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巍巍中山陵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南麓(lù) 草莽(mǎng) 巉岩(chán)
嵯峨(cuó’é) 断垣颓壁(yuán) 门楣(méi)
镌刻(juān) 田圃(pǔ) 灵柩(jiù)
栩栩如生(xǔ)
2.读准多音字
(1)纤细入微:xiān 其他读音:qiàn 组词:纤夫
(2)参错:cēn 其他读音:cān 组词:参加
其他读音:shēn 组词:人参
二、重要词语
1.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2.先驱:文中指“先驱者”。
3.莽:密生的草。
4.断垣颓壁: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5.竣工:工程完成。
6.深邃:深。邃,深远。
7.肃穆:严肃而恭敬。
8.嵌:把较小的物体填镶在较大的物体内。
9.纤细:非常细小。
10.参错:参差交错。
(1)下定义,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作确切的说明。这种说明方法通常用于科技说明、政策条文、产品说明书等。
(2)打比方,以人们常见熟知的事物,比喻说明不常见、不太熟知的事物。 (3)分类别,把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说明。
1.钟山为什么能得到孙中山的青睐?请大家阅读文章的第2段,你能到钟山吸引孙中山之处吗?
点拨:钟山地势雄伟,风景优美,并且有历史感。
2.通过学习本文,你认为中山陵具有什么主要特征?它有几层含义?本文是从哪些方面突出这个特征的?
点拨:(1)巍巍。
(2)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山陵建筑体的雄伟高大;二是孙中山先生在广大人民心目中崇高伟大的形象。
(3)主要从三个方面:用钟山的雄伟衬托,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对陵墓主人的介绍。
3.本文对中山陵建筑的说明,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
点拨:按空间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从南到北说明的。
4.核心图解
1.给加点字词注音。
南麓( ) 肝癌( ) 灵十字花封控柩( )
琉璃( ) 镶嵌( ) 伏鳖( )
穹隆( ) 门楣( )
2.请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注意书写正确、规范。
深suì( ) 险jùn( ) 丘líng( )
突wù( ) 肃mù( ) 横biǎn( )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麓(山脚) 莫名其妙(说出)
道路津梁(渡口)
B.险峻(高大) 千载万世(记载)
高官厚禄(俸禄)
C.镌刻(雕刻) 草莽绵连(密生的草)
丘岗坡陀(山间平坦)
D.深邃(深远) 断垣颓壁(墙)
登高远眺(从高处往下看)
4.指出下列语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编织袋折边器
(1)钟山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海拔约460米,东西走向,长约7千米,南北宽度约3千米。( )
(2)山腰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的巉岩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的图画。( )
(3)祭堂是宽30米、深24.7米、高28.7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它在整个陵园建筑中体量最大,等级最高。( )
5.根据课文说明的内容填写下面示意图。
csilv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__ ⑨________
⑩________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成宽大的石阶。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步至54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都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 6.本节选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7.本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些?
8.说说文中画直线的句子采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水性墨水
9.说说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
明天的
①在不久的将来,德国将出现一座全新的城市——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 ②在这座城市,到处都是蓝的太阳能转换器,建筑物的房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蓝的光芒。这里没有烟囱,没有油加热的装置。房屋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如彩的金字塔,有的如正在生长的向日葵。这些房屋通过巨大的玻璃窗吸收太阳能,并如同瓷砖壁炉那样可在以后慢慢地将热量释放出来。
③在房内外安装有热交换器,在地下室中有蓄能器。所谓热交换,就是将热量从热的物体传递给冷的物体。太阳光使太阳能接收器加热,热量通过热交换器被接收或转换而储存起来。
④居民的生活方式会起新的变化。当太阳升起后,太阳能转换的电流就直接驱动洗衣机、冰箱、收音机、计算机等进行工作,由太阳能烧开的热水源源不断供应浴室、厨房。在多云的天气,这些太阳能转换器仍可接收到太阳能。在阴雨天,人们则可使用蓄能器中储存的太阳能。
⑤在这座城市,太阳能几乎被用于一切需要能源的地方。人们做饭使用太阳能炉,一个功率约1 100瓦的太阳能炉可把饭在几分钟内煮熟;人们出门驾驶太阳能汽车,或乘太阳能电车、太阳能轮船,尽管其速度不是很快,但没任何噪音。至于人们戴的手表,用的计算器,马路上的交通灯,工地上的安全灯,商店里的广告牌、霓虹灯用的都是太阳能,人们不再需要为更换电池而烦恼。
⑥里不再有废气,太阳能汽车消耗的是干净的太阳能源或太阳能转换的电源。这些汽车上装着电池,当电消耗完时,开到“加能站”去补充能量,就像通常的汽车开到加油站去加油一样。只不过这些“加油站”没有通常的那种油罐,替代的是一个个电源插座,驾驶员只需把电池连接插头插到这些插座中就能充电。城市不再有烟雾和怪味。
⑦,沐浴在太阳光下的城市,没有噪音,没有废气,到处是彩的房屋,不需要为
每天消耗的能源付费,这多么美好啊!因此尽管有很多难题,太阳能技术仍一直处于研究的热点中,无数的新工艺和方法也得到种种试验。德国也有企业开始出口某些太阳能系统,这些太阳能系统在阳光充足的地区特别有用。
⑧可以预见,尽管要走的路还很长,但全新的一定会出现。
10.请简述的主要特点。
11.一个家庭要利用太阳能,主要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利用太阳能,有哪些优点?(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13.分别概括第②③段和第④⑤段的大意。
第②③段的大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⑤段的大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尽管有很多难题,太阳能技术仍一直处于研究的热点中。”如果你将来从事太阳能研究,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太阳能技术有哪些难题值得研究?
【表达交流】
15.请你以导游的身份,选择你最熟悉的家乡的一个游玩景点,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个景点,你打算给他们讲些什么呢?试着写一份导游词。(50字左右)
【体验中考】
16.(2011·江苏苏州中考)阅读下文,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将下面三个句子补充完整。
退思园内宅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紧靠外宅的部分是一个具有“跑马楼”特征的庭院,它非常方便家人的起居活动,具有上通下达、一团和气的文化象征。紧挨着“跑马楼”东侧的是另一个庭院,特别让我关注的是那个旱舫。苏州古典园林里有很多“舫”的景观,如拙政园、怡园和狮子林里都有,一般都在水曲之处,或者在池岸之边,反正离不开水的相伴相随,因为那是“渔隐”的文化表征,也是“处江湖之远”的思想符号。但是退思园内的旱舫,在庭院里而不是在池水中,这确实很少见。那庭院的地面,用鹅卵石、砖瓦、碎石等铺设成
非常平整而美丽的图案。我觉得那应该可以比喻船的航行如履平地、前程似锦。也许更为能够引发联想而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个庭院内的东面,也就是那一条旱舫前面不远处的地面上,有一小块用石头和泥土垒起的高地,上面种有树木花草——就像一个生机勃勃的岛屿。我至今毫不犹豫地认为,那应该是主人内心希望看到近在咫尺且能很快安全到达的一处胜利彼岸的象征。
应力传感器(1)方便起居的“跑马楼”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象征;
(2)与水“绝缘”的旱舫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喻意味;
(3)土石垒起的“岛屿”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11·浙江温州中考)根据语境,下面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我带着孩子们,隐身在走廊的玻璃门里,悄悄观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翅子一展,雀划了一道斜线,飞上短篱,活跃的姿态,描绘出它满腔喜悦,目不转睛地望着那贪婪吞食的小囚徒。②只见一只雀,果然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两根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盈跳动。③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两喙相接,那条白虫遂落进了那张饥饿的小嘴巴。④及至四顾无人,“刷”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③①
参考答案:
1. 答案:lù ái jiù liú lí qiàn biē qióng méi
2. 答案:邃 峻 陵 兀 穆 匾
3. 解析:B项中的“载”为“年”的意思;C项中“陀”指山岗;D项中“眺”的意思是从高处往远处看。
答案:A
4. 答案:(1)列数字 (2)打比方 (3)列数字、作比较
5. 解析:考虑中山陵的结构布局。
答案:①石牌坊 ②墓道 ③陵门 ④守陵卫士驻所 ⑤石阶 ⑥碑亭 ⑦石阶 ⑧平台 ⑨祭堂 ⑩墓室
6. 解析:根据作者行踪判断。
参考答案:介绍大平台。
7. 解析:就说明内容,逐一判断,防止疏漏。
电磁炉热水器
答案: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8. 解析:介绍了站立平台远观的景。说明中运用描写性的语言,能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