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2022届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典型例题
磁悬浮床单选题
1、下表是某同学在测量胸围差的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该同学的胸围差是 A.12.3厘米B.13.5厘米C.10.2厘米D.12厘米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膈肌的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详细可见下图: 据上图可知: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增大,胸围增大;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
部回升,胸廓的前后左右径缩小,胸围减小,而胸围差是指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与深呼气时的胸围长度之差,
其大小反应了肺的通气能力,并且计算胸围差时要取平均值。
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同学测量三次的胸围差分别是12.3厘米、13.5厘米和10.2厘米,三者平均值为12厘米。
故选:D。
2、模型建构可以更好地梳理知识。若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结构,则以下模型“a→M→b”建构错误的是
()
A.淀粉→口腔→麦芽糖B.脂肪→小肠→甘油和脂肪酸
C.动脉血→肾小球→静脉血D.原尿→肾小管→尿液
答案:C
解析: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脂肪的消化是从十二指肠(小肠)开始的,在小肠内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 变成动脉血。
A.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的作
用下分解成葡萄糖,A不符合题意。
B.脂肪的消化是从十二指肠(小肠的起始)开始的,在小肠内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B不符合题意。C.肾小球的作用是滤过作用,没有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气体成分没有发生改变,还
是动脉血,C符合题意。
D.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大部分的水被肾小管的重吸收送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由肾小管
故选C。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母亲怀孕期间,即使生病,也不轻易服药,唯恐药物影响胎儿发育。胎儿与母
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A.胎盘B.子宫C.脐带D.输卵管
答案:A
解析:
在怀孕时,母亲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的途径: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胚胎植入子宫壁后,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胚胎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各种养料和氧气:母体→胎盘→脐带→胎儿;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胎儿→脐带→胎盘→母体排出。因此母亲与胎儿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胎盘。
故选A。
4、如图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时:呼气,膈顶下降B.b→c时:吸气,膈肌收缩
C.c→d时:胸廓容积扩大D.c→d时:外界气压>肺内气压
棉籽皮答案:B
解析:
(1)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2)图示中表示的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曲线ab段和cd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
A.曲线a→b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膈顶舒张上升;A错误。
B.曲线b→c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膈肌收缩,B正确。
C.曲线c→d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膈顶上升,胸廓容积缩小,C错误。
D.曲线c→d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肺内气压>外界气压,D错误。
故选B。
小提示:
吸气和呼气的进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
5、人的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A.子宫B.输卵管C.卵巢D.睾丸
答案:B
解析:
受精是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是输卵管。
A.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不符合题意。
B.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符合题意。
C.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不符合题意。
D.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过店客流统计分析
6、如图所示是小花同学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分析及推测不科学的是()疏水二氧化硅
A.曲线A可能为平静状态B.曲线B可能为运动状态
C.曲线A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D.曲线B状态时,呼吸频率较慢
答案:D
解析:
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
从曲线A可以看出,此人20秒内呼吸了近6次,1分钟为60秒,故此人每分钟呼吸了小于18次,故此人的呼吸频率小于18次/分,呼吸深度在2~3之间,小于1。从曲线B可以看出,此人20秒呼吸了9次,但是为了减少误差,平均每5秒呼吸了2次,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个时间段5秒内基本上都是2次,因此此人20秒内呼吸了8次,故此人的呼吸频率为24次/分,呼吸深度在1~5之间,约等于4。由此可见:曲线A是平静时的呼吸状态,呼吸深度小,曲线B是运动时的呼吸状态,呼吸深度大,D符合题意。
故选D。
7、下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丙构成入体的泌尿系统B.甲处可形成尿液
C.甲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D.丙的作用是排出尿液
答案:B
解析:
水性万能胶图中甲是肾脏,乙是输尿管,丙是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