重点集中在如何制备⽯墨烯复合防护涂层以及验证⽯墨烯的防腐性能,忽略了对⽯墨烯选材、⽯墨烯⽔性复合涂料的配套体系的研究,特别是对⽯墨烯对⽔性涂层防腐性能间的构效关系以及⽯墨烯与涂层的分散、界⾯问题等认识不⾜。
3 ⽯墨烯在⽔性防腐领域中的应⽤难点
高空施工
3 ⽯墨烯在⽔性防腐领域中的应⽤难点
3.1 解决⽯墨烯的选材及与⽔性涂料的配套问题
⽯墨烯的制备⽅法不同,其物理结构、化学性质也不尽相同。如图1 所⽰,氧化⽯墨烯GO、还原氧化⽯墨烯RGO 的结构虽与⽯墨烯GNP 类似,但由于化学修饰的影响,其表⾯存在⼤量的结构缺陷,造成其导电、机械、⼒学等性能均没有GNP 的优异。
在亲疏⽔性⽅⾯,受表⾯效应的影响,GNP 对⽔的浸润性很差,表现出良好的疏⽔性,相⽐于GNP,GO、RGO 表⾯因含有⼤量或少量的含氧有机官能团,表现出良好的亲⽔性。当GNP 和GO 作为填料添加到树脂中时,疏⽔性的GNP 将阻⽌或延缓⽔、氧等腐蚀介质的渗透,⽽亲⽔性的GO 将在⼀定程度上促进腐蚀介质的渗透。
在分散性和相容性⽅⾯,GO、RGO 因表⾯含有的⼀些有机官能团(羧基、羰基、环氧基)具有⼀定的反应活性,能与树脂中的⼀些基团反应⽣成化学键,表现出⽐GNP 和树脂之间更好的界⾯相容性。Chang 等⼈探究了不同温度下热还原所得到的氧化⽯墨烯(TRGs)表⾯羧基含量的变化,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TRGs 复合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热还原温度较低时,⽯墨烯表⾯可以保留更多的羧基基团,在涂料基体中所表现出的分散性和相容性也更好。
在导电性⽅⾯,GNP 因良好的共轭结构,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与GNP 相⽐,GO、RGO 表⾯因有机官能团的存在破坏了其原有的共轭结构,导电性远不如GNP。此外,⽯墨烯的厚度、⽚径尺⼨、⽚层结构的卷曲程度、⽐表⾯积等特性,与涂层防护性能之间亦有直接联系。⽬前国内⽯墨烯相关的研究机构、⽣产⼚家有上百家,所采⽤的制备⽅法、⽣产⼯艺不尽相同,⽣产出的⽯墨烯产品性能各异,在将⽯墨烯⽤于防腐涂料时,效果必然不同,因此选择使⽤何种⽯墨烯是研究者⾸要考虑的问题。
涂料是⼀个复杂的配套体系,各组分间协同发挥防护作⽤。⽬前关于⽯墨烯⽔性复合防腐涂料的研究趋于多样化,不仅⽯墨烯的选择多样,⽽且成膜树脂、颜填料、助剂的选择也是多样的,因此针对不同的腐蚀环境选择何种⽯墨烯和⽔性防腐涂料形成完整的配套体系是研究的重点。对此,有必要建⽴⼀个⽯墨烯及防腐涂料的综合评价体系,详细考察不同结构和物化性质的⽯墨烯材料对不同组分⽔性涂料防护性能的影响,深⼊探索其作⽤机理,为后续⽔性防腐涂料专⽤⽯墨烯的选择提供理论和实验实践依据。
3.2 解决⽯墨烯在⽔性涂料中的⽤量问题
在没有添加⽯墨烯填料时,纯树脂在成膜过程易产⽣裂纹,涂层微观多孔,腐蚀介质很容易通过空隙、裂纹扩散。当添加理想含量时,⽯墨烯的⽚层结构层层叠加、上下交错排列,在涂层中能够形成⼏⼗到上百的致密的物理阻隔层,⼤⼤提⾼涂层的抗渗透性。
当⽯墨烯填料添加量过⼤时,⼀⽅⾯由于其表⾯效应,⽯墨烯发⽣聚集,在涂层中出现⼤量的⽆序堆积,形成硬的团聚体成为涂料缺陷;另⼀⽅⾯⽯墨烯含量过⾼造成涂料的黏度、颜料体积浓度(PVC)过⾼,影响涂层的成膜性和附着⼒,使得涂层产⽣⼤量的裂纹和缺陷,促进腐蚀的进⾏。总之,⽯墨烯含量过低或过⾼都不能提供很好的防护性能,因此有必要考察⽯墨烯⽤量对涂层微观结构、黏度、附着⼒以及防护性能的影响,并针对特定的涂料体系选择理想的⽯墨烯添加量。
3.3 解决⽯墨烯在⽔性涂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问题
⽯墨烯的⾼表⾯积、强范德华⼒和π-π作⽤使其易发⽣团聚,与⽔、有机溶剂以及聚合物间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学键结合,导致其与树脂间的界⾯结合⼒微弱,相容性差,易发⽣相分离,严重影响涂层的性能。
⽬前研究较多的⽯墨烯分散技术包括化学法分散和物理法分散,即通过共价键及⾮共价键修饰实现⽯墨烯的功能化,⽯墨烯和涂料树脂的融合主要通过共混法和聚合法等。
3.3.1 共混法
共混法是将⽯墨烯直接分散于涂料中,其混合形式可以是溶液或熔融共混。⼀般采⽤⾼速磁⼒搅拌⼯艺、剪切乳化⼯艺、球磨法或砂磨分散⼯艺,利⽤剪切⼒使聚合物链吸附插⼊⽯墨烯⽚层中,应⽤的基体主要有聚氨酯(PU)、聚苯⼄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和聚对苯⼆甲酸⼄⼆酯(PET)等。然⽽,该⽅法存在⼀定的缺陷。⼀⽅⾯,⽯墨烯具有较⾼的表⾯⾃由能,易于发⽣⾃⾝团聚;另⼀⽅⾯⽯墨烯与聚合物之间没有化学键作⽤,相对位置并不牢固,因此在共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墨烯聚集。为解决此问题,在共混之前,研究者多利⽤⾮共价键修饰的⽅法,通过氢键作⽤、静电作⽤和π-π相互作⽤等,实现修饰剂(助剂、稳定剂等)对⽯墨烯预浸湿,以便提⾼⽯墨烯的溶解性及其与涂料的相容性,⽽且,该法不破坏⽯墨烯的共轭结构,可保持其
优异的性能。例如,在⽯墨烯还原过程中,加⼊⽔溶性的⼩分⼦或芳⾹族的聚合物(如吡啶酸、磺酸基化的聚苯胺、聚对苯⼄烯磺酸钠、聚⼄烯吡咯烷酮等)作为稳定剂,通过稳定剂与⽯墨烯间的π-π相互作⽤,制备分散稳定的⽯墨烯纳⽶⽚。
3.3.2 聚合法
羽绒手套
面瘫的中药近年来,研究⼈员通过原位聚合、乳液聚合或可控⾃由基聚合等合成⽅法,将具有特定官能团的活性物质,以共价键的⽅式接枝到⽯墨烯表⾯,如图2 对⽯墨烯进⾏氢化、氟化、卤素化、⾃由基或者附加苯环等功能化修饰,实现了对⽯墨烯表⾯结构的裁剪,提⾼了其反应活性,有效改善了⽯墨烯⽆机纳⽶填料在涂料基体中的溶解性、分散性和相容性。Chang 等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4-氨基苯甲酸改性的⽯墨烯(ABF-G)⽚层材料,并将其作为⽆机纳⽶填料复合到聚苯胺涂料中。研究结果显⽰,与⾮导电有机黏⼟填料相⽐,接枝后的ABF-G ⽚层填料具有更⾼的长径⽐,有效延长了腐蚀介质进⼊⾦属基底表⾯的路径,使得聚苯胺/⽯墨烯复合涂料的防腐性能均优于聚苯胺和聚苯胺/黏⼟复合材料。Ruoff 等⼈通过异氰酸酯有机反应将GO 的羧基和羟基分别转变为酯胺和氨基甲酸酯,实现了对GO 溶解性的调控。与未改性的GO 相⽐,经过功能化改性后的GO 表⾯因存在⼤的疏⽔基团,在⼀些极性⾮质⼦溶剂中(如DMSO、DMF、NMP 等)表现出良好的分散稳定性。Duan 等⼈通过表⾯引发的原⼦转移⾃由基聚合(ATRP)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接枝到GO 表⾯,所得到的PMMA-g-GO纳⽶复合材料具有GO的渗透抑制作⽤和PMMA 的多种溶剂可溶性的协同性质,并且所制备的涂层厚
度均匀、可控。聚合法能够保证聚合物分⼦链连接、缠绕到⽯墨烯表⾯,并且⼆者间存在强的界⾯相互作⽤,可有效解决⽯墨烯在涂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问题。然⽽,聚合法对反应的要求较⾼,反应过程中难以实现对官能团位置、⽐例以及接枝率的有效控制,不适合⼤规模应⽤。
4 总结与展望微机消谐装置umg92
⽔性防腐涂料经⽯墨烯改性后,机械⼒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及防腐性能等得到提升,国内已有不少相关研究⼯作和专利发表,发展势头较好。但是,⽯墨烯在⽔性涂料中的应⽤研究多数都是实验室成果,
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许多棘⼿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如:针对⽔性涂料需达到的防护功能,选择何种结构性质的⽯墨烯原材能制备出防护效果最优的⽯墨烯⽔性复合涂料配套体系;根据⽔性树脂基体的表⾯特性,如何选择简单⾼效的改性和复合⽅法改善⽯墨烯与聚合物树脂的界⾯相容性;选择何种分散技术与⼯艺实现⽯墨烯的⾼效分散,突破其下游应⽤的瓶颈;如何建⽴完善的评价⽅法,考察⽯墨烯的结构、性质、⽤量及分散性能与涂料防护性能间的构-效关系,明晰其作⽤机理。⽯墨烯⽔性复合防腐涂料的应⽤开发热潮持续升温,其进⼀步发展可期。
性复合防腐涂料的应⽤开发热潮持续升温,其进⼀步发展可期。

本文发布于:2023-05-17 23:11: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33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墨烯   涂层   涂料   复合   防腐   性能   防腐涂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