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缆线路工程验收必须按照中间过程验收、自验收、预验收、竣工验收4个阶段组织。( √ ) P227 2:电缆线路工程验收必须按照( ABCD )几个阶段来组织。 P227
A 中间过程验收 B自验收 C预验收 D竣工验收
3:参与自验收的单位是( B )。P228
A施工单位和运行单位 B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C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
4:工程竣工验收完成后( B ),施工单位必须将工程资料整理齐全送交监理单位和运行单位进行资料验收和归档。P228
A半个月 B1个月 C2个月
5:电缆线路工程验收各阶段完成后必须填写( C )。P229
A施工记录 B安全记录 C阶段验收记录和整改记录
6:电缆线路工程验收各阶段完成后必须填写阶段验收记录和整改记录。( √ )P229
7:分部工程“电缆敷设”中包含的分项工程( C )。P229
A户外终端 B接地线 C沟槽开挖
8:分部工程“电缆中间接头”中包含分项工程( B )。P229
A户外终端 B绝缘接头 C沟槽开挖
9:分项工程“户外终端”包含于分部工程“电缆敷设”中。(×)P229(电缆终端)
10:分项工程“接地电阻测试”包含于分部工程“接地系统”中。( × )P229(竣工试验)
11:电缆竣工试验包括( AB )等。P229-230
A主绝缘测试 B接地电阻测试 C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D绝缘电阻试验
12:电力电缆线路敷设工程验收标准应包括( C )。P230 A 电气设备设计规程 B电力运行安全规程 C 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13:电力电缆线路敷设工程验收标准包括( 仿真海枣树CD )等。P230
A 电气设备设计规程 B电力运行安全规程 C 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D电力电缆设计规范
14:电力电缆线路敷设工程验收标准包括“电力电缆运行规程”等。( √ )P230
15:对于10kV直埋电缆,自地面到电缆上面外皮的距离为0.7m。(√)P231
16:对于35kV直埋电缆,自地面到电缆上面外皮的距离为( B )。P231
A 0.7m B1.0m C1.2m
17:对于10kV直埋电缆穿过农田时,自地面到电缆上面外皮的距离为(B)。P231
A 0.7m B1.0m C1.2m
18:对于10kV直埋电缆穿过农田时,自地面到电缆上面外皮的距离为1.0m。( √ )P231
19:直埋电缆时,保护盖板应在电缆中心且不倾斜,其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C)。P231
A20mm B30mm C50mm
20:变配电站电缆夹层及隧道内的电缆两端和拐弯处,直线距离每隔( B )处应挂电缆标志牌,注明线路名称、相位等。P231
A50m B100m C 200m
21:安装电缆接头工作应在空气湿度为80%以下进行。(×)P232(70%)
阻火带
22:电缆终端处应悬挂明显的( B )标志。P233
A带电 B相 C名称
23:隧道内电缆中间接头两侧和中间( A 文具盒生产过程)。P233
A增加硬固定 B增加软固定 C 不加固定
24: 隧道内电缆中间接头两侧和中间增加硬固定。( √ )P233
25:直埋电缆中间接头要与相邻其他电缆线路接头之间错开至少( B )。P233
A 0.2m B 0.5m C 0.8m
26:电缆中间接头要与相邻其他电缆线路接头之间错开至少0.2m。(×)P233(0.5 m)
27:金属电缆支架防腐工艺应保证运行( C )年不出现严重腐蚀。P233
A5 B6 C8
28:金属电缆支架防腐工艺应保证运行5年不出现严重腐蚀。( × )P233(8年)
29:对金属电缆支架的要求有( A BCD )等。P233
A满足承载能力要求 B焊接牢固 C良好接地 D防腐工艺符合要求
30:电缆支架( C )有良好的接地。P234
A不需要 B局部应 C全线应
31:电缆支架只要求局部有良好的接地。( × )P234(全线应)
32: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应保持畅通通风。( × )P234
33:在电力电缆中间接头两侧及相邻电缆( C )长的区段施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P234
A 1m B 1~2m C 2~3m
34:在电力电缆接头两侧及相邻电缆2~3m长的区段施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 )P234
35:电缆线路交叉互联和接地箱本体及其进线孔不得选用绝缘材料。( × )P234
36:电缆线路交叉互联箱和接地箱本体及其进线孔不得选用( C )材料。P234
A半导体 B绝缘 C铁磁
37: 电缆线路交叉互联和接地箱本体及其进线孔密封应良好,满足长期浸泡要求。( √ )P234
38:对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的要求是( ACD )。P234-235
A 回流线型号正确 B 接地箱体必须选用铁磁材料 C 接地线不得连接在可拆卸接地体上 D 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
39:电缆线路交叉互联线和接地线应尽可能短,宜在( A )内。P235
A5m B8m C10m
40:测温光纤与电缆外护套紧密接触,接头处圆周缠绕,每隔( A )预留50m光纤环。P235
A500m B800m C1000m
41:测温光纤固定间隔不大于( B )。P235
A0.2m B0.5m C1m
42:测温光纤每隔500m装设标签,标明起点、终点、距离。( √ )P235
43:测温光纤全线贯通,单点损耗小于0.02dB。( √ )P235
44:电缆竣工图比例尺宜为( C )。P236
A 1:100 B 1:200 C 1:500
45:平行敷设的电缆线路,宜采用1张图纸。( √ )P236
46:平行敷设的电缆线路,宜采用( A )张图纸。P236
A1 B2 C多家具附件
47:电缆线路试运行阶段,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作为对( B )的补充。P237
A自验收工作 B竣工验收工作 C中期验收工作
48:电缆线路试运行阶段内发现由施工质量引发的问题,由运行单位负责处理。( ×)P237(施工单位)
49:电缆线路试运行阶段内发现由施工质量引发的问题,由( A )负责处理。P237
A施工单位 B双极化高频头运行单位 C其他有资质的维修单位
50:电力电缆线路的外力破坏事故,在电缆线路事故中所占比例很大。( √ )P238
51: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的反外力工作应严格电缆线路( B )的定期巡视和特巡制度。P238
A监督人员 B专责人 C运行人员
52:电力电缆线路进行施工挖掘时,专责人必须到现场( C )。P238
A 进行操作 B 进行指挥 C 进行监护
53:电缆附近施工安全组织措施是否完备是电缆的正常巡视检查项目之一。( × )P238
54:对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监视包括( ACD )等。P238
A压力监视 B电压监视 C负荷监视 D温度监视
55:对于油浸纸绝缘套管电缆终端,正常巡视应检查( B )。P239
A 是否有膨胀 B 有无渗漏油 C 是否有电晕现象vsel
56:对于充油电缆线路,无论是否投运,都要检查其油压。( √ )P239
57:有硅油膨胀瓶的交联电缆终端应检查硅油膨胀瓶的油位在规定的( B )之间。P239
A 1/3~1/2 B 1/3~2/3 C 1/2~2/3
58:电力电缆的正常巡视检查项目包括( B )。P240
A电缆附近施工安全组织措施 B电缆金属支架是否生锈 C电缆附近电磁场的测量
59:对于正常巡视中发现的零星缺陷和普遍性缺陷,交由主管部门编制( A )。P240
A月季度小修计划和年度大修计划 B抢修计划立即检修 C抢修计划尽快更换设备
60:对于正常巡视中发现的零星缺陷和普遍性缺陷,交由主管部门编制月季度小修计划和年度大修计划。( √ )P240
61:任何电缆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都伴随有( A )。P240
A电缆局部温度升高 B电缆终端温度降低 C电缆整体温度升高
62:电缆线路运行时受环境和散热条件影响,在故障前期局部温度不变。( × )P240(升高)
63:电缆线路运行时不仅受环境和散热条件影响,而且在故障前期局部温度会( A )。P240
A 升高 B 降低 C不变
64:用仪器测量电缆各部位温度,目的是防止电缆绝缘超过允许最高温度而( C )。P241
A 变 B 击穿损坏 C 缩短寿命
65:电缆的金属护套被腐蚀过程的发展速度( B )。P241
A很快 B很慢 C中等
66:防止电缆火灾首先要防止电缆本身和外因引起电缆着火。(√)P241
67:在变电站进出线电缆比较集中的夹层内设置( A ),可及早探测火情和正确报警。P242
68:在变电站进出线电缆比较集中的夹层内设置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可及早探测火情和正确报警。( √ )P242
69:1211灭火器是固定灭火装置。( × )P242(1211现在基本上已经不用了,因为对大气层有破坏。)
70:对于部分带病运行的电力电缆,必须( A )监督试验周期。P242
A缩短 B保持原 C延长
71:对于部分带病运行的电力电缆,必须缩短监督试验周期。( √ )P242
72:为有利于及时消缺升级,35kV及以上电缆线路每年进行一次设备等级划分。( √ )P243
73:为有利于及时消缺升级,35kV及以上电缆线路每( C )进行一次设备等级划分。P243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74:电力电缆线路设备等级分为4级。( × )P243(3级)
75:按照电力电缆线路设备等级划分,设备分为( ABC )。P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