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阅读: 评论:0

⼯程施⼯总体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章施⼯总体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节⼯程概况
1.1地理位置低通滤波器设计
国家体育场坐落于北京四环路北侧中轴路以东,奥林匹克公园中⼼区南侧平缓的⾼地上,与中华民族园遥相对应。
1.2建筑概述
国家体育场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北京最⼤的、具有国际先进⽔平的多功能体育场。国家体育场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留给城市的宝贵遗产和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国家体育场就像⼀个巨⼤的容器,外观既为建筑的结构,结构的组件相互⽀撑,形成⽹络状的构架,像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体育场屋顶构架之间的空间⽤充⽓透明ETFE充⽓膜填充,使⽴⾯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
国家体育场占地⾯积20.29公顷,地下⼆层,地上六层,⾸层地⾯⾼出街道表⾯3.3⽶,⽐赛场地标⾼⾼出城市街道表⾯1.5⽶,建筑⾼度66.87⽶。⼯程总造价估算为35亿元⼈民币。奥运会期间,可容纳观众100,000⼈,其中临时坐席20,000个(赛后拆除),承担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和⽥径⽐赛。奥运会后,国家体育场可容纳80.000⼈,可承担特殊重⼤⽐赛(如;世界⽥径锦标赛、世界杯⾜球赛等)、各类常规赛事(如:亚运会、亚洲⽥径锦标赛、全国运动会等)以及⾮竞赛项⽬(如:⽂艺演出、团体活动、商业展⽰会等)。
1.3结构特征
国家体育场结构设计使⽤年限为10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基础设计安全等级为⼀级。建筑抗震设计类别为50年。
包覆胶水
钢结构主要受⼒基础采⽤桩基,其它基础采⽤筏板基础,主体结构采⽤现浇混凝⼟形式,内部结构由⼀系列辐射布置的框架结构组成,体现出圆形体育场坐席的布置特点。这些框架的截⾯随所⽀撑的梯层区域⽽变化,使体育场碗状坐席结构作为⼀个独⽴的系统具有⾃⾝的稳定性。移动屋盖设计为⼀个完全独⽴的结构,由两部分跨越整个结构开⼝空间的“刚性”单元组成,它们沿着永久屋顶上固定轨道运动来实现开启或关闭。它的垂直应⼒则通过巨型钢结构和环绕在坐席环状结构周围的混凝⼟柱⼦被传⾄地⾯。体育场钢筋混凝⼟结构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钢筋混凝⼟框架结构及与垂直交通相关的现浇混凝⼟的电梯和楼梯筒体承担。
1.4机电⼯程
机电专业的设计和施⼯中,将充分体现“绿⾊奥运”、“科技奥运”和“⼈⽂奥运”的理念。主要包括:暖通⼯程、给排⽔⼯程、强电⼯程、弱电⼯程、燃⽓⼯程、电梯⼯程、⾬洪利⽤、太阳能利⽤。
1.4.1暖通⼯程
1.4.1.1冷源。⽅案⼀:结合奥体公园整体规划⽅案,如采⽤奥体公园的区域集中供冷系统,由公园动⼒中⼼提供空调冷⽔,供给体育场使⽤。⽅案⼆:如采⽤体育场设置独⽴冷源⽅案,将设电压缩式制冷机组,由于北京地区采⽤分时电价,且体育场满负荷运⾏时间很少,考虑采⽤冰蓄冷。满负荷时采⽤部分蓄冰⽅式,平时淡季采⽤全蓄冰⽅式。
1.4.1.2热源:由奥体公园内的市政热⼒管⽹或区域集中供暖系统提供⼀次⾼温热⽔,经设在体育场地下⼀层的热⼒站交换后,供给空调采暖使⽤。
1.4.1.3空调、采暖⽅案:运动员热⾝场地、服务厅、酒吧、餐厅、商业等⼤空间采⽤集中空调系统。VIP接待室、观众包厢、休息室、办公室、运动员休息室、裁判休息室等采⽤可以分别控制温度的系统。计时记分牌机房、灯光控制室、电视转播技术⽤房、计算机中⼼等设备产⽣较多热量的房间设独⽴的空调降温设施。楼梯间、⾛道、车库、设备机房、卫⽣间、淋浴间等设有散热器采暖系统。
银触点标准
1.4.1.4通风⽅案:通过对⾃然通风的模拟计算,确认体育场内可以满⾜环境要求。即使⾬天屋顶关闭,通过侧⾯各部位的进风⼝,在风⼒和热压作⽤下也能确保室内环境。厕所、
更⾐室、淋浴室、地下停车场等均设有机械通风。设备机房等设机械通风设施,满⾜专业设备使⽤环境的要求。厨房排油烟经过净化处理,达到《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的要求后排⼊⼤⽓。使⽤燃⽓设施的房间设有可靠的通风排⽓设备及安全报警装置。
1.4.2给排⽔⼯程
1.4.
2.1⽣活给⽔
给⽔系统:在市政⽔压供⽔范围以内的低区⽣活⽤⽔、消防储⽔池的补⽔以及场地内室外消⽕栓⽤⽔,由市政给⽔管⽹直供;⾼于市政⽔压供⽔范围的⾼区⽣活⽤⽔采⽤储⽔池和⽔泵联合供⽔⽅式。
消防给⽔:室外消⽕栓⽤⽔为市政环状给⽔管⽹直供,地下式消⽕栓间距⼩于120m。本⼯程室内⼀次⽕灾最⼤⽤⽔量为
288m3,消防储⽔池及消防泵房设在地下⼀层,消防泵房内设有2台室内消⽕栓泵、2台⾃动喷洒泵及2台⽔喷雾泵。12m3⾼位⽔箱及稳压装置设在建筑屋顶⽔箱间内。
⽣活热⽔热源⽅式:由奥体公园内的市政热⼒管⽹或集中动⼒中⼼提供⾼温热⽔,经设在体育场地下⼀层的热⼒站交换后,供给60℃⽣活热⽔。运动员卫⽣间、浴室设太阳能集中热⽔供应系统,不⾜部分由热⼒站补给。
金属防护罩中⽔:收集洗浴废⽔经处理后回⽤,可供给冲洗便器,室外浇洒绿地、冲洗汽车、⽔景补⽔等。中⽔系统的设置依照市政和环保部门的统⼀规划实施。
1.4.
2.5排⽔:⽣活污⽔分洗浴废⽔及粪便污⽔两个系统,粪便污⽔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市政污⽔管道;洗浴废⽔直接排⾄中⽔回收管道。⽇平均排⽔量估算为520m3/d。
1.4.
2.6⾬⽔:对屋⾯⾬⽔、屋⾯融化雪⽔、室外场地⾬⽔采取收集回⽤措施,⾸先⽤于补充地下⽔,并可⽤于冲洗便器、冲洗地⾯、浇洒绿地、冲洗汽车等,以节约⽔源。⾬⽔收集系统的设置依照市政和环保部门的统⼀规划实施。⾬⽔被再利⽤之前,将进⾏处理,以降低细菌污染的风险。体育场草坪排⽔采⽤⼈⼯构造⾃然渗流加盲管引流排⼊场地周围排⽔沟。
1.4.
2.7场地喷洒装置:国家体育场设有养护草坪喷洒装置。喷头采⽤可升降、喷⽔⾓度可调型。喷⽔系统配套电控制器以及相应的⽔泵房和贮⽔池等设施,并满⾜分区喷洒的需要。⽐赛场地内的洒⽔设施,能够保证在8分钟内把包括场地周边在内的⾜球场喷洒均匀彻底,从⽽使球场湿度适中。
1.4.3燃⽓⼯程。利⽤奥体公园内的市政低压燃⽓,供给体育场内厨房等使⽤。利⽤奥体公园内的市政中压燃⽓,供给体育场内⾃备发电机使⽤。
翻边
1.4.4 强电⼯程。为适合现代体育场馆的特殊⽤电情况,如:职守⼈员相对较少,⽤电⾼峰时间不确定,⽐赛过程中要求有持续有效的电⼒供应等,在国家体育场供配电采⽤智能电⼒监控系统,对供配电系统的各个线路进⾏实时监控,完全实现四遥(遥控、遥信、遥测、遥视)系统。这样不仅使国家体育场的供电可靠性从根本上得到了有⼒保障、使体育场在不增加管理⼈员配置的条件下使电⼒管理⼯作更加准确、及时的完成。
1.4.4.1供配电系统。根据国家体育场的规模和功能要求,综合考虑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可维护性,确定本体育场为⼀级⽤电负荷。能够满⾜场地照明系统、智能化系统、及竞赛计时计分等设备对供电要求。
1.4.4.2备⽤电源系统。根据各系统对供电电源的要求,依据相关规范,对以下场所配置备⽤电源供电系统:⽐赛场地照明;主席台、贵宾室、接待室照明;⼴场照明;计时计分系统、计算机系统;通讯
机房、⼴播机房、电台和电视转播、新闻摄影电源;应急照明系统;消防⽤电设备;中央控制和监控系统;备⽤电源为三种形式:市电、发电机组、蓄电池组或UPS。
1.4.4.3临时电源。设置临时电源解决⽅案,确保满⾜进⾏以下活动时的⽤电要求:⼤型⽂艺演出或⾳乐会;节⽇或重要事件举⾏的活动;体育场内或外围⼀些临时⽤电⽅案。
1.4.4.4照明系统。运⽤智能灯光控制技术,能够对照明设备进⾏分级控制和具体到每⼀个照明灯具的开关时间、亮度、⽅向等参数控制,并且能够连接到总的建筑设备⾃动化系统之中。赛事照明采⽤紧凑型短弧⾦属卤化物灯,以确保⾊彩的完美再现;泛光灯具有热再触发装置,确保应急情况下的电视报道;房屋照明采⽤⾦属卤化物型泛光灯;公众汇合场所和公众盥洗区采⽤⾼效抗破坏荧光灯;⼀般区域照明采⽤普通荧光灯。所有照明光源及其附件均选⽤节能产品,充分体现“绿⾊奥运”、“科技奥运”、“⼈⽂奥运”的主题。
1.4.5弱电⼯程。采⽤先进和成熟的技术,充分考虑到所有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兼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使⽤⼈员和管理维护⼈员对其安全、便捷、齐全、⾼效的功能要求,充分体现“绿⾊奥运、科技奥运、⼈⽂奥运”的主题。包括安全保卫系统、消防系统、卫星有线电视系统、体育竞赛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计时计分与现场成绩处理系统、仲裁录像系统、数据⽹络系通信⽹络系统(固定通信⽹络系统、移动通讯⽹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
电⼦显⽰屏系统、扩声(电声)系统、会议系统、转播摄像系统、⽂件处理系统、中央监控管理系统(建筑设备运⾏、安全与控制系统、供配电监控系统、采暖通风空调监控系统、给⽔排⽔监控系统、照明监控系统、交通管理监控系统)
1.4.6电梯⼯程。为更好的体现⼈⽂奥运的主题,我们特别考虑到⽅便残障⼈⼠使⽤的特点,在设备选择上制定了以下原则:垂直电梯具备语⾳报站功能,所有召唤按钮的按键均有对应盲⽂;扶梯梯阶带轮椅平台。
1.4.7⾬洪利⽤。围绕体育场周边布置2~4眼⾬⽔渗井,在体育场内部设⼀400m3蓄⽔池,收集跑道上的⾬⽔,⽤于体育场内草坪的灌溉。
1.4.8太阳能。⼴场绿地使⽤太阳能草坪灯照明,⽤太阳能技术驱动⽔循环,是太阳能技术与⽔环境结合为⼀体。
1.5园林景观
国家体育场与北侧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关系表现出图与底的对⽐烘托,在整个绿化背景中,⼀⽅⾯要使其与开敞⾃然空间形态在视线和边界的交接中形成⼈性化的过渡,另⼀⽅⾯,国家体育场作为这⼀景观轴线的⾼潮要素,对整个绿化⼴场的空间氛围塑造起⼀种收束、对景作⽤。
东侧湖⾯景观为国家体育场的建筑性格增添了运动、活泼的⽓息,⽽且借助⽔系的贯穿联系,更加强了与中央绿化⼴场的空间对话,增强了奥林匹克公园景观效果的有机性。空间设计注重与⽔体、绿化的结合,充分考虑国家体育场和⽔系之间的空间尺度,增强建筑的亲⽔性,以创造丰富的室外空间和⼈性化的亲⽔空间。
1.6市政管线接⼊
1.6.1⾬⽔:由中⼼区景观⽔⾯西侧向东⾄北⾠路,沿成府路南侧新建⼀条⼝径2000×1900mm⾬⽔管道,为国家体育场的⾬⽔排除出路。
1.6.2污⽔:由中⼼区景观⽔⾯西侧向东⾄北⾠路,沿国家体育场东南的东西向新建⼀条直径500mm的污⽔管道,为国家体育场的污⽔排除出路,
1.6.3热⼒:沿国家体育场东南的东西向规划道路新建⼀条DN300mm热⼒管线,在建筑物内⾃建3个热⼒站。
1.6.4供⽔:沿国家体育场东南的东西向规划道路新建⼀条DN400mm供⽔管道,沿⽤
地西侧的景观路新建⼀条DN600mm供⽔管道,可为国家体育场提供两个接⽔点。
1.6.5燃⽓:沿国家体育场西侧的景观路新建⼀条DN500mm天然⽓中压管道,由该管道接引⼀条DN250mm天然⽓中压,⽤地内安排2个调压箱。
1.6.6供电: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电源来⾃两个⽅向,安慧110千伏和南泥沟110千伏变电站。沿国家体育场西侧的景观路和东侧的湖边路分别新建10千伏电⼒管道,场内⾃建相应的配套设施。
1.6.7信息管道:沿国家体育场东侧的湖边东路新建⼀条24孔规划信息管道,可解决⽤地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等弱电信息需求。
1.6.8中⽔:沿国家体育场东侧的景观路新建⼀条DN200mm普通中⽔管道,沿国家体育场东侧的湖边路新建DN350mm⾼品质中⽔管道。
1.7地勘资料
规划的体育场⽤地,在地貌上处于永定河冲击扇的中部,且位于清河古河道和⾦沟河古河道之间的台地区。整个台地区地势西北⾼东南低,地形相对平缓,平均坡度1‰,地⾯标⾼约在45.5m左右。根据初步勘察所揭⽰的规划建设场地深度60m范围内的⼟层情况,在地表以下⼀般分布着厚约2m左右的⼈⼯堆积层;其下⾄深度约35m⾄40m范围内是第四纪粘性⼟、粉⼟和局部深度段砂⼟层的交互沉积⼟层;再下⾄60m深度范围内是以卵⽯、砂⼟层为主、局部深度段为粘性⼟层的交互沉积⼟层。⾃上向下依次为台地潜⽔、层间⽔和承压⽔。
1.8赛事赛场
体育场中⼼区设有⼀个标准⾜球场,四周环绕400⽶9条椭圆形跑道,终点直道10条,供100⽶短跑及110⽶跨栏跑⽐赛使⽤。跳远和三级跳远场地设在⾮终点直道外侧,场地内有4个砂坑,4条助跑道。跳⾼场地和撑杆跳⾼场地分别设在跑道南北半圆内。在跑道两个半圆之内还分别设有2个掷铁饼场地,2个掷标场地,4个推铅球场地。主体育场外设有两块径赛、跳跃项⽬和投掷项⽬热⾝场地,两块场地内各设置⼀块⾜球场。
第⼆节⼯程特点及难点
2.1三⼤奥运理念在施⼯过程中的体现
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坚持“绿⾊奥运、科技奥运、⼈⽂奥运”的理念,具有⼗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奥运会的前期筹办建设阶段,也必须坚持这⼀理念。
绿⾊奥运: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建设的⾸要条件,制定严格的施⼯环境标准和保障制度,⼴泛采⽤环保技术、材料和⼿段,确保建设完成的体育场符合国际奥委会的标准。施⼯场区全⽅位环境治理,除施⼯⽤地外做到绿化美化相结合,改善施⼯环境,增强全员环保意识,使国家体育场的建设场区成为新时代环保施⼯的典范。电工包
科技奥运:运⽤现代化的科技⼿段,紧密结合国内外科技最新动向,集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提⾼科技攻关能⼒,推进⾼新技术成果的应⽤,使国家体育场成为展⽰⾼新科技成果和创新实⼒的窗⼝。
⼈⽂奥运:遵循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宣扬普及奥林匹克精神,以建设国家体育场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化教育活动,丰富全体施⼯⼈员的精神⽂化⽣活,增强参加建设的责任⼼和凝聚⼒
2.2施⼯环境的管理
国家体育场施⼯过程中,存在有体量⼤、⼯期紧、多座⼤型公建集中施⼯、施⼯⼈员、车辆密集,⼯种多、市政⼯程不完全配套等问题。
2.2.1 协调与市政道路、地铁施⼯的关系,计算好运输车辆流量,合理分配车辆运营。北侧下沉道路开⼯时间要避开钢结构使⽤场地的时间。
2.2.2体育场钢结构⼯程施⼯难度⼤,⼯期紧迫,有⼀系列的新技术、新⼯艺、新材料需要论证、开发和应⽤,利⽤国际、国内顾问机构、互联⽹等现代化通讯、和管理⼿段,征集信息,结合专家论证,优选出最佳⽅案实施。
2.2.3⼯程复杂,需多⼯种联合协调施⼯,施⼯⼈员相对众多,对⼈员的管理是⼀重要问题。⾸先将根据不同⼯种,佩带不同颜⾊胸牌加以区分,限定及施⼯及活动区域。
2.2.4 对施⼯噪声、施⼯垃圾的管理。
2.2.4.1施⼯中对于噪⾳的污染要严格加以控制,以保证周边环境不因施⼯噪⾳⽽受到破坏。严格控制⼈为噪声,进⼊施⼯现场不得⾼声喊叫、⽆故摔打模板、乱吹哨,杜绝⾼⾳喇叭的使⽤,最⼤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施⼯现场噪⾳按照有关的规定进⾏控制,不得影响施
⼯现场单位的正常⼯作。具体限值:⼟⽅施⼯:75分贝;结构施⼯:70分贝;装修施⼯:65分贝。从声源上降低噪声,从根本上防⽌噪声污染。选⽤低噪⾳设备和⼯艺替代⾼噪⾳设备与加⼯⼯艺,例如低噪⾳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混凝⼟输送泵、空⽓压缩机处设置阻抗复合消声器。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
2.2.4.2废弃物管理消纳达标:废弃物不在现场乱扔,运出后不污染⼟地搭设封闭垃圾站,建筑垃圾与⽣活垃圾分离;建筑垃圾应分检再⼊垃圾站,并有渣⼟消纳资质的单位运⾛。
2.3协调与国际公司的关系
国家体育场⼯程是⼀国际化⼯程,与国际公司做好协调⼯作也是保证⼯程顺利进展的重要保证。施⼯总包机构将专门成⽴国际协调部门,重点协调⼯作内容是:
2.3.1与国外设计公司及奥组委随时保持沟通,及时把新的设计成果、新的要求传达给现场的施⼯、设
计单位。
2.3.2由于⼯程的特殊性,不少设备、材料需国外定货,按时、保质保证设备、材料进场是保证⼯程进度的重要⼀环。
2.3.3在⼯程建设期间,会有地⽅领导、国家领导⼈、奥林匹克官员参观、考察⼯地,指导⼯作,协助地⽅作好接待⼯作。2.4降⽔⼯程
根据勘探报告国家体育场规划建设场区地表以下50m深度范围内的⼀般分布有3层地下⽔:第⼀层地下⽔类型为台地潜⽔;第⼆层地下⽔类型为层间⽔;第三层地下⽔类型为承压⽔。降⽔⼯程的重点内容为:
2.4.1 为响应奥运⼯程理念本降⽔⼯程将采⽤环保节能施⼯⽅案。根据⼯程特点和环境要求,采⽤多维渗降法,在场区降深处打⽔平渗流管,利⽤⾃然势能降⽔,⽔不外排,⽆需电⼒,⽆能耗损失。
2.4.2降⽔⼯程必须与⼟⽅⼯程和护坡⼯程⼀体化考虑和安排,⼤⾯积和⼤体量的地下⽔必须在短期内降⾄⼯程施⼯作业⾯以下,因此要保证降⽔⼯程的科学可⾏性和可靠性;
2.4.3降⽔⼯程要保证结构⼯程和防⽔⼯程施⼯的顺利进⾏,做到万⽆⼀失。
2.4.4降⽔⼯程要完全符合北京市环保要求及地下⽔资源的要求。
2.4.5降⽔⼯程要充分考虑必要的经济合理性等。
2.5⼟⽅⼯程
由于基坑⾯积⼤,整个⼟⽅⼯程量很⼤,约83万⽴⽅⽶,为后续⼯程施⼯提前创造出良好的⼯作⾯是⼟⽅⼯程的关键之所在。⼟⽅⼯程重点内容为:
2.5.1⼟⽅⼯程与护坡⼯程和降⽔⼯程的合理衔接与交叉施⼯,并互相创造条件,并及时为底板垫层和底板施⼯创造条件;
2.5.2⼟⽅⼯程的施⼯顺序、施⼯范围的合理安排以及⼟⽅坡道的合理布置;
2.5.3⼟⽅⼯程施⼯中,要优先为护坡⼯程和桩基⼯程机械设备的施⼯进出场创造条件;
2.5.4 ⼟⽅⼯程机械设备的有效投⼊与合理安排,尤其是对⼟⽅⼯程合理、⾼效的组织,包括多个⼟⽅卸⼟点的选择、多条运输线路的优化选择和车辆分散与分流、对交通线路的疏导与畅通等,确保在计划⼯期内完成巨⼤的⼟⽅⼯程量;
2.5.5⼟⽅⼯程要为桩基施⼯及时创造⼯作⾯,同时在⼟⽅施⼯过程中要保证地基基础⼟层不受扰动与破坏;
2.5.6⼟⽅⼯程必须符合北京市环境保护要求,科学组织以减少交通拥堵、道路遗洒和噪⾳对市民⽣活的影响等。
2.6钢结构⼯程
钢结构⼯程是本⼯程的重点和难点,是体现2008奥运理念的精华,其主要内容为:
2.6.1钢结构加⼯安装详图设计⼯作的有效组织,详图设计的深度、质量不仅要完全符合原设计的要求,⽽且要成为指导整个钢结构制作加⼯和安装的依据;
2.6.2钢结构主构件加⼯和焊接的精度必须完全满⾜设计和规范对尺⼨、弧形曲率和变形控制等的要求;钢结构的连接件的精加⼯要完全符合设计对其⼯艺的要求,确保构件安装的精度和可调节性;
2.6.3特⼤型构件吊装、焊接的施⼯保证能⼒、主构架的熔透焊接及其变形控制,焊缝的焊接质量及其⽆损检测必须完全满⾜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2.6.4⼤型钢构件拼装场地的准备和对钢构架的试拼装;
2.6.5⼤型构件的运输和运输过程中的变形控制;
2.6.6确保整个椭球壳体钢结构的现场安装的精确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2.6.7钢结构⼯程与钢筋混凝⼟结构施⼯的合理安排,最⼤限度地减少甚⾄消除其相互影响。
2.6.8要充分考虑钢结构⼯程的经济合理性等。
2.7⼤体积混凝⼟
钢结构柱的混凝⼟承台1.5m厚,24根型钢混凝⼟柱基础最⼤断⾯尺⼨10.4×10.4×12m 均属⼤体积混凝⼟施⼯。施⼯时应当注意:
2.7.1确保混凝⼟配合⽐的科学合理性,在满⾜设计强度的同时,要满⾜本⼯程耐久年限为100年的要求;
2.7.2混凝⼟⼯程的机械设备的有效投⼊与合理安排,尤其是对混凝⼟⼯程的合理、⾼效的组织,包括多个预拌混凝⼟供应点的选择、多条运输线路的优化选择和车辆分散与分流、对交通线路的疏导与畅通等,确保在计划⼯期内完成巨⼤的混凝⼟⼯程量;
2.7.3混凝⼟浇注的顺序和采取的⽅法和措施要确保不出现施⼯冷缝;
2.7.4混凝⼟的温度要得到严格有效的控制;
2.7.5混凝⼟的添加剂和添加量的最佳选择和控制以及对混凝⼟粗细⾻料的质量及其含碱量的控制;
2.7.6模板加固⽀撑要经过验算,确定最佳⽅案。
2.7.7混凝⼟的施⼯缝合理划分与施⼯处理等。
2.8设备安装⼯程
由于国家体育场⼯程的重要性与特殊性,此部分内容是实现体育场⼯程的使⽤关键所在,其重点内容为:
2.8.1各专业施⼯详图的⼆次设计和各系统的综合配套图纸深化设计和⼯艺设计;
2.8.2各种设备、材料、机电系统和转播设备的选型及其档次和质量标准的确定,确保⼯程的使⽤功能、设计功能和标准档次;
2.8.3对重要的设备、材料的加⼯制造进⾏极其有效的⼯⼚监造;
2.8.4现场机电安装⼯程、弱电智能化系统、转播设备安装和装修施⼯的交叉施⼯,系统和设备的调试等。
2.9⼯程总承包管理

本文发布于:2023-05-17 12:14: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27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体育场   系统   国家   要求   设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