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知识

阅读: 评论:0

1.天然药物:指X于自然界中有肯定生物活性的植物,动物或矿物。
2.天然药物研究主要任务是:(1)研究开发觉代中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研究制定天然药物品质评价标准 〔3〕开发和合理利用天然药物资源
3.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称“本草〞
4.神农本草经〔汉代〕我国现知最早本草著作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南北朝〕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载药730种
唐本草【新修本草】〔唐朝〕我国及世界第一部药典
本草纲目〔李时珍 明朝〕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
5.浙八味:浙贝母  麦冬  玄参  延胡索  菊花  山茱萸  白术  白芍
四大怀药〔X〕:怀牛膝  怀地黄  淮山药  怀菊花
主产X:菊花  茯苓  牡丹皮  白芍  大枣  木瓜  辛夷
6.天然药物的采收:〔1〕根及根茎类:秋后春前  〔2〕茎木类:秋冬两季  〔3〕皮类:树皮类多在春夏之交,根皮多在秋季采收  〔4〕叶类:一般在植株生长最旺盛,开花前或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  〔5〕花类:在花刚放开时采收  〔6〕果实种子类:果实宜在成熟或近于成熟时采收  〔6〕全草类:多在植株重复生长,茎叶茂盛时采收
7.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虫蛀,发霉,变,泛油
8.泛油:又称走油,指某些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外表,也指药材变质后外表泛出油样物质
9.对毒材的保管:必须专人负责,划定仓间或仓位,专柜加锁保管,建立专用账册,记载收入,使用,消耗情况等
10.炮制的目的:〔1〕纯洁药材 〔2〕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 〔3〕增强药物疗效 〔4〕降低或排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5〕便于调剂和制剂 〔6〕方便服用和贮藏
11.中药炮制的方法:净制 切制 炮炙
12.天然药物鉴定的目的:鉴定天然药物品种的真伪优劣,保证人民用药的平安与有效
13.天然药物鉴定的法定依据:国家药典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药品标准
14.天然药物鉴定方法:〔1〕X鉴定 〔2〕性状鉴定【形状 颜 大小 外表特征 质地 断面 气 味 水试】 〔3〕显微鉴定 〔4〕理化鉴定{微量升华} P101
15.细辛:X: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枯燥根及根茎
16.牛膝:其外围散有2~4轮点状筋脉点〔异型维管束〕
17.附子:主产X;采收加工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子;形成层呈多角形,木质部在形成层角隅处较兴旺,导管细小,常呈“V〞形排列,中央有髓,较宽广,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化学成分】:去甲乌药碱是附子中的强心成分之一,含量甚微,但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很强。
18.白芍:X: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枯燥根;质坚实,不易折断,切断面类白或微带红棕,形成层明显,射线放射状呈“菊花心〞。赤芍: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芍药的枯燥根
19.防己: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如车轮状,习称“车轮纹〞,外形“猪大肠〞形状不规则,圆柱形。
20.板蓝根:X: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枯燥根;南板蓝根: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枯燥根及根茎;大青叶: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枯燥叶;青黛: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蓼科植物蓼蓝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枯燥粉末或团块
21.甘草: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郭甘草的枯燥根及根茎;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呈“菊花心〞,味甜;韧皮纤维多呈束,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木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中亦含草酸钙方晶;【成效】:不宜与海藻,京大戟,花,甘遂同用,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补脾益气
22.葛根:X:豆科植物野葛的枯燥根;粉葛:豆科植物甘葛藤的枯燥根
23.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有的环纹上残存棕褐毛状叶基〔“扫帚头〞〕
24.柴胡:伞形科植物柴胡〔北柴胡,硬柴胡〕或狭叶柴胡〔南柴胡,软柴胡〕的枯燥根
25.北沙参: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枯燥根;南沙参: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枯燥根
26.丹参:外表棕红或暗棕红,【成效】活血祛瘀
在线预约系统
27.黄芩:商品将实心嫩根者称“子芩〞或“条芩〞,中空老根者称“枯芩〞〔当黄芩的颜由棕黄变绿时,其成分发生变化〕
28.地黄:鲜地黄:断面皮部淡黄白,可见橘红油点;生地黄:断面棕黑或乌黑,有光泽,具黏性;熟地黄:黄如漆,味甘如饴。
29.桔梗:有的顶端有较短的根茎或不明显,其上有数个半月形茎痕〔芦碗〕质硬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皮部类白,有裂隙,木部淡黄白,习称“金井玉栏〞。
30.党参:根头部稍膨大,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和芽痕,习称“狮子盘头〞。
31.木香:形成层环棕,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棕油点,习称“朱砂点〞。
32.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枯燥根及根茎;外表黄棕或红棕,有的可见类白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存外皮棕褐,多具绳孔及粗皱纹。
33.黄连:X: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X黄连的枯燥根茎;(1)味连:根茎多集聚成
簇,常弯曲,形如鸡爪,故又称“鸡爪连〞,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的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外表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2〕雅连:“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
34.川贝母: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X贝母,梭砂贝母的枯燥鳞茎;〔1〕松贝:鳞茎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局部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2〕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3〕炉贝:外表类白或浅黄,常具有棕斑块,习称“虎皮斑〞。
35.天麻:顶端有红棕鹦嘴状芽苞〔冬麻〕,习称“鹦哥嘴〞〔也称“红小辫〞〕或具有残留茎基〔春麻〕,另端有圆脐性疤痕,习称“凹肚脐〞或“肚脐眼〞。
火炬点火装置36.鸡血藤:因其折断时流出的液汁红如鸡血故称鸡血藤,其有“去淤血,生新血〞的成效,被称为“血分之圣药〞。
37.沉香:X: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习称“国产沉香〞,又叫“土沉香〞。
38.牡丹皮:秋季采根,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称“原丹皮〞;趁鲜刮去外皮后,再
刨取根皮晒干,称“刮丹皮〞或“粉丹皮〞。
39.肉桂:外层棕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的线纹,气味浓烈,味甜而辣。
40.香加皮:萝藦科植物杠柳的枯燥根皮
41.减速路拱理疗裤桑叶:桑树全身是宝,叶可养蚕,皮可造纸,果可食用,叶,枝,果穗,根皮均可入药;X:桑科植物桑的枯燥叶
42.槐花:豆科植物槐的枯燥花及花蕾,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槐角:槐的枯燥成熟果实,成效为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43.菊花:毫菊:为阴干品,主产X毫州;滁菊:为生晒品,主产XX;贡菊:为烘干品,主产X歙县;杭菊:为蒸晒品,主产XX。
44.五味子:X: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枯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南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枯燥成熟果实。
浸胶线45.苦杏仁:X: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枯燥成熟种子;【性状鉴别】:种子呈扁心形,顶端尖,基部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桃仁:X:苦杏仁同属植物桃或山桃的枯燥成熟种子;【性状鉴定】:呈扁长卵形,中部膨大,基部钝圆稍偏斜。
46.槟榔:断面可见棕种皮和外胚乳错入白内胚乳形成的大理石样花纹
47.麻黄:X: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及中麻黄的枯燥草质类
48.青蒿:X:菊科植物黄花蒿的枯燥地上局部
49.石斛:X: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铁皮石斛、马鞭石斛及其近似种的新奇或枯燥茎
50.冬虫夏草:X: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性状鉴定】:虫体土黄至黄棕,头部红棕或有灰褐膜状物覆盖,子座细长圆柱形,外表深棕至棕褐,有细皱纹,上部稍膨大。
超微电极
51.灵芝: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枯燥子实体
52.茯苓:X: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枯燥菌核。寄生或腐寄生,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
部。
53.血竭:X:棕桐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
54.牛黄:外表黄红至棕黄,有的外表挂有一层黑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理化鉴定】:取少量本品,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习称“挂甲〞。
55.羚羊角: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56.鹿茸: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有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具有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

本文发布于:2023-05-16 00:00: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09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习称   植物   药物   外表   鉴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