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及作业班组 | 风险 等级 | ||||||||||||||
施工任务 | 电缆工程施工 | 作业地点 | |||||||||||||
开始时间 | 干油站 | 结束时间 | |||||||||||||
作业流程 | 施工准备→站队四交→电缆直埋敷设、穿管敷设、电缆沟敷设、电缆登杆引上敷设、架空敷设→电缆头制作 | 作业人数 (不含工作负责人) | |||||||||||||
具体人员分工 | 由工作负责人根据实际工作填写 | ||||||||||||||
主要风险 | 机械伤害、土方坍塌、电缆损坏、火灾、挤压伤人、灼烫 | ||||||||||||||
作业必备条件 | |||||||||||||||
确认 | |||||||||||||||
1.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 □ | ||||||||||||||
2。作业人员无妨碍工作的职业禁忌。 | □ | ||||||||||||||
3。无超龄或年龄不足人员参与作业。 | □ | ||||||||||||||
4。配备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并经检验合格,齐全、完好。 | □ | ||||||||||||||
5.编制施工“三措”方案,并经审批. | □ | ||||||||||||||
6.施工人员经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 | □ | ||||||||||||||
7。施工工机具、安全工器具、仪器仪表有合格证并检测合格。 | □ | ||||||||||||||
8.安全文明施工设施配置符合要求,齐全、完好。 | 电动抽气机□ | ||||||||||||||
9.各工作岗位人员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控制措施清楚。 | □ | ||||||||||||||
作业过程风险控制措施及质量控制要点 | |||||||||||||||
一、作业过程风险控制措施 (一)施工准备 1。每日进行站队四交,录音记录清晰。 2.工机具准备:工机具经检验合格。 3。人员准备:工作负责人、施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安全防护用品。 4。施工现场布置: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安全警戒线、警示牌、友情提示牌等安全设施. 单眼3d(二)电缆敷设 1.电缆沟边坡放坡合理或支护到位; 2。沟槽边1m内不得堆放材料、停放车辆、设备或余土.沟槽边1m外堆土高度不超过1.5m,沟槽边有大型设备停放时或有作业时要采取加固措施.如发现沟槽裂缝、土质疏松,要立即补救; 3.雨季施工时要注意沟槽周围的排水,以防积水冲垮护坡; 4。注意防止土内尖锐物扎脚,防止攻击性野生动物的伤害。 5。电缆滑车必须可靠固定,滑车滚轮表面应无毛刺; 6.电缆盘、电缆输送机、牵引机应平稳布置在坚硬的地面上, 并采取搭枕木台等均布压强的措施,防止设备倾倒致使人员、设备受损; 7.采用牵引机牵引敷设时,电缆牵引头前面应装设有防捻器(退扭器),防止牵引过程中牵引绳旋转打绞损伤电缆; 8.采用电缆输送机敷设时,履带对电缆的握着力不能过大,感觉夹紧即可,防止夹伤电缆; 9.布放电缆直线段每隔2。5-3m应设置一个直线滑轮,转弯处应装有转弯滑轮,保护管口应套有光滑的喇叭管;在电缆牵引头、电缆盘、牵引机、过路管口、转弯处以及可能造成电缆损伤的地方应设专人负责监护. 10。严禁流动吸烟,作业现场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完善灭火装置,防止诱发山林火灾; 11.回填土前应先将电缆用大于100mm厚的细砂层覆盖,然后在其上盖上保护板,确保电缆受到盖板的保护; 12.回填土时,宜先人工回填300~400mm厚,然后再用机械回填,如此可尽可能的避免机械对电缆以及保护板的损伤; 13。搬运、就位盖板时,防止手脚压伤。 (三)电缆头制作 1。作业现场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完善灭火装置。 2.剥离刀片应选用口子比较平整的刀片; 3.正确使用剥离刀具、手工锯等专用工具,防止人员、电缆受损; 4。废弃的刀片、锯条应丢入专用的容器内,严禁随意丢弃,防止刀片、锯条扎脚. 5.安装预制件时,注意不得划伤电缆绝缘和预制件. 6。接线端子的压接应由两人以上配合完成(一人将压钳定位并支撑,另一人操作压钳),防止操作不当损坏电缆绝缘. 7。接地线焊接后,焊锡未完全冷却不得绕包绝缘带,防止人员烫伤。 二、质量工艺要点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电缆规格、型号、数量及外观质量满足《验收规范》及设计要求.2.技术准备:施工图. (二)电缆直埋敷设 1.直埋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小于0。7米,穿越农田或在车行道下不小于1米。 2.直埋于地下的电缆上下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软土或砂层,顶上加红砖或盖板保护,板宽超电缆两侧各50mm。 3。直埋电缆穿越城市街道、公路、铁路时,应将电缆敷设在满足强度要求的保护管内,并将管口封堵好。 4.多根电缆敷设时,电缆应排列整齐、弯度一致,尽量避免在转弯处交叉。 5。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15D(D为电缆外径). 6。电缆间,电缆与管道、道路、建筑物间平行和交又时的最小净距应满足相关规定.7.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并分层夯实. 8.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三)电缆穿管敷设 1.在工作井内电缆应合理排列(从下至上,从里至外)、布置走向,便于今后电缆的更换和增加,入排管前电缆表面宜涂中性润滑油,便于牵引敷设。 2。在工作井中,电缆支撑的间距不得超过0.8m,否则应采取措施增设固定位置;并应将电缆在支架上加以固定。 3。电缆就位后,应在管口两端、井内、终端等位置的电缆上绑扎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止点,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4。电缆敷设后,对管口两端、井口、终端应进行封堵。 (四)电缆沟敷设 1.在下列地方应将电缆加以固定: 1)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2)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l0m处。 2.电缆预留按设计要求实施。 3.电缆就位后,应在终端、接头、转弯处和直线段每隔50—100m位置的电缆上绑扎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止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 (五)电缆登杆引上敷设 1。电缆登杆应设置电缆终端支架、避雷器及接地引下线。 2.电缆支架位置按设计施工图并满足各相导体对地安全距离. 3。电缆出地面部分套有一定强度的保护管,保护管内直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出土高度不少于2m,入土不少于100mm。 4。电缆保护管在杆(塔)固定点不少于2处. 5。电缆出土前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6。电缆保护管外的电缆引上部分在杆(塔)的固定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5m。固定管卡与电缆之间应垫橡胶垫。 7。保护管上口应做好密封处理。金属保护管应良好接地. (六)低压电缆架空敷设 1。钢绞线无锈蚀、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钢绞线应满足荷载要求,并全线良好接地,在终端和转角处需打拉线或顶杆。 2。架空电缆悬挂点或固定点:电缆挂敷高度不低于2。5米,吊挂电缆的吊钩之间距离应为0.4米; 3。架空电缆与公路、铁路、架空线路交叉跨越时,应符合相关规定。 4.架空电缆的金属护套、铠装及悬吊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杆塔和配套金具均应进行设计,应满足规程及强度要求。 5.架空敷设的电缆不宜设置电缆接头。 (七)电缆头制作 1.电缆终端和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等措施。尚应有改善电缆屏蔽端部电场集中的有效措施,并应确保外绝缘相间和对地距离。 2。施工工艺符合厂商说明和技术规范:1)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2)护套断口要均匀整齐,不得有尖角及快口。3)接地线锡焊要牢固、平整无毛刺,锡焊过程注意控制好温度、时间,防止损伤主体绝缘。4)热缩管热缩要均匀无气泡、无碳化痕迹.5)绝缘镜面处理后直径应注意工艺过盈配合要求,绝缘表面处理应光洁、对称。6)增绕半导电带的尺寸、直径应符合工艺要求。7)预制件定位前应将电缆表面清洁干净,并均匀涂抹硅脂。8)相带绕包应统一、规范,线路铭牌应挂在终端接头的明显处. 3.电缆线芯连接金具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管和线鼻子,其内径与电缆线芯匹配,间隙不应过大。线鼻子压接应从上至下逐步压接,并确保连接管和线鼻子表面光滑、干净。 4。电缆中间接头两侧电缆的金属屏蔽层(或金属套)、铠装层应分别连接良好,不得中断,跨接线的截面应满足标准工艺的规定。 5.直埋电缆接头的金属外壳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应做防腐处理;直埋接头应安装保护盒. 6.电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下时,接地线应直接接地;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时,接地线应穿过互感器接地。 7.终端头、中间头的接地线应与接地网引上线相连接,电缆铠装层和屏蔽层应分别引出接地线. 三、现场新增风险情况及补充控制措施 1.变化情况 2.控制措施 | |||||||||||||||
全员签名 | |||||||||||||||
新增人员签名: | |||||||||||||||
工作负责人 | 审核人 (安全员或技术员) | ||||||||||||||
签发人 | 签发日期 | ||||||||||||||
备 注 | |||||||||||||||
工作负责人 | 施工日期 | ||||||
施工任务 | |||||||
四 交 | 交任务 | 施工作业票所列工作任务已宣读清楚。 □ | |||||
三 交 | 交安全双柱汽车举升机 | 1。交安全措施(见作业过程风险控制措施)已宣读清楚. □ 2。补充安全措施已交待清楚。 □ | |||||
三 交 | 交技术 | 1.施工作业票所列安全技术措施已宣读清楚. □ 2.补充技术措施已交待清楚。 □ | |||||
交环保 | 1。对现场进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 | ||||||
检 查 内 容 | 三查 (查衣着、 查三宝、查精神 状态) | 1.作业人员着装规范、精神状态良好,经安全培训. □ ir测试2。安全工器具、测量仪具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 □ 3。安全文明施工设施符合要求,齐全、完好。 □ 4.施工人员对工作分工清楚。 □ 5.各工作岗位人员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清 □ 楚。 | |||||
检 查 内 容 | 当日控制措施 检查 | 具体执行见作业过程风险控制措施。 | |||||
当日风险等级 | |||||||
备 注 | |||||||
参加施工人员签名: | |||||||
作业过程风险控制措施 | |||||||
当日需执行措施 落实情况 | |||||||
一、控制措施 | |||||||
(一) | 施工准备 | ||||||
1 | 每日进行站队四交,录音记录清晰 | □ | |||||
2 | 工机具准备:工机具经检验合格。 | □ | |||||
3 | 人员准备:工作负责人、施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安全防护用品。 | □ | |||||
4 | 施工现场布置: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设置安全警戒线、警示牌、友情提示牌等安全设施。 | □ | |||||
(二) | 电缆敷设 | ||||||
智能新风 |
本文发布于:2023-05-17 03:1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23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