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系统污染及健康危害

阅读: 评论:0

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系统污染及健康危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新建的较高档次的公共场所几乎都采用了空调系统。同时为了节省能源这些场所的密闭程度不断提高。因此电子念佛器室内空气质量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集中式空调系统的送风质量。但国内外各种调查结果表明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已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空调系统运转的过程中空调系统收集室内的空气经处理后又将空气送回到室内有可能将来自个别空调房间的污染物迅速地扩散到其它空调房间从而成为传播、扩散污染物的媒介。更为严重的是变电站模型在空调系统内部被空调系统截留而积累的污染物以及在空调系统内大量繁殖的某些生物性污染物在空调开启等操作过程中随送风带进入房间成为室内空气的新污染源。  

1 空调系统易污染部位及原因  

1. 1管道 空调风管中的微风速使得一些污染物容易积聚在其中。同时空调风管中的适宜温度和聚集的尘埃为生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在空调风管里容易孳生或繁殖一些生物如螨虫、真菌、细菌、病毒和昆虫。当空调系统启动时由于受到送风机运行引起的震
动作用残留在管道中的灰尘和生物会被气流卷起以气溶胶的形式被气流携带到空调房间里造成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  

1. 2加湿器 加湿器的作用是增加空气中的湿度以提高上呼吸道舒适性。如果空调系统的加湿器中水量足够多而没有及时更换时或者加湿器里没有杀菌装置来自加湿器的细菌以气溶胶形式随空调送风进入空调房间成为加湿器热的诱因。  

1. 3凝水盘 空气处理设备的某些部位以及风机盘管都配有凝水盘用于收集冷凝水并将其排入下水系统。当冷凝排水管和冷凝盘的排水不畅或灰尘的积累造成堵塞时会在其中积水加上潮湿的环境和适宜的温度使得微生物能够大量繁殖。当空调系统再次启动时大量繁殖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以及微生物大量繁殖时生成的气体与空气中的水滴一起分散成气溶胶随送风气流进入空调房间laflof, 造成室内空气的微生物污染。  

1. 4冷却塔 冷却塔是空调系统内部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场所。冷却塔中的循环水在循环过程中会夹带起生长在冷却塔构件表面的微生物形成微生物气溶胶。微生物气溶胶通
过空调机入口、门窗和通风管道被吸入室内。除此之外,微生物气溶胶也能散布到冷却塔周围的空气中。因此冷却塔不仅是空调系统内部重要的生物污染源而且是生物性污染物潜在的传播源。  

1. 5新风口 如果新风口在冷却塔附近冷却塔生成的致病微生物气溶胶就可能由新风口进入空调系统最终进入室内,复合风管。  
甲类功率放大器
2 空调系统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1 生物性的污染物不仅能积聚在空调系统内部而且能在适宜生长的某些部位大量繁殖是与空调系统有关的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一类污染物。军团菌污染是空调系统中最常见的污染物军团菌污染引起的军团菌病则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真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在空调系统中有一些部位很适宜真菌生长。真菌对人体致病主要有三类真菌感染、变态反应疾病和中毒性疾病。真菌的孢子和菌丝能引起鼻炎、哮喘等。螨虫主要分布在管道、冷凝水盘管、冷却塔等处。螨虫具有很强的致过敏性能引起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湿疹
和过敏性哮喘。  

2. 2 空调系统通常使用过滤器阻滞颗粒物但仍有一些细小的颗粒物可以通过过滤器。当空调系统开启时紊乱的气流冲刷沉积在管壁上的颗粒物使大量的颗粒物重新浮起进入空气环境并高浓度地通过送风进入空调房间。这些颗粒物尤其是可吸入颗粒物、细小颗粒物可长期悬浮在室内空气环境中造成人呼吸系统疾病。空调系统内部通常衬有玻璃纤维隔热层玻璃纤维较轻一旦剥离时容易被气流夹带着随风进入空调房间。若吸入玻璃纤维玻璃纤维会到达并沉淀在肺组织局部引起过敏甚至诱发癌症。 刮膜棒 

2. 3 在新使用或刚修整过的空调管道内涂层中释放出来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可能会很高。大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强烈麻醉剂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头晕、神经衰弱同时对眼、鼻、咽喉以及暴露的皮肤具有刺激性。  

综上所述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与人健康密切相关。特别是2003 年春季非典流行期间因为不能排除空调通风系统可能传播非典病毒而不能运行使用再一次引起了广大
公众对空调通风系统可能成为传染病的一种空气传播渠道的高度重视。因此在空调首次运行前进行卫生学评价发泡工艺在空调运行中每年进行清洗、消毒必要时进行监测等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发布于:2023-05-17 04:1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24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空调   系统   繁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