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硅钢 摘要】 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顺德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制定顺德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从2009年~2012年在顺德区随机抽检多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冷却水进行嗜肺军团菌培养和鉴定,抽检风管内表面积尘进行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作出评价,检测和评价方法参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1]。结果 2009年~2012年顺德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检测总合格率为83.12%。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阳性检出率为23.64%,四年间冷却塔污染程度有逐年减轻的趋势。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0.91%和79.55%,四年间风管内表面污染程度基本持平。结论 顺德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微生物污染,对人构成潜在健康危害,监管部门和企业必须共同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养蜂专用车【关键词】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嗜肺军团菌 细菌总数 真菌总数
国外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普遍使用空调,自1976年美国首次发现军团病以来,国外开始重视集中空调系统污染问题的研究,并相应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卫生管理办法及较为严密的使用管理检测法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普遍使用集中空调。2003年SARS暴发和流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的卫生问题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的广泛关注。2004年卫
生部组织对全国30个省市区60个城市937家宾馆饭店、大型商场超市的空调系统进行了监测抽检,结果显示空调通风系统存在严重的生物性污染,合格率仅为6.2%。2006年卫生部修订和颁布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并于2012年完成了修订本。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顺德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制定顺德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09~2012年顺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区内多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开展监测评价。
退火窑 1.2方法 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的采集和检测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A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检验方法执行,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的采样和检测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I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执行,判定标准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进行评价。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不同年份的微生物监测情况
2009~2012年合计检测微生物样品231份,合格192份,合格率为83.12%。其中2009年检测样品25份,合格17份,合格率为68%;2010年检测样品30份,合格22份,合格率为73.33%;2011年检测样品30份,合格25份,合格率为83.33%;2012年检测样品146份,合格128份,合格率为87.67%;四年间的微生物合格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反映污染程度逐年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P<0.05)。
表1 2009~2012年顺德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检测结果
2.2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的监测情况
2009~2012年合计检测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样品55份,检出阳性13份,阳性检出率为23.64%。其中2009年检测样品9份,检出阳性6份,阳性检出率为66.67%;2010年检测样品10份,检出阳性5份,阳性检出率为50%;2011年检测样品10份,检出阳性1份,阳性检出率为10%;2012年检测样品26份,检出阳性1份,阳性检出率为3.85%;四年间的阳性检出率有逐年递减的趋势,反映污染程度逐年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6,P
<0.05)。
竞赛抢答器 表2 2009~2012年顺德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检测结果
2.3细菌总数的监测情况
2009~2012年合计检测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样品88份,合格80份,合格率为90.91%。其中2009年检测样品8份,合格7份,合格率为87.5%;2010年检测样品10份,合格9份,合格率为90%;2011年检测样品10份,合格9份,合格率为90%;2012年检测样品60份,合格55份,合格率为91.67%;四年间的细菌总数合格率水平相当,反映污染程度基本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
表3 2009~2012年顺德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的检测结果
2.4真菌总数的监测情况
2009~2012年合计检测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样品88份,合格70份,合格率为79.55%。其中2009年检测样品8份,合格7份,合格率为87.5%;2010年检测样品10份,合格8份,合格率为80%;2011年检测样品10份,合格7份,合格率为70%;2012年检测
样品60份,合格48份,合格率为80%;四年间的真菌总数合格率水平相当,反映污染程度基本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P>0.05)。
表4 2009~2012年顺德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的检测结果
3 讨论
资料分析结果,2009~2012年顺德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检测总合格率为83.12%,合格率较低。原因在于一方面是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人员的卫生意识薄弱,未能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的要求定期对集中空调通风管道零件和冷却塔进行清洗消毒;另一方面是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未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和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导致出现清洗死角盲角;还有一方面是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企业认识到清洗的必要性,但由于管道清洗费用高,也会导致企业不愿意去清洗。
检测结果亦表明,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的阳性检出率为23.64%,略低于周边地区[2][3],呈逐年减低的趋势,但未能达到100%合格,反映冷却塔的清洗消毒逐渐得到相关单位企业的重视,对冷却塔的清洗消毒方法和制度仍未落实到位,强制措施不足。风管内表
ups检测
面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的污染程度多年持平,体现在没有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卫生培训,停业整顿等强制干预的情况下,风管内表面的卫生状况未有得到改善。
近年来,由于顺德区卫生系统改制,卫生行政执法与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分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检测机构,没有强制监测权,且与执法监督部门间的协调不足,监测难度大,监测率较低。政府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以及《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风管系统清洗规范》等的宣传力度还不足。工作缺乏专项经费支持,过大的业务创收压力制约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积极防治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集中空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一般症状、眼睛症状、呼吸道及口腔症状、皮肤等不良症状发生率均较高,且不同性别、暴露时间不同、不同场所之间存在差异[4],保护场所人生命健康是公共场所单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企业要重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落实集中空调通风管道零件以及冷却塔的清洗消毒工作,以免造成对众的健康危害。
人工智能开发板
参 考 文 献
[1]《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2] 王秀英,余淑苑,李思果,等.深圳市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军团菌污染情况调查与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6,32(3):70~71.
[3] 许小婵,谭秀媚,庞天才,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军团菌污染情况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12,18(1):35-36.
[4] 吴浩生,股道根,仇君,等.深圳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J].中外健康文摘,2012,33(9):4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