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缆隧道综合监测主站端
电缆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总体上分为三层:分别是系统主站层、通信传输层、数据采集设备层,各层在统一的安全框架下运行,完成电缆隧道综合检测的功能,系统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 接口服务器系统主站层
维护工作站专网通信采集装置
数据采集终端
传感器...公网通信
专网采集服务器
采集装置公网采集服务器
物理隔离装置
音箱架
操作工作站数据服务器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
系统GIS 系统输线自动
化系统
...安全防护设备加密措施加密网关
数据采集终端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传感器
...数据采集终端传感器视频服务器应用服务器
通信传输层数据采集设备层主站系统展示部份
图1 电缆监测系统典型结构图
1.1 系统主站
主站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分为:系统管理平台层、数据采集层、业务应用层、数据展示层。充分利用成熟的网络管理技术、数据库中间件、面向对象以及应用组件技术,遵循
浆浆在线>超高压食品>烧结线
IEC 61970 CCAPI系列的公用信息模型(CIM)和组件接口规范(CIS),在基本的SCADA应用的基础上,集成光纤测温及专家分析系统、局放及专家分析系统、接地电流及专家分析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等应用,完成实时的电力电缆运行状态、环境信息、监控及应用分析需求。
膜加盖1.1.1 系统要求
1.1.1.1 标准性
电缆隧道综合监测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应基于相关国际、国家、行业及企业标准开发,可插入任何符合相关标准的应用模块或子系统,并支持模块或子系统间的数据和功能交互,系统规模和功能可按需扩展。
1.1.1.2 可靠性给皂器
电缆隧道综合监测系统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可靠性要求,通过关键硬件设备及软件采用冗余配置、集(主备/负载均衡)技术、虚拟化技
术、容灾备用等技术手段,消除单点故障,确保不因部分软硬件故障而影响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1.1.1.3 可用性
电缆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所采用的软硬件设备应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可自动报告自身状态或响应状态查询指令,可响应运行控制指令(启动/停止、主备切换等)。
电缆隧道综合监测系统应提供方便易用的操作、维护和管理界面,系统功能组织合理、界面美观易懂、操作方便快捷。使用人员无需经过复杂的培训即可掌握并使用此系统。
1.1.1.4 安全性
电缆隧道综合监测系统应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及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运行过程中应确保不对电网安全运行产生负面影响,不因系统本身的故障或错误导致电网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