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元宝山煤田风水沟煤矿采空塌陷的生态恢复治理模式探讨电化学传感器作者:戴英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14期 捕鼠笼摘要依据赤峰市元宝山煤田风水沟煤矿地面塌陷现状及治理成效,系统分析了风水沟煤矿地面塌陷的分布、规模和危害程度以及地面塌陷发育规律和特征,总结以往地面塌陷的防治经验,提出矿山地面塌陷的治理模式和技术措施,从而使地面塌陷破坏的土地达到可利用状态,对内蒙古中东部矿业活动造成的地面塌陷治理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风水沟煤矿;采空塌陷;恢复治理
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刚构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4-259-02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发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煤炭在开发利用的同时,煤矿区地质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严重影响矿区及其周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1]。特别是在内蒙古自治区,由于北方干旱的气候和水文条件,造就了极其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笔者以赤峰市元宝山煤田风水沟煤矿为例,探讨了矿区地面塌陷的治理措施和防治对策。铝制工艺品
1矿区概况
风水沟煤矿位于位于赤峰市中心城区的东部,距中心城区约50 km,行政区划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风水沟镇所辖,矿区地理坐标为42°22′40.3″~42°24′53.8″ N,119°21′44.6″~119°24′15.1″ E。风水沟煤矿处于元宝山煤田的东北部,井田边界南起笔式绘图机8号煤层露头,北至煤层可采边界,东起F40断层,西至点云扫描F1断层,走向平均长2.4 km,倾斜宽3.2 km,面积7.672 5 km2。
风水沟煤矿设计生产规模为210万t/a,规模属于大型;服务年限为34 a。风水沟煤矿2006年已基本达产,现处于正常生产期。矿区内人口密度大,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破坏地表和植被、堆置矸石山、地下采空而地面发生塌陷等问题,造成土地损毁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地面塌陷是矿山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