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森林防火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构建

阅读: 评论:0

永磁发电机森林防火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构建
苏奇
(大同市桦林背林场山西省大同市037300)
摘要: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然而想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就必须做好监控工作。本文针对这种新型智能监控系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系统的特点和结构,并对其高度智能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无铬钝化液关键词:森林防火;智能化;监控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S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04-0178-02
森林火灾是世界上比较严重的灾害之一,每年都会发生一定数量的森林火灾,给资源和环境等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过去,常常因为不能及时发现起火位置,而导致了不能及时进行灭火。现如今,借助森林防火网络的智能监测系统,短时间就能确定着火点并且实施应对措施,本文对该种监测系统进行探讨。1监控系统特点
智能监测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森林防火监测系统,选择森林地区的几个正面监测点,实时采集森林图像数据,利用无线通信网络的传输方式,将收集到的图像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同时由自动火灾报警和监控软件负责实施图像监控和火灾报警。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1监控范围大nidd
要想监控范围广泛,选择适宜的监测点是尤为重要的。摄像机应该安装在森林的最高点,这样才能拥有广阔的视野,尽量扩大每个监测点所覆盖的森林面积,减少监测点的数量。1.2全天候监控过店客流统计分析
监控点必须24小时工作,这就要求采用红外敏感型摄像机,而且镜头应该日夜两用,而且一定要保证摄像机的稳定性。1.3无线传输
由于传统的传输方式并不适用于森林防火监控,因此,无线微波传输模式成为其首选模式,无线微波传输模式构建方便,成本低,实时图像传输清晰,传输频率可以自由选择,根据传输的距离、条件、障碍物等,还可自由设置其功率及传输方式等。这种监控设备一般应用于古老的森林中,长期工作在潮湿、高温的环境中,维护极其不方便,所以一定要采用可靠性较强的设备。1.4太阳能供电
太阳能供应系统直接决定了森林防火监控是否能成功。由于林区地形特殊,自然条件恶劣,于是对太阳能供应要求极高,特别是在阴雨天时,太阳能供电系统必须保证每个监测点前端的设备至少可以在雨天提供一整天的能源。
1.5避雷接地
森林防火监测系统中最脆弱的部分是前端的防雷和接地连接,其将直接对整个工程的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做好避雷和接地工作,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设备必须安装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防雷接地的特点是能受到环境影响,因此,防雷装置必须按照该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1.6前端设备
由于所有的监测设备都位于山区,维护时特别麻烦,因此该中心要能够随时捕捉前方设备的运行状态,这对指导、分析以及减少维护起着重要作用,所有系统维护工作的强度和成本都将大大降低。
2系统的构建
2.1前端部分手机座充
系统的前端部分一般要求较高,因为监控环境一般在森林区域,日夜光差大,所以摄像机必须能够进行彩、黑白转换。白天拍摄的图像是彩的,当光线较弱时,会自动变成黑白模式,这样一来,摄像机不仅能够监测森林的明火,对于安全隐患也能及时发现。三明治面料
2.2传输部分
图像通道采用点对点微波方式,频率重用采用空间分割方式。摄像机从各个监控点发出的视频信号首先发送到图像发送器,发送器最终通过天线无线发送到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天线首先接收,然后将其转换为最小值,最后由卫星接收机对视频信号进行解调,分配视频信号后发送给矩阵控制器,通过键盘控制,切换到任何给定的显示设备。如果有阴影,则可以增加图像的重传。重传的原则是使用一个频点接收和另一个频点重发。2.3中心部分
森林防火的监控就是整个系统的中心,不仅能够进行实时监控,还能实时指挥和调度人员,并且可以对图像进行记录和重放。中央设备主要包括:滤波放大器、卫星接收机、数字发射机、矩阵控制器、监视墙、硬盘录像机、主监视器和主、独立控制键盘。3高度智能化的体现
3.1火情自动监控报警
火情自动监控报警系统,是目前调度指挥系统最常使用的系统。首先,根据森林图像的特点,利用特定的算法对监测系统获取的视频数据序列进行预处理,根据森林图像的背景图像和光谱特征建立报警阈值,识别森林火灾并提供声音报警和记录,然后由火灾探测系统自动识别,并且报警子系统发送报警信号。自动火灾报警和监控软件的应用,大大解决了谎报、误报、漏报等情况,实现了监控的自动化。
3.2防区的监控布防

本文发布于:2023-05-17 16:07: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29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监控   森林   系统   图像   进行   报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