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

阅读: 评论:0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
1、渗滤液处理工艺比选
1.1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
电子喇叭国内的垃圾填埋场主要以生活垃圾填埋为主,而且主要是以垃圾混合收集和混合填埋的方式进行,垃圾的组成成分复杂,所以垃圾渗滤液水质具有高、杂、变、难的特点。木项目中填埋场己经进入中老龄,渗滤液水质既具有填埋场渗滤液的普遍性特点,又具备中老龄填埋场渗滤液的变化特征。
1)污染物浓度
垃圾渗滤液的有机污染物浓度相当高。一般新建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CODcr指标均会在10000mg/l以上,相比较常规的生活污水其污染物浓度是其20~80倍。木项目为中老龄填埋场渗滤液,因为垃圾填埋堆体底部形成的矿化垃圾层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渗滤液有机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可生化性变差。
2)渗滤液组成成分复杂
垃圾渗滤液组成成分复杂,其中含有大量有机酸、可溶性脂肪酸、氨氮、蛋白质、酚类物质、各种溶解盐、重金属离子和其它有机污染物。
3)氨氮及总氮浓度高
由于国内收运的垃圾中含有较多的含氮有机质垃圾,所以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和总氮浓度会特别高;而且会随着垃圾填埋龄限的增长逐步增高。一般新建的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中氨氮浓度会在500〜1500mg/L 之间,总氮略高于氨氮;中老龄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浓度会上升到1500mg/L〜2000mg/L以上,沿海等特殊地区可达到2500mg/L以上,总氮有可能突破3000mg/Lo相比排放标准及其他水质,渗滤液的氨氮和总氮浓度高是最显著的特点。
4)随着气候及填埋年限的变化大
随着降雨量的变化,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的水质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不同填埋场由于垃圾的性质、垃圾填埋量等不同,产生的渗滤液水质具有较大的差异,有机污染物浓度的浓度可相差十几倍以上;即使是在同一填埋场内,其渗滤液水质也随着填埋年限的长短呈现较大的差异。
5)处理难度大
基于以上水质特点,垃圾渗滤液一直被公认为水处理行业中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而中老龄填埋场的渗滤液,由于可生化性差,碳氮比严重失衡,其处理难度比新建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处理难度更高。
表面电晕处理机
1.2工艺的基本要求
根据渗滤液水质特点分析,对选择的处理工艺有如下要求:
1、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2、对于高氨氮浓度具有针对性处理效果
3、适应水质成分复杂的废水处理
4、能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
5、能适应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
6、在保证处理效果前提下尽量降低运行成本
1.3Z艺比选
1.3. 1渗滤液处理工艺
由于渗滤液较高的污染物浓度和复杂的组成成分,单一的处理工艺不可能满足渗滤液处理的要求。目前,常用一系列的工艺组合对渗滤液进行处理采用保证系统处理岀水水质的达标。
asmk
1、完全膜分离技术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后完全通过膜系统对其进行污染物的浓缩分离,形成一部分的水质较好的清液,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有DTRO工艺。
但由于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进水的水质浓度、进水的温度、含盐量、运行管理的水平等,所以完全膜分离技术难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
触指>电缆肘型头行。尤其是在冬季水温较低的情况下,膜通量会下降很大,系统基木不能运行。
其次,由于膜系统进水浓度较高,其运行压力也非常的高,一般都在60bar 以上,较高的会达到lOObar以上;同时由于膜分离对氨氮等小分子物质难以取得较好的截留效果,所以完全膜分离技术的出水氨氮浓度要稳定达标还需要结合一些其他措施。
2、膜生物反应器+膜深度处理技术
在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中,膜生物反应器+膜深度处理技术己经成为一级排放标准下的主流工艺,目前运用较多的主要有MBR+NF/RO工艺。
MBR (包括•生化系统和超滤膜系统)与纳滤系统、反渗透系统的不同工艺组合,可以使渗滤液处理
岀水水质达到一些较高的排放标准要求。MBR工艺通过超滤膜对生物菌体的完全截留保证生化系统能具有相当高的污泥浓度,实现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保证了各种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能在系统内大量繁殖。这种数量巨大、生物相繁多的生物反应器可以保证对各种复杂水质成分污水的处理效果,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MBR系统的产水己经具有了比较好的水质条件,再进入膜深度处理系统对其中的大分子污染物进行有效截留。深度膜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的要求。
对MBR+NF/R0和DTROI艺进行比较,可以得出:
4. 3.2各工艺段的比选
根据比较和分析并结合渗滤液的水质特点,确定木工程选用膜生物反应器+膜深度处理的主体工艺。
1、生化工艺
根据不同污水的水质特点,MBR工艺中生化部分可以选择多种工艺形式。对处理对象以有机污染物为主而不存在氨氮去除任务的废水,常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或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生化处理工艺,对于污染物浓度高的废水还可以采用厌氧工艺进行前处理。
而对于垃圾渗滤液这种氨氮和总氮浓度较高的废水,必须采用硝化/ 反硝化为主的生物脱氮工艺。针对木项目的岀水水质要求,结合当前最新的技术,设计生化系统采用两级A/0设计,一级A/0系统中充分利用污水中原有有机碳源进行生物脱氮,二级A/0中利用外部投加碳源增强系统对总氮的去除效果,保证MBR 产水的总氮接近达标;进而保证两级纳滤产水能稳定达标。
2、膜深度处理工艺
膜深度处理工艺主要采用两级纳滤及辅助的物料膜处理工艺。在MBR 产水中总氮能接近达标的情况下,两级纳滤产水能稳定达标。再利用物料分离膜对一级纳滤的浓缩液进行处理,浓缩其中的腐植酸和胶体;物料膜产水回到生化系统,物料膜浓缩液作为最终浓缩液单独处理。
脱墨纸

本文发布于:2023-05-16 01:03: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10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处理   水质   垃圾   系统   浓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